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屏发展趋势、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来看,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或成为智能手机未来主流的解锁方式。据悉,vivo首款屏幕指纹识别手机已经可实现量产,那么它又意味着什么?
近日,一年一度的ces展会在美国拉开帷幕。这是科技圈内各种“黑科技”集中展示的重要据点。而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中国手机厂商vivo或许已经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vivo在这次的ces大会上展示了全球首款可实现量产的屏幕指纹识别手机。据小编了解,vivo展出的这款手机,是根据vivo x20 plus改进而来,所以整机的外形与之并无太大差别,不同的是背部不再有指纹识别模块。如不出意外,该机便是此前在工信部入网的vivo x20 plus ud版本。
而对于这款可实现量产的屏幕指纹识别新机,vivo官方表示将在2018年早些时候与消费者见面。在小编看来,这对于行业而言或意味着以下三点变化。
其一,全面屏升级战加速到来,旗舰机尤需加大创新力度。传统的正面指纹识别因为全面屏时代的到来受到挑战,为保证屏占比,目前大多数全面屏手机采用后置指纹识别或者面部识别的解锁方案。
vivo屏幕指纹识别手机的出现,或代表了如今全面屏手机的一种升级方向。其既保证了机身正面的屏占比,背部也不会因为开孔放置指纹识别模块而影响美观以及整机的一体感。
因此从全面屏发展趋势、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来看,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或成为智能手机未来主流的解锁方式。vivo驱动下,全面屏升级战或加速到来。如何在全面屏设计这一“基础”之上,玩出更多花样,打造更明显的差异化,将成为手机厂商们愈发关注的焦点。
以目前情况而言,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将被vivo率先应用至下一代旗舰机型上。相应的,其余手机厂商们为与之竞争,旗舰机尤需加大创新力度,体现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跟进屏幕指纹识别技术,还是改投3d结构光面部识别阵营,抑或是推进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或完善,乃至于做到正面百分之百屏占比的“真全面屏”,对于手机厂商们来说,这些大概的方向如今可能都要加紧提上日程了。
其二,技术门槛提高,手机厂商们或应更加注重产品研发。目前来看,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进入存量市场,推动用户换机需求,对于手机厂商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而随着技术发展以及消费者愈发趋于理性,智能手机单纯的硬件升级或者纯粹凭借营销等手段或许已经无法再刺激消费者达到消费临界点。
比如vivo这次的屏幕指纹识别,技术门槛就比较高。根据vivo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在用户手指轻微按压屏幕时,oled屏rgb pixel发出光线,穿透盖板到屏幕表面,紧接着会把指纹纹理照亮,因为手指的不同纹路导致反射的光线不同,达到指纹的光线反射穿透屏幕,到达指纹sensor,指纹sensor根据反射光线形成指纹图像。
而据小编了解,为了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vivo组建了近百人规模的研发团队,在产品堆叠、结构设计、芯片灵敏度、屏幕厚度等问题上反复改进,最终才成功展出这部手机。另外,vivo此前已经对屏幕指纹识别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和设计,去年8月份时就向新思下了10万-20万级的屏下指纹模块定单。
事实上,vivo是比较早就开始布局屏幕指纹识别的手机厂商,其去年六月就曾在上海举办的mwc 2017上,首次展示了采用屏下指纹(现改称屏幕指纹)识别的工程样机。
另外,小编获悉,早在2015年苹果就曾申请了在oled显示屏上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专利,然而该项专利直到2017年12月才正式被授予,表明了它有着很高的技术壁垒。而苹果年度旗舰iphone x也未能如之前传闻一般配备屏下指纹,转而采用了面部识别。
因此不管是从人力、物力还是时间积累等方面来看,该项技术的门槛着实不低。对于vivo来说,之前在市场中曾留下相对注重营销的印象,此次却选择一个技术壁垒高、投入资金高的路径去押注,开始在产品研发上加大力度,并敢于扮演屏幕指纹识别手机排头兵的角色,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vivo的信心与实力。
对于其余手机厂商们来说,注重产品研发这一点值得借鉴。技术门槛的提高或许也是如今智能手机行业整体发展遇到瓶颈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将更多时间、资金等投入至产品研发将有助于行业破冰。
其三,未来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或更取决于对供应链的把控与整合能力。vivo的屏幕指纹识别方案结合了三星oled屏幕和新思的传感器,这是产业合力的成果。
虽然新思在去年就已经开始量产屏幕指纹识别模块,但能在短时间内将新技术量产并装配使用,显然这需要vivo和新思以及零部件供应商三星之间的紧密合作。屏幕指纹识别模块、oled屏幕都是实现vivo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成型乃至量产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不然整套系统也不能真正运作起来。事实上,据小编了解,vivo去年展示的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是基于超声波解决方案的选择,合作伙伴是高通;而此次却转投新思怀抱,改用光学解决方案。这或许说明了vivo的技术部门并没有把宝压在一个技术厂商身上,而是多条赛道并行。在上游产业链拥有足够强的话语权,能让厂商的技术研发得以更大幅度的延伸,并降低风险,让自己处于有利位置。
在重点技术升级面前,未来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供应链的把控与整合能力。而这当中的佼佼者将占据市场先机,能力相对较弱的或许就只能采取稳妥的“跟随”策略。
珠海联通联合华为率先部署了首个面向商用的1.7m一体化A+P基站设备
基于机器学习实现商家和银行交易对账结算
内容营销可以利用物联网来改变
努比亚一直用心做手机,为什么总是火不起来?
如何解决半导体激光器散热问题
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成焦点 vivo首款屏幕指纹识别手机量产的意义何在
实际工作中的晶体管适用性确认-实际工作中的适用性确认和准备
MEAS精量1005801传感器振动信号测量系统
红米pro2什么时候上市?红米Pro2参数泄漏:用回LCD屏幕、后置三星S7同款摄像头
印度政府推迟手机重要零部件征税计划
多个创新方向孕育PCB成长新机
英创信息技术eGalax触摸屏在Linux/X11下的标定方法
什么是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应用电路和原理分析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架构应用方案的演进
家用电脑可以挖掘加密货币?
国内智能换相装置研究综述
欧姆龙Omron Host Link转Modbus协议网关
双色玻璃管液位计的简介与注意事项
Keil调试时设置断点的高级用法
小冰公司完成 Pre-A 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