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盘微软手机操作系统的历史时,有人将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归结为反应的“迟缓”。
即便贵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依然有难以释怀的懊恼。
近日,这位微软创始人在一次活动中发表讲话称,让谷歌有机会推出安卓系统,即“非苹果的标准手机平台”,是自己犯下的“最大错误”,他在这次讲话中坦承,因为自己的管理不善,让微软错失了4000亿美元的蛋糕。
如果不是比尔·盖茨的再次提及,人们或许已经忘了微软windows phone(下称wp)系统的存在。
2010年10月21日,微软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wp。在这一领域,微软曾有过机会。这家拥有全球最大pc操作系统的公司对智能手机的觊觎和预测,远远早于苹果和谷歌。,而无论是在用户还是这家公司的员工和股东看来,微软都应该顺理成章地获得成功。
然而方向和决策上的一次次失败,使wp在发展中渐行渐远,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先后下探至1%、再下滑至0.15%、再持续下滑。直至今年初,微软认输,宣布将于今年底永久结束wp系统的更新。
那么,在过去的10年甚至20多年中,微软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究竟做错了什么?
前“智能时代”(1996-2006)
在复盘微软手机操作系统的历史时,有人将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归结为反应的“迟缓”。然而如果回顾过去,微软可能是最早推出移动操作系统的公司之一。
1996年,微软推出了第一款移动设备操作系统windows ce1.0(下称“ce系统”)。彼时,智能手机的概念尚未诞生,更被看好的是一种名为pda(个人数字主力)的小型设备,而微软的ce1.0系统正是为了与另一家主打pda设备的企业palm相抗衡。
这是一款与pc端的windows系统高度相似的产品,它不仅继承了pc系统的经典界面,例如“菜单”、“我的电脑”和“回收站”,而且在商业模式上,微软也同样希望通过硬件厂商为每部搭载ce系统的设备缴纳授权费。
在微软强大的影响力下,这一模式拉拢了一些合作伙伴。1996年9月,也就是ce 1.0推出前夕,卡西欧、康柏、惠普、lg、nec和飞利浦六家硬件厂商与微软签订协议,计划生产搭载ce系统的移动设备。
对于微软来说,最有力的合作伙伴无疑是当时正在快速成长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在ce系统推出后,比尔·盖茨频频向诺基亚示好,试图与之合作,双方也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并推进了一个名为phoenix的计划。
不过,诺基亚并不愿意让微软独享这一潜力市场。1998年6月,诺基亚联合爱立信、松下和摩托罗拉,联合投资了英国pda公司psion拆分出的软件部门,成立了symbian系统,在随后几年中,索尼、三洋等公司也相继加入symbian联盟。
事实上,在智能手机时代真正来临前,诺基亚与微软的两大操作系统一直在这个未来市场中分庭抗礼。
进入2000年后,微软移动操作系统进入快速成长期,在pda系统 pocket pc 2002中,微软为其增加了蓝牙、wifi网络和msn信息功能,堪称当时的业内翘楚。与诺基亚的合作失败后,微软转向与当时还被称为多普达的htc合作,先后推出了搭载其系统的多普达686、565等设备。
为了统一认知度,在2003年,微软将pda和手机系统统一更名为windows mobile(下称“wm”)。此后数年,摩托罗拉、多普达、联想、酷派、夏新等品牌,均曾推出过搭载wm系统的“智能手机”。
大概在2005年前后,wm系统迎来了其史上的“高光时刻”,借助pc版windows的优势,wm在界面上容易被消费者熟悉,又可以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一度成为高端商务智能手机的代名词。
市场调研机构 diffusion group公司在这一时期发布的报告曾预测称,wm系统能够使手机搭载更多先进应用成为可能,未来10年,搭载塞班系统的智能手机会逐步下滑一半,而微软的wm市场份额则会超过前者,成为市场中占比最高的操作系统。
一位自称前微软员工的用户在知乎上回忆称,2005年进入公司时,尽管智能手机仅占整体手机市场的10%左右,但在这个小市场中,wm占有了八成份额。“内部是这样描述的,”这位员工回忆说,“智能手机市场需要长时间的培育,估计再有5到10年,这个产品会成为主流……届时,wm将一统手机市场操作系统。”
