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性能传感器集成电路取得突破性发展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的一篇关于物理传感器方面的论文在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领域顶级国际期刊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jssc) 刊出。该研究成果表示我国在mems惯性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
现代生活中,智能手机、汽车导航、游戏机、数码相机、音乐播放器、无线鼠标、硬盘保护器、智能玩具、计步器、防盗系统等等都融入了mems惯性传感器,虽然它们通常只有几毫米甚至更小,却是解决导航、定位、定向和运动姿态测量的重要部件。
2015年9月,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领域顶级国际期刊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jssc) 刊出了南京理工大学mems团队的研究论文《a sub-g bias-instability mems oscillating accelerometer with an ultra-low-noise read-out circuit in cmos》,这是国内首次在该期刊上发表物理传感器方面的文章。研究成果发表于jssc,表明南理工在mems惯性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项研究成果能大大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精度),采用该电路的传感器,其性能达到国内外已报道的先进水平。
mems团队负责人苏岩教授介绍说, 惯性传感器是检测和测量加速度、倾斜、冲击、振动、旋转和多自由度(dof)运动的传感器。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组成的惯性系统可实现对载体位置及运动信息的实时监测。采用mems工艺制造的惯性传感器敏感结构的尺寸,通常只有几毫米甚至更小;专用集成电路(asic)是为特定用户或特定电子系统制作的集成电路,可将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电路集成于一块芯片,同样具有尺寸小的特点。这两者都可大批量生产,成本极低。
因此,专用集成电路(asic)技术和mems技术将极大地降低惯性传感器的成本、体积和功耗,使得该类型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类产品中。此外采用高性能专用集成电路(asic)后,还可降低环境因素及寄生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大幅度提升mems惯性传感器的精度,使得该类型传感器可以在高精度导航制导领域得到应用,能为国防科技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科学家最新研发了一款可携带药物进入血管的微型机器人
为何说人工智能是无差别的人力,天壤之别准确度?
关于科大讯飞发布《1024计划》的分析和介绍
联发科RF片芯打入华为供应链?二者合作有戏
英特尔正寻求和台积电3nm合作
我国高性能传感器集成电路取得突破性发展
矽海达科技传输链路模块介绍
镉的测定技术
提高家电应用效率的电源效率技术驱动和相关解决方案
红米Note4X和魅蓝Note5才是真正的千元机,性价比突破天际!
智能家居领域的触控显示技术产品新趋势解答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解析
Signal conditioning for a sigm
Distributed Memory Generator IP核简介
致癌基因检测新突破:金颗粒可诊断单位点基因突变
视频产业崛起之下 用户价值如何挖掘
vivoS5正式发布 售价2698元起
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传统IDC的差异在哪里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全家庭自动化
压电效应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