从三季度的zdc报告数据来看,amd处理器的关注度已经突破30%。在被intel打压多年之后,amd凭借ryzen 7系列新品在今年年初获得了销量及口碑的双重逆转。后续amd乘胜追击,陆续推出了ryzen 5、ryzen 3及threadripper三个系列的十余款处理器新品。intel方面也不甘示弱,陆续推出了7代酷睿、全新的酷睿至尊i9系列,以及即将上市的8代酷睿等产品。不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amd锐龙系列的口碑要明显好于同期intel的产品,那么锐龙究竟还能火多久呢?
就我们目前已知的一些消息,未来半年内amd和intel还会有大量的新品推出。amd方面,除了本月底即将推出的ryzen pro系列产品之外,zen架构的apu新品也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
amd关注度及市占率持续增加
从ryzen上市初期,很多用户就急切希望第八代apu能够尽快上市,而由于近半年来,amd在cpu领域的中心都放在了ryzen和threadripper上,服务器部分还有epyc系列新品,因此原计划今年上市的八代apu不得不延期发售。对于想要尽快体验到zen架构新品的用户群体来说,目前已经发售的十几款产品完全覆盖了不同级别的用户群体。而gpu方面,rx vega新品也在不断涌现,能够完美搭配新一代zen架构处理器新品。
intel首次推出酷睿i9系列新品
intel方面,在amd推出ryzen 7赢得了一部分用户口碑之后,明显加快的新品上市的步伐。原本更新周期为一年的酷睿系列产品,在今年已经将周期缩短到半年左右,并且在旗舰级平台同样加快了更新节奏,甚至首次推出了酷睿i9系列产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intel不仅会带来剩余几款12到18核的酷睿i9新品,更是会推出搭配z370系列主板的第八代酷睿处理器。
未来半年intel压力继续增大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八代处理器不仅仅是主频及架构上的改良,据目前的资料来看,intel会将i3升级为四核四线程,i5升级为六核六线程,i7升级为六核十二线程。也就是说,八代酷睿所有的产品在核心或线程数量上均得到了提升,这明显是受到了来自ryzen的压力不得已而做出的改变。
部分八代酷睿新品资料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intel产品相比amd的优势主要仅有两方面:单核心性能领先;大部分游戏针对intel平台的优化程度更好。不过就未来两家产品的经营策略来看,这一状况很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ryzen单核性能与intel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首先是单核性能部分,amd上一代产品与intel酷睿产品在单核性能方面的差距确实不小,但从今年的ryzen系列开始,两家产品的单核性能已经非常接近,而用户更加关注的是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的使用体验,因此单核性能这一差距不断被缩小差异点就会逐渐的被用户忽略,不会再成为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
ryzen产品初期在游戏优化方面略显不足
另一方面,拿年初发售的ryzen 7系列产品来说,在上市初期确实对游戏的兼容性表现的不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校之后,目前ryzen平台在游戏性能的表现上已经走上正轨,未来只要amd肯下工夫为众多游戏大作保驾护航,相信用户们还是会买账的。
明年的diy市场更加精彩
今年下半年intel的i9及桌面级八代酷睿新品或许会对amd的处理器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但笔者看来影响并不会太大。因为目前amd的全线新品已经铺货完毕,从百元级到千元级都有对应的产品,尤其是对入门级用户来说,ryzen 3的促销价极具诱惑力。
十八核的intel酷睿i9-7980xe固然强大,但价格是硬伤
反观intel方面,未来要推出的i9系列新品12核心起步,价格至少万元以上,受众群体仅限于少量的顶级硬件发烧友,与amd目前的产品定位完全不冲突。而八代酷睿首批上市价格依然会虚高,同时最大的问题是将采用全新的z370芯片组,对目前使用100/200系列芯片组主板的老用户极不友好,在价格偏高及无法升级双重因素的制约下,同样仅有少量的追新用户会为其买单。
am4接口的无缝转换也是ryzen的优势之一
所以未来的半年内,ryzen的热度依然会继续持续下去,而amd需要做的是尽量为更多的游戏及硬件提供优化支持,并且在价格上稍稍让利,把购买ryzen平台的门槛降到最低,使用体验提到最高,相信届时ryzen的关注度和市占率将会再度提升。
八代apu将完成zen架构最后版图
至于到了明年,amd如果能尽快推出集成zen+vega核心的apu新品,良好的性价比配合am4接口主板的无缝转换,intel一定会倍感压力。不过凭借intel多年来积攒下来的技术研发实力,势必还会通过更加出乎意料的产品和技术来争夺市场,相信那时的diy市场会比现在更加精彩——也许那才是这个行业应有的摸样。
宽带fm天线升压电路原理图解说明
基于Adaboost人脸检测
低功耗产品的关键组件是设计师
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有哪些?四款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测评
网信安全比芯片更不能被卡脖子
双王相争 谁能在未来半导体研发制造上更胜一筹
什么是信号完整性?为什么我平时的工作没有接触到信号完整性?
窄边框,全金属 3000元能买到的高颜值手机,vivo X9Plus第一你有意见?
联发科天玑游戏引擎打造游戏体验标杆,质疑性能的可以闭嘴了
小米MAX2什么时候上市?小米MAX2最新消息:6.4寸巨屏,5000毫安大电池!
如何查看处理器的全核睿频频率?
连接器的基本知识
罗德与施瓦茨联合为辰信安提供5G信息安全测试解决方案
锂电超快充是否影响严重电池使用寿命?
植物气孔计是怎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弱?
如何提升纯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
农田灌溉预付费电能表
「科聪应用案列」助力汽车制造业进一步“智能化”提升
强强联手,未来可期!清丞—创想三维3D打印创新创业实训室正式成立
通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曝光 司机可将双手离开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