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规模的vdsl2(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2)矢量(vectoring)部署正在投入使用,g.fast技术将会使fttx(光纤接入)部署提升一个等级。2011年,vdsl2矢量技术使用“去铜缆”下一代接入技术,使下行速率达到100mbps。目前,g.fast可每秒传输数百兆比特,下一步速率将达到吉比特级。
g.fast允许运营商在终端用户附近中止光纤,借用最后几米的电话线或建筑物院落,改用已有的电话线传输类光纤速度的数据。这样技术人员无需进入建筑,这对于任何光纤到户服务的推出都是费时和高成本的。
加速光纤部署
与听起来相反,g.fast事实上可以加快光缆的部署。全国“光缆化”将花费数年或数十年时间:工人要进入每一所建筑安装新的光缆,这也意味着将挖开每条街道及前院。然而,大多数终端用户不愿等待那么长的时间,而决策者也已经制定了积极的宽带目标。运营商需要快速,更快速。
在某些地方安装新光缆是浪费的或无法实现的,g.fast为这些情况提供了解决方案。例如,老旧建筑不大可能配备光缆槽,一些业主拒绝钻孔或安装新光缆。甚至在最佳的设计方案中,得到业主的许可、预约、进楼安装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繁琐的、浪费时间且高成本的。
g.fast通过借助现有的楼内电话线避免了这些并发症。运营商在选择向终端用户传输光缆速率的数据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将光纤到户及光纤接入部署模型相结合是向终端用户提供超宽带服务的最合算及最快速的方式,也能有效地加快光缆的推出。
将光缆运用在最经济的点
就普遍的超宽带而言,没有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虽然光纤到户被认为是最不会过时的解决方案,并且许多运营商都将其视作终极目标。然而,由于光纤接入部署相比光纤到户成本更低且能更快推出,它在任何运营商的战略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光纤接入部署中,光纤在接近终端用户的位置被终止(x可以是一个节点、路边、建筑、电线杆、检修孔、墙壁、前门等等)。从该“分配点”开始,联合光纤的g.fast系统(或vdsl2矢量系统)通过电话线传输超高速数据。两者的不同之处是速度和距离:g.fast比vdsl2具有更宽的带宽,所以速度更快,但由于具有更高的衰减,它的最长传输距离更短,一般低于250米。
很明显,由于光纤铺设必须更接近终端用户,越短的距离就意味着越高的成本。由于每个分配点范围内的终端用户变少了,所以一个g.fast系统将服务更少的终端用户。例如,一个使用vdsl2矢量技术的fttn(光纤到节点或交换箱)部署可以在400米距离传输100mbps的下行速率,服务数百名终端用户。一个g.fast部署可以在100米距离传输大于 500mbps的下行速率,但只能服务一栋建筑内的数十位用户(光纤到楼)。结果显示,fttb/g.fast对每用户的工作成本是fttn/vdsl2 矢量技术的两倍,但仍比ftth低30%。
显然,运营商需要再权衡速率、带宽和成本后做出选择。一开始可能是难以理解且困难的,但这些部署模型(fttn、ftth及其他)的工具箱可以让运营商为工作选择正确的工具。对于每个城市、街道或建筑,运营商要测试各种因素(包括预期的用户吸纳率、管道的可用性、土地类型及挖掘的难易程度、获得许可的时间等),并选择恰当的部署模型,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经济的方式接近终端用户。
g.fast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g.fast为光纤部署提供了天然的补充,运营商对它非常感兴趣。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阿尔卡特-朗讯已经完成了30次运营商测试,结果显示g.fast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码率都很高并且稳定。在100米距离,可以达到600mbps及以上的码率(itu-tg.9701标准最初将目标定为500mbps)。在200米距离,测试结果显示速率在500mbps附近(itu-tg.9701标准为200mbps)。
与vdsl2不同,所有的g.fast速率为总码率,即上行与下行的结合。运营商可以选择如何为上行和下行分配总带宽,例如通过他们的管理软件,这是一项主要的优势。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所有测试都使用vdsl2频谱。在vdsl2已在相同连接器内部署的网络中,g.fast配置为跳过vdsl2频谱(为避免干扰),将导致码率较实验结果低150mbps。上述结果基于itu-tg.9701(g.fast)标准第一阶段,应用于106mhz频谱。
典型g.fast部署模型
g.fast部署模型通常用光纤到分配点(fttdp)表示。分配点可以是足够接近终端用户的任意一点,可以适应典型g.fast的回路长度及接入现有的电话线。
运营商对两种g.fast部署模型感兴趣:单用户及多用户。在单用户模型中,光纤大部分到户(例如光纤到墙或光纤到前门),单独用户由g.fast节点提供服务。在多用户模型中,相邻线路会互相干扰,会导致串话及严重的性能降低(速率会降低50%~90%)。为了完善多用户部署,g.fast标准包含了先进的矢量技术,以消除串话并在每条线路上使传输性能最佳。
另一个g.fast部署时需要考虑并且是重要的因素是电力。由于回路长度较短,不可避免地在交付区域内部署数十个甚至数百个g.fast系统。这些系统需要上电,由于节点数量及它们的位置(电线杆上、检修孔下或墙上),通常不能依靠本地交流电源。反而,一个典型的g.fast系统既可以远程(中央办公室或街道配电柜)也可以就近(终端用户家、电话线)供电。后者需要特殊维护,以保证活跃用户之间的能耗是平衡的,即使有用户掉电系统依旧可用。
g.fast将在许多运营商的超宽带网络战略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很快将会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宽的带宽。对于运营商,g.fast会导致更快的上市时间及更高的投资回报。对于决策者,意味着宽带目标更容易实现,帮助桥接更高接入速率方面的数位落差。对于终端用户,g.fast可使其享受新的服务或社会经济效益。最后,g.fast会改变世界上数百万人民的生活向更好发展。
示波器的频率响应分析应用指南
华为P10迎合国内趋势,或配备曲面屏和闪充技术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为什么指纹锁会出现识别不灵敏?
电阻电容的降额设计要求有哪些呢?
G.fast:让高速网络部署更高速
5G智慧灯杆网关,“多面”促进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
电池管理技术的前世今生
工地安装好噪声扬尘监测仪,利人利己
伺服电机的选型比较
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四)
TCL科技2020年的业绩呈现出向好势头
汽车自动驾驶简介,什么是自动驾驶
嵌入式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新型腰带计步器设计与研究
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区别
智慧园区系统为园区内的安全设备管控提供了重大帮助
Google在其Google Meet视频聊天服务中添加了一项新功能
大屏智能电视推荐
荣耀8XMax上手 为影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