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控
黄仁勋(jensen huang)于1963年出生在***,9岁时被父母送到美国读书。刚到美国的黄仁勋并没有受到良好教育,而是被亲戚送到美国乡下的一所寄宿学校,与很多问题少年生活了两年。在这两年中,黄仁勋回忆称自己并没有因此而变坏,而是学会了独立、适应与坚强。
两年以后,黄仁勋的父母来到了美国,一家人得以团聚,而黄仁勋也得以进入正规学校读书。
中学期间,黄仁勋的成绩非常优异,并且在乒乓球上显示了过人的天赋,这让他几乎成为职业选手。15岁时,黄仁勋参加美国乒乓球公开赛,在青年组双打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不过,从小受父母影响的黄仁勋更加偏爱技术。据说,黄仁勋的父亲是一名化学工程师,在黄仁勋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很多化学知识,曾经有一次,黄仁勋在泳池上洒满可燃物,然后点燃整个水面,再一头扎进去体验火海的刺激快感。
因此,黄仁勋在中学之后并没有加入乒乓球队,而是选择了继续上学。16岁那年,黄仁勋考入俄勒冈州立大学,主修电子工程专业。大学四年,黄仁勋除了学术成绩显著,还收获了爱情。据说,当时黄仁勋的妻子lori答应求婚,是因为黄仁勋许诺到30岁时一定会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图:黄仁勋与妻子lori
工作狂
1983年,黄仁勋从俄勒冈州立大学毕业后踏入硅谷。这一年,他20岁,选择加入了amd公司,成为一名芯片设计师。当时的芯片行业并不是一两家独大,而是群雄并起。
在amd工作两年后,黄仁勋跳槽到lsi logic芯片公司,这家公司当时的主要业务就是图形处理芯片。在lsi logic,黄仁勋从设计部门工作了两年后调职到销售部门,并最终成为集成芯片部门的总经理。
在硅谷摸爬滚打了将近10年之后,黄仁勋开始筹划兑现给妻子的承诺。1993年1月,黄仁勋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工程师正式创立英伟达(nvidia),因为既有技术背景又懂销售和管理,黄仁勋担任了公司总裁兼ceo。
据说,黄仁勋还专门选择在自己30岁生日那天去创业公司上班,为了见证自己对妻子的诺言。
黄仁勋是个有名的工作狂。据说,黄仁勋创业期间经常是6点钟起床,锻炼一小时之后去上班,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才回家,回家后吃完饭会继续工作,直到累得不行了才去睡觉。黄仁勋曾经说,他很享受工作。
gpu的诞生
创业初期,英伟达并不是一帆风顺。
1995年,英伟达用两年时间倾力打造的第一款产品nv1上线,这款产品选择了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正方形成像技术,上市后无人问津,这让英伟达一度处于破产边缘。为了生存,黄仁勋忍痛缩减了70%的人员,公司规模从当时的100人迅速下降到只有30人。
在nv1失败后不久,英伟达又迎来一次转机。当时的日本世嘉公司向英伟达支付了700万美元订金研发游戏机显示芯片。但是,由于英伟达联合创始人普雷艾姆的一意孤行,使原本就有缺陷的正方形技术继续用在了nv2芯片上。最后,世嘉公司在产品开发完成前就放弃了与英伟达的合作,nv2也失败了。
当时,经历两次失败产品的英伟达仍在死亡线上徘徊。这时候,win95的出现给了黄仁勋转机。
win95开启了电脑图形化时代,显示芯片开始逐渐成为pc系统中的焦点。当时,3dfx公司开发出轰动一时的voodoo显卡;后来,英特尔顺势推出agp接口,取代传统的pci接口,支持3d加速卡。
1997年,黄仁勋选择顺势而为,奋力一搏。同年4月,英伟达推出了nv3产品,选择支持direct 3d和agp接口。最终,nv3(也就是riva 128)成为当时市场上唯一真正具有3d加速能力的显卡,上市短短四个月就达到百万片销量。自此,黄仁勋和他的英伟达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不久之后,英伟达又推出了riva 128zx(俗称“小影霸”),延续了nv3的成功。随后,在1998年秋和1999年2月,英伟达又分别推出了riva tnt和riva tnt2,这两款芯片逐渐将英伟达推向显卡芯片市场的主流地位。
1999年1月,英伟达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8月,英伟达推出了全新架构的显示芯片,即geforce256,这是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gpu(图形处理器),黄仁勋开启了显示芯片的新时代,gpu也成为计算机中独立于cpu的另一个重要计算单元。此后,英伟达便成为gpu领域的第一,并且一直占据着视觉计算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游戏爱好者的“老黄”
从计算历史发展的角度看,gpu极大地推动了pc游戏市场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并彻底改变了并行计算。而黄仁勋也被游戏爱好者奉为“黄教主”,或亲切的称为“老黄”。
因为gpu的成功,黄仁勋也成了当时硅谷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与此同时,黄仁勋还提出了与摩尔定律相对应的“黄氏定律”,即英伟达gpu产品每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倍。与“摩尔定律”相比,“黄氏定律”的技术更新速度快了2倍。
随后几年,英伟达将gpu业务拓展到工作站、游戏机,2002年,英伟达宣布gpu出货量达到1亿颗,成为硅谷成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英伟达的cpu,也打上了“高速”和“性能强悍”的标签。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英伟达逐渐形成geforce、quadro、tesla、tegra等几大产品线,其中geforce用于pc和笔记本,quadro用于工作站,tesla用于大型计算,tegra用于移动产品。
ai浪潮
从2016年开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英伟达gpu开始在深度学习领域被广泛应用。
2016年,英伟达在深度学习计算领域持续发力,推出了内置150亿个晶体管的tesla p100,2017年还推出了加入tensor单元的tesla v100。另外,英伟达还利用这些大型计算服务器进入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
2018年,英伟达发布了最新的图灵(turing)架构,其最大的特点是加入了光线追踪技术(rtx,ray-tracing),黄仁勋称其为近20年gpu最大的革新。随后一年,英伟达用图灵架构革新了其产品线,分别推出了支持光线追踪技术的geforce rtx游戏显卡、quadro rtx专业级显卡等。
目前,56岁的黄仁勋依然奋斗在前线。在历次的发布会上,黄仁勋总要穿着他最爱的皮夹克登场,给人一种“很酷很强大”的感觉,并且遇到中国市场的活动,黄仁勋总爱操着不太熟悉的中文与粉丝