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代!IEEE“学术禁令”遭国内外学者谴责

今天,ieee对华为“学术禁令”事件有了最新进展:ieee发布了官方声明,但并未提出实际的改变。事件已经遭到全球学术界谴责,美国的做法挑战了所有学术人的底线,国外学者也纷纷声援,表示“这让人想起我们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昨日轰动整个学术圈的“ieee限制华为”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国内学者纷纷表示抗议:
北大、清华两位教授分别致信ieee主席、发朋友圈,表示退出ieee;
国内众多知名学者全网发声,呼吁“学术无国界”。
而就在今天,ieee官方做出了声明,原文如下:
ieee将针对近期美国出口管制条例(以下简称“ear”)的增加名单做出回应,同时进一步阐释ear对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地区)ieee会员的影响。
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负责管理和执行ear的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简称“bis”)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68个附属公司(在以下段落中统称为“华为”)加入限制名单。见ear第744部分的第4号补充内容。违反ear的行为将受到重大的民事或刑事处罚,包括罚款或监禁。
一直以来,ieee致力于向其会员,志愿者和整个专业技术组织提供广阔的学术活动平台和帮助。其中,ieee每年在全球举办1900余场专业技术会议,并在ieeexplore®上提供超过480万份文献资料。而这些服务始终保持对所有会员开放,无论他们来自任何企业。
在提供这些服务时,(作为一个在纽约注册的非政治性,非营利组织)ieee必须遵守美国及其他地区管辖权内规定的法律义务。遵守这些法规能保护ieee及其志愿者与全体会员。
相关美国政府的法规限制了华为公司及其员工无法参与ieee一些通常不向公众开放的活动,包括一部分的出版物的同行评议和编辑过程,而ieee需要合规。
然而,所有ieee会员,包括华为员工,都可以继续正常保持ieee个人及企业会员资格,并行使投票权;正常订阅、访问ieee的数字图书馆并阅读ieee其他出版资料及文献;正常提交技术论文并正常进入发表审核流程;正常参加并出席ieee赞助的学术会议及活动,并可以赞助或接受ieee的奖项。与华为有关的会员还可以正常参加商务、后勤和其他会议,包括参与学术大会的策划。
华为及其员工可以继续成为ieee标准协会的成员,包括正常获得或行使会员的投票权;正常参加ieee标准制定会议,提交新的标准提案,参与标准技术提案的公开讨论。
如果美国政府对ear在同行评审方面的应用做出进一步阐释,ieee将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们为ieee全球的会员在世界各地开展的工作而感到自豪。ieee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为人类社会谋福祉。
官方回应地址:
http://cn.ieee.org/show.php?a=719
对此,杜克大学教授陈怡然表示:
ieee(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关于限制华为等公司和单位员工以及个人参与文章审稿及编辑工作的声明。
作为一家在纽约注册的非盈利机构,ieee已经在保证合规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证了最大限度的学术开放。但注意此合规要求理论上对于在名单上的其他单位也同样适用。
国外学者纷纷声援,“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事件很快在国外升温,许多人表示对ieee感到失望、可耻,有国外教授表示“我不会遵守这种禁令,不然ieee可以考虑把我也踢出去”,纷纷声援学术自由。
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教授eric bodden发推特说:
作为副主编,我还没有收到ieee官方的任何消息,但是如果他们向我发送这个请求,我将告诉他们我不会遵守。然后@ieeeorg可以决定是否把我踢出编委会。也许ieee是时候转移他们的总部了?
