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了推广人脸识别技术,果断弃用了屏下指纹解锁,并表示不会再有屏下指纹技术。然而有用户却认为人脸识别还不如指纹识别,因为面容id解锁时间太长,没有指纹识别速度快。最近iphone x面容id还被爆出他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
iphone x的面容id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红外投影仪向用户面部投射约3万个不可见的点,同时再通过红外相机辨识,手机npu处理器还能不断学习面部变化,从而实现精准识别。
功能方面,面容id可以完成iphone x解锁及支付、animoji动画表情,另外还具有眼神接触功能,可以防止用户在睡着时(眼睛闭上)被他人解锁。苹果也表示,所有面部数据不会被上传至云端,仅仅是保存在本地,所以不会被黑客利用。
然而,路透社上周发布了一篇文章,批评了苹果的一个政策:允许第三方开发者访问面部数据,大致包括脸部位置如眼睛、嘴巴等,以及眉毛、闭眼等状态的粗略变化。开发者可以在编写应用时实时使用这些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
显然,这个政策在生物识别安全领域引发了一些讨论:面部表情和动作是否构成用户数据和个人隐私被侵犯?这些数据是否应该像财务和位置数据是否应该被保护?
苹果的政策其实有所限制
面部识别技术在科技领域一直被视为未来技术,有望在各个领域普及,极有可能替代指纹识别,甚至是传统的身份证件。
当然,自己的脸部特征被存储在各种盈利性公司中并且在线化,所有人都不会感到安全,所以面部数据隐私也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就比如一些社交网站通过面部识别技术标记不同人的服务,也是褒贬不一。
苹果在技术上加入了眼部识别功能,首先就是为了保证用户在设备端的隐私,防止他人解锁。而上述面部数据使用政策,实际上也是具有一定限制的,第三方软件开发商不得在没有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使用面部特征、也不能将其用于广告服务或是向其他公司销售。另外,这部分数据也是相对粗糙的,不能详细说明特征如眼睛、眉毛、鼻子等器官的大小和位置。
苹果之所以允许第三方开发商使用这部分数据,是希望能够快速推动arkit服务的发展,毕竟truedepth原深感相机是苹果在ar领域领先的技术,苹果需要抓住这个优势。
隐私专家的担心
既然苹果已经限制了第三方开发人员的操作范围,那么面部数据为什么还让隐私专家们那么敏感呢?答案是认定的范围。
比如,眉毛高度这种看似粗糙的面部数据,是否算是用户隐私?可能有点难以界定。比如,假设一位开发者最近泄露一份数据,详细描述了iphone x用户“xxx”在11月4日扬起左眉的事实,让人感觉有些不寒而栗。
显然,上述事例感觉上很像是侵犯隐私,不过也不能认定。因为,开发者不知道“xxx”到底长什么样子、从事什么职业,只是知道“xxx这个人在这个时间扬起了左侧眉毛,甚至这个名字也有可能是假名(用户可以随意注册)。
小结
毫无疑问,隐私专家们的担心是有必要的,因为正是有了这种监督,科技公司们才不能为所欲为。比如谷歌收集用户数据用户研发和广告投放的行为已经存在多年,但正是由于监督,让谷歌不得不优化整个行为,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知情权。
目前苹果向第三方开发者分享面部数据的政策还是相对合理的,但仍需要不断优化和保证用户数据隐私的安全,因为一旦发生某种漏洞被黑客利用,将会引起渲染大波,风险意识显然是必要的。
诺基亚在印起诉OPPO
电动显微镜载物台在光学显微镜升级中的应用
Molex推出坚固耐用的Brad HarshIO M8以太网模块
比亚迪与Grenergy达成全球最大储能合作,投资额14亿美元
派克汉尼汾推出新型VSO®最大功率微型比例阀,小功耗支持大流量
iPhone X再出险情,面容ID被怀疑或侵犯个人隐私
上海新阳半导体启动位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第二生产基地项目建设
mos管短路保护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VR竞技体育 Racket Nx引爆电子竞技革命
MEMS传感器的未来在哪里?
如何在腾讯云上添加LoRa模块,步骤是怎样的
EMC/TIM新品:8W导热吸波材料
根服务器的作用及地理分布
单片机教程九:单片机数据传递类指令
Trackwise签署合作协议,专为英国EV制造商生产和供应柔性印刷电路板
基于最小能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5G赋能,智慧灯杆市场将爆发!
白炽灯泡的逆袭-半导体最尖端技术
针对半导体三大领域发力,推动产业链高端化
连接器将是解决信息化系统高速互连问题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