当然,即便如此,当时的wm并非没有弊端,这款高度沿袭了电脑操作系统基因的移动产品,对手机基础配置要求高、系统容易崩溃;而且搭载该系统的手机多半需要配置全键盘、大电池和手写笔,不仅在使用上不够便利,而且也推高了手机设备的售价。
错失窗口期(2007-2011)
有媒体在2006年发起了一次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投票,结果显示,彼时,最受关注的系统先后为塞班、微软wm、开源linux和palm系统。
仅仅一年后,搭载ios的苹果手机横空出世,改变了过往十年的所有格局。iphone的到来,的确开启了微软期待已久的智能手机时代——然而,这款真正跨时代的手机及操作系统的出现,也意味着wm此前对智能手机“触控笔+电脑化”的思路遭到颠覆。上述微软前员工在回忆中写到,当他第一次感受ios系统时,发现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交互体验和思路。
在ios的启发下,本以按键机操作系统为发展思路的安卓迅速转变方向,在用户界面和操作逻辑上完全推到重来。2007年底,触屏操作系统安卓1.0上线。
之所以将2007年之后的3—4年称之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窗口期,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ios和安卓尚未对市场形成垄断,微软wm、诺基亚meego、黑莓bb os群雄争霸。事实上,第一代安卓系统的成熟度相当有限,其优势地位还要等到2011年之后,方才显现。
很难判断,微软是否在这一时期认识到了ios的威胁。在第一次看到iphone时,时任微软ceo的史蒂夫·鲍尔默对团队说到,“好的,这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在当时的一些采访中,也有媒体向他提到,“苹果在创新性方面似乎超过了你们,会为此担心吗?”
但鲍尔默对这样的疑问予以否认。在那次采访中,他强调说,微软在手机领域的最大对手是塞班系统。在2007年到2009年期间,微软先后发布了wm6.0、6.1和6.5三代操作系统,事实证明,这三代系统并未因为ios的出现而转变思路,依然延续着“触控笔+电脑化”的固有方向。
在2008年上半年的一次媒体沟通中,微软oem嵌入式设备部门总经理eddie wuzai表示,微软的目标是——2012年之前wm将获得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40%的市场份额。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当时wm的实际份额约为12%。
与免费开源的安卓系统不同,彼时,微软依然采用收取授权费的方式,并且选择了“限制发展”策略。在2009年的ces大会上,尽管当时已经步入智能手机系统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时任wm市场部主管的todd peters仍坚持表示,为了使wm更具有竞争力,他们需要做的是“限制使用wm系统设备的种类”。
在微软踟蹰不前的三年中,竞争对手已经快速成长。2009年,ios以14.4%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占率超过了wm,后者则下跌至8.7%。次年春天,三星推出了搭载安卓系统的galaxy s,这是第一款风靡市场的安卓手机,上市70天后销量即突破100万;时年底,安卓市占率即从前一年的3.9%跃升至22.7%。
直至此时,微软的变革才姗姗来迟。
2010年10月,微软将windows mobile更改为windows phone,正式推出第一代以手指触控为交互逻辑的操作系统,采用卡片式界面,命名为wp7。一年后,这款系统升级至wp7.5,首次支持简体中文,诺基亚、三星、htc等多家厂商推出了搭载系统的手机产品。
微软对wp抱有堪称膨胀的自信。在这一系统正式推出前的一个星期五,微软员工身披windows标识的牌子,护送着iphone和黑莓的“灵车”在微软雷蒙德总部游行,他们毫不犹豫地表示,wp7的到来将会结束所有竞争。
然而,在2011年,安卓的市场份额已经跃升至48%,ios则以19%位居第二,wp已被他们甩在身后。
节节败退(2012-2019)
当市场第一与第二名的位置确立后,第三名与第四名会选择“抱团取暖”。
面对安卓与苹果的崛起,比微软更焦虑的是诺基亚。为了扭转困局,2010年,诺基亚董事会邀请史蒂芬·埃洛普加盟,担任公司史上首个非芬兰籍ceo。此前,埃洛普曾在微软工作过三年,并领导了微软office2010的项目开发,在许多人看来,埃洛普的经历直接促进了诺基亚与微软的结盟。