纽约大学助理教授、ai专家julian togelius说:“这确实非常令人伤心和沮丧。”他认为ieee应该是个更加国际化的机构。
谷歌大脑研究科学家david ha也写道:“很遗憾看到@ieeeorg禁止华为员工参与同行评审过程。我认为这不对。我希望其他科研机构在政策和治理上保持一种不那么以美国为中心、而是更加全球化的观点。”
他贴上了ieee的声明文件,说:“这些没有人类情感的文件的语气使我感到恶心,让我想起我们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事件在reddit的机器学习社区也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一边倒地批评ieee限制学术自由、丧失学术独立精神。
reddit用户mln000b评论道:“iccv 2019官方推特账号近日发布消息称,今年iccv有10位审稿人来自华为。我认为像ieee这样的组织不应该受到一个国家短期政治决策的影响。这是不可接受的。ieee需要改变。”
有人回复他:“对于一个总部设在美国的组织可能别无选择,只能遵命行事。”
对此,有人反驳道:“但他们可以宣布他们不同意这个决定。董事会可以辞职。美国法律实体可以解散。这不是别无选择的问题,而是他们做了糟糕的选择。”
“也许,现在是时候将这些非营利性学术组织转移到瑞士等欧洲国家了。”
reddit用户ozansener说:“ieee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有分会和组织。他们完全可以把所有出版物/期刊/会议转移到更好的地方。例如,所有ieee出版物都可以移到ieee switzerland,那么就无需遵守这些条款了。对于像ieee这样的庞大组织来说,转移到任何国家都可以是一种选择。”
也有人提到:“另一方面,在华为之前,已经有六所中国大学在名单上。例如,国防科技大学。但他们并没有像华为那样遭ieee禁令。所以这很可能是美国政府强迫的有针对性的攻击,而不是仅仅遵守法律。”
starbucksresident说:“限制学术自由是一种滑坡,这是非常糟糕的举动。ieee应该与之斗争,甚至无视它,并面对后果,让全世界看到。弯腰并不是个好主意。”
清北两位教授表态退出,国内众学者发声响应
北大教授张海霞
闻此讯,昨日至今,国内学术圈便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众学者纷纷对此表示抗议。
率先出击的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ieee ntc北京分会主席张海霞老师。
张海霞老师研究室公众号“alicewonderlab”发表了其对ieee主席的公开信:
图片来自张海霞老师研究室公众号“alicewonderlab”
新智元对这封信做了整理:
亲爱的福田敏男(toshio fukuda)教授(ieee当选主席):
我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张海霞,作为老朋友和ieee高级会员,当我听说ieee参与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并将来自华为的审稿人全部替换时,我表示非常震惊。这远远超过了我到目前为止在职业生涯中所追寻、训练的科学与技术的底线。
我从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就加入ieee,因为ieee被我的同事、世界各地的朋友公认为电子工程相关领域的国际专业学术平台。在过去的20年里,我和许多科学家一起在ieee的社团、期刊、会议和活动中共同工作,例如,去年你作为“亚洲第一人”来竞选ieee主席。因为我们都认为ieee是 一个国际社区,不仅属于美国或北美地区或某些政党,其成员覆盖世界各地,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使其更加专业、高效。
但是今天,ieee给我的这封“取代华为在ieee期刊上的所有审稿人”的邮件,对我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挑战。我不得不说,作为一名教授,我不能接受这一点。因此,我决定退出ieee nano和ieee jmems编辑委员会,直到有一天ieee回归到我们共同的专业诚信范围。
请将此信转交ieee办公室及相关负责人。
期待光明的到来(looking for the day light)。
张海霞,北京大学教授
2019年5月29日
此外,张海霞教授还给ieee tnano的主编fabrizio lombardi教授发送了邮件:
邮件内容如下:
亲爱的gianluca piazzai教授(ieee tnano主编):
我是北京大学的张海霞,作为ieee nano的副主编已经很多年了,我很高兴能够与您和世界各地的教授们在微纳领域进行专业的合作。今天,我很遗憾地听到ieee参与美国对华为的禁令,替换了所有华为的审稿人一事,这远远超出了我所接受、并在职业生涯中一直坚持的科学与技术的底线,因此,我决定退出ieee nano编辑委员会,直到其重新回归专业范围。
致以最好的祝福。
张海霞,北京大学教授
2019年5月29日
清华教授刘奕群
除了北大教授对此事件作出反应,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刘奕群也在朋友圈发表评论称:
刚刚跟学生要求不要投稿任何 ieee 组织的会议和期刊,我个人承担的 ieee 相关学术职务会尽快按流程辞掉。
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后
