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实验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透镜是最基本的光学元件 ,根据光学仪器的使用要求,常需选择不同的透镜或透镜组。
透镜的焦距是反映透镜特性的基本参数之一,它决定了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了正确地使用
光学仪器,必须熟练掌握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学会光路的调节技术和测量焦距的方法。
【实验目的】
1. 掌握光路调整的基本方法,研究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学习几种测量薄透镜焦距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透镜的厚度相对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忽略时,称为薄透镜。薄透镜的近轴光线成
像公式为
s为物距,s′为像距,f ′为像方焦距。
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
图1 凸透镜自准法光路 图2 凸透镜共轭法光路
(1)自准法
光源置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为平行光,若在透镜后放一块于
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光线反射回去,反射光再经过凸透镜后仍会聚于焦点上,此关
系称为自准原理。如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一物体,如图1 所示,其像仍会聚于焦平面
上,是一个与原物大小相等的倒立实象,此时物屏至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便是焦距。
(2)共轭法
如果物屏与像屏的距离d保持不变,且d > 4f,在物屏与像屏间移动凸透镜,可两次成
像。当凸透镜移至o1处时,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实象a1b1,当凸透镜移至o2处时,屏上得
到一个倒立缩小实象a2b2,如图2 可知,透镜在o1处时:
透镜移至o2处时:由此可得:
测出d 和d,即可求得焦距。
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
(1)自准法
凹透镜是发散透镜,实物发出的光经过凹透镜后无法形成实象,为了使用自准法测量
它的焦距,必须借助凸透镜来获得平行光,然后用平面镜反射回去成像。如图3 所示,先
由凸透镜l1将物屏上a点成像于a1 处,然后将凹透镜l2和平面镜m放于l1 和a1之间,如果
l1 的光心o1与a1的距离o1a1>∣f2∣,移动l2,当o2a1=∣f2∣时,由a处发出的光线经过l1,
l2后,变为平行光,经m反射返回,又在物屏a处形成实象。测出o2和a1的位置,可得凹
透镜焦距。
(2)物距像距法
如图4 所示,先用凸透镜l1使a成实象a1,像a1便可视为凹透镜l2的物体所在位置,
然后将凹透镜l2放于l1和a1之间,如果o1a1 4f,在物屏与像
屏间移动凸透镜,可得一大一小两次成像。若两个像的中心重合,即表示已经共轴;若不
重合,可先在小像中心作一记号,调节透镜的高度使大像的中心与小像的中心重合。如此
反复调节透镜高度,使大像的中心趋向小像中心(大像追小像),直至完全重合。
2.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1)自准法:
参看图1,平面镜紧靠在凸透镜后,考虑到人眼判断成像清晰的误差较大,采用左右
逼近测读法测定物屏位置,即从左至右移动物屏,直至在物屏上看到与物大小相同的清晰
倒像,记录此时物屏的位置;再从右至左移动物屏,直至在物屏上看到与物大小相同的清
晰倒像,记录此时物屏的位置。重复3 次。在附表1 中记录透镜的位置,计算焦距。
(2)共轭法:
参看图2,固定物屏和像屏的位置,使d > 4f(可利用自准法数据),采用左右逼近测
读法分别测定凸透镜在像屏上成一大一小两次像的位置,重复3 次,数据记录在附表2 中。
利用公式(4)计算焦距。
3.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1)物距像距法:
1) 参看图3 安置好光源、物屏、凸透镜和像屏,使像屏上形成缩小清晰的像,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同时固定物屏和凸透镜。
2)在凸透镜和像屏之间放入凹透镜,移动像屏,直至像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用左右逼
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并在附表3 中记录凹透镜的位置,利用公式(1)计算凹透镜的
焦距。
(2)自准法(选做):
1)参看图4 安置好光源、物屏、凸透镜和像屏,使像屏上形成缩小清晰的像(可略比
光源小),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像屏的位置,同时固定物屏和凸透镜。
2)在凸透镜和像屏之间放入凹透镜和平面镜,移动凹透镜,同时观察物屏至出现一清
晰倒立像。此时需用左右逼近测读法测定凹透镜的位置。
【思考题】
1.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填写下表。
2.为什么可以用“大像追小像”的方法,调节透镜系统达到共轴等高的要求?
3.用“共轭法”测凹透镜的焦距时,为什么要让物屏与像屏的距离大于4 倍焦距?

坚持“绿色+智能”,打造不一样的智能家居生态
光学超分辨技术综述
智能硬件遭遇销量困局 看社区O2O如何破解
为什么如今的工业生产已离不开工业机器人
酷派集团发布盈利预警公告:全年或亏损30亿港元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竞逐汽车芯片:从研发迭代到上车应用的赛跑
BLE蓝牙模块在医疗物联网的数据传输应用
微库仑氯含量测定仪的原理及特点
浅析电机高速化背景下的铁芯连接工艺
智能门锁在安装时的常见问题都有哪些
用苹果玩法玩语音,看清亚马逊的战略
如何解决高速PCB的SI/EMI问题
MOS场效应晶体管使用注意事项_MOS场效应管安装及拆卸流程
工业相机和普通相机的区别
如何使用STM32单片机systick来实现延时定时功能
用心推动创新,卓然五条产品线重磅出击
金立S8评测 没有辜负消费者期待
电动汽车为什么频繁失火 大部分原因指向动力电池
智慧教育加速落地 “刷脸”考试时代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