2011年2月,微软与诺基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后者的lumia系列手机将搭载wp系统,并参与该系统的研发。这可能是wp系统最接近“春天”的时刻——尽管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已经逐年下滑,但当时仍超过30%。双方的目标是,在2012年底,使wp的市场份额提高至20%。
诺基亚在半年后推出了lumia 900和800手机,并沿用了此前颇受欢迎的诺基亚n9设计,在安卓已成大势的市场环境下,两款手机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对wp市占率的推升有所促进。
但微软的企业文化再次冲击了这一弱小的成果。很多年后,一位苹果前高管发文评论称,微软本可以避免wp平台的没落,但是在关键时刻,微软一直坚持认为“pc才是世界的中心,智能手机和平板只是电脑的附庸”。
这正是微软的桎梏。
在微软内部,部门以产品线划分,强势产品的话语权明显更强。2011年,windows部门突然宣布,要接入wp的研发,并要求下一代wp8与电脑版win8一致。对外界而言,这是一个“建立兼容电脑、平板和手机的微软大生态”的好故事,而对内部而言,意味着wp8将更换新的系统内核,而此前购买lumia 900等手机的用户,将无法将手机升级至最新系统。
消息传出后,用户纷纷表示不满。许多人认为,wp7系统完成度有限,存在没有通知中心、容易闪退等系统问题,未能得到修复,却等来强硬的“不能升级”,是对早期用户的不负责任。为了安抚用户,微软推出了允许wp7升级的wp7.8系统,但效果有限;更糟糕的是,在日后wp8.1与wp10系统的过渡中,再次出现了无法升级的现象。
不同代系统之间的高度隔阂,在影响用户的同时,也影响着开发者。智能手机时代,应用数量对使用体验有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因此,操作系统多会鼓励开发者对自己平台进行应用开发。
而相比ios升级后开发者仅需修改少数代码,wp系统在升级后,开发者几乎要对应用进行“重写级别的修改”,而且为wp8编写的应用,也无法兼容wp7系统。
应用数量的差距,在wp和另外两大平台上日益加大,“应用太少”几乎成为所有用户对wp平台的首要评价。调研公司canalys在2013年的一次测试显示,对于苹果app store排名前50的免费应用,微软wp商店中仅支持16个,对于其前50的付费应用,wp仅支持14个。
微软曾在2013年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部门,并推出lumia 950等几款机型,但既未能挽救衰败中的诺基亚手机,也未能改善wp的状况。3年后,该部门被微软以3.5亿美元价格出售给富士康,随后,新东家管辖下的诺基亚也转投向安卓阵营,市场上再无wp手机。
时间走到2018年1月,微软wp系统的市占率已经跌至0.15%。2019年1月,微软公开认输,宣布放弃wp,将于2019年底永久停止wp10的系统安全和软件更新;同时,微软建议用户及时改用ios和安卓。
wp这个曾被视为三大智能手机平台之一的系统,注定在悄无声息中走向终点。
如今,在手机操作系统中,安卓占有了约85%份额,苹果占有了其余的近15%,尚且没有第三名。正如比尔·盖茨在最近的这次讲话中所说,在软件世界中,特别是对于平台,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
关于智能数字店铺的分析和介绍
苹果Apple Watch案裁决将遭美国政府否决?Masimo CEO表示认同
新型压力触控传感器 灵敏度高且稳定性强
L-com诺通超全覆盖的D-Sub产品
解析爱普生显示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
错失4000亿美金,微软做错了什么?
飞凌嵌入式10.1寸LVDS电容屏简介
盘点毫米波雷达元器件市场格局
轻松使用TensorFlow进行数据增强
跟传统汽车相比,无人驾驶有哪些危险?又该如何去应对系统安全?
国产半导体产业:有危机,也有机遇
2019微信公开课PRO:生态持续扩大,张小龙今晚“压轴”
学生用的移动电源推荐,学生党专用移动电源推荐
一文解析IEC61000-4-5标准浪涌抗扰度试验
SK电讯已占据了韩国5G移动用户市场的首位其市场份额达到了40.8%
特斯拉升级Model 3 将在2020年上线完全自动驾驶系统
荣耀9什么时候上市?荣耀9最新消息:荣耀9能挽回华为P10颓势吗?
DG5000系列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
汇川技术与海德氢能达成战略合作,打造氢能产业示范标杆
SLAC实验室成功拍摄人类首张32亿像素的花椰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