当然,除了两位教授之外,也有学者陆续在向ieee主席发送邮件,共同发力,呼吁撤销ieee对华为的禁令。新智元在知乎中发现伦敦大学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博士后“刘大”也发送了声援邮件:
他在知乎中表示:
本人已向即将上任ieee总主席的福田敏男教授发送邮件,呼吁撤销ieee对华为的禁令。人微言轻,权且尽绵薄之力。福田教授是北理工全职教授,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与中国关系密切。希望大家有条件的都发一下邮件,表明我们的立场。
此举获得了网友的大力支持,已获得4300个赞。
南大教授周志华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发布微博表态:
竟然不允许华为的专家给ieee期刊处理稿件审稿了。赤裸裸地干涉学术。ieee只是在美国注册,建议圈内ieee各级管理层的专家向ieee提议改到瑞士之类去注册。更重要的是,大家多支持国内优秀期刊(不仅中文刊,尤其是国内出版的英文国际期刊),例如《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的《fcs》、综合的《nsr》等。
或许要解释一下,这件事损害的并不是华为,所有ieee的出版物都照样能看,何况即便不给看,互联网上什么看不到。它禁的是华为专家为期刊提供审稿服务。。。打个比方,花园的花大家都能看,现在华为被禁止无偿义务浇水施肥。。。损害的是国际学术社区。
北大教授黄铁军
“逆势而动,不会长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美国的做法挑战了所有学术人的底线
正如张海霞教授在接受《中青报》采访时说:“这样的做法挑战了所有做学术的人的底线,不只是我,是国内外所有学者,包括在美国的人。 ”
她说:“作为一个学术人,审稿的原则就是 —— 你是不是 qualify(合格),就是你是不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如果你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对相关的论文能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你就可以审稿。这个人不管是来自华为还是来自任何一个地方,哪怕他来自刚果、印度尼西亚 —— 哪怕来自外星,只要他 qualify(合格),只要他在学术界有这个水平,他都可以审稿。
所以最不可以忍的就是它通过政治的方式 —— 这种命令的方式,挑战客观的、公正、公平、公开的学术评审的底线。它挑战了每个人的职业操守。你既然把我选上去做这个(编委),你是对我的认可,我去选我的审稿人是对他的认可,不是对他国籍的认可,不是对他单位的认可,也不是对他其他的认可,我是对他学术能力的认可! 如果这一点我都被左右,这是违背我的原则。”
最后,让我们以中科院计算机研究员包云岗的评论作为结语:
科学家/工程师在内心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超越民族、国家、宗教的界限,能为全人类服务。这这方面美国的学术组织、大学和学者们,都让我们感到信服、钦佩和敬仰。但是最近的一系列国际组织的举措,不断地让人感到困惑——未来学术还能国际化吗?未来科研又会走向何处?
虽然每个人都有民族、国家、宗教等多重属性,但“为全人类服务”依然是大多数科研人员内心的终极目标,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但在今天看来,这个目标显得有些虚幻,这个信仰显得多么脆弱。最近几天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某种程度上会让很多科研人员遭受了一种信仰破灭的失落感。但我相信这种状况终究只是暂时的。
这不仅仅是一个正在建立国际经贸、科技新秩序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创立新思想、新理念、新道路的时代了。

时间继电器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什么是NTP服务器 NTP服务器如何工作
AcrelCloud-5000能耗统计分析解决方案
全球需求下降 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却上涨
二极管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二极管的主要功能及其用途
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代!IEEE“学术禁令”遭国内外学者谴责
智能手表拆解,MCU规格差异在哪?
IBM陈旭东受邀参加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
中国联通首批 5G手机已全部到位,5G网速测试达2Gbps!
新茂SN8F2270B解密成功SN8F2270B描述
富士康裁员过后还将面临哪些挑战今后又该如何发展
要论性价比 荣耀V20和小米9可以说是棋逢对手
人工智能少儿编程助力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法拉电容在RAM数据保护中的应用
呼叫中心系统十大功能,详细介绍
公交非接触IC卡读写器的应用设计
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设计方案解析
电池技术突破:到底哪种新型技术最强?
什么蓝牙耳机性价比高?四款高性价比蓝牙耳机推荐
降价!小米电视3s双12将降价 60寸巨屏人工智能家庭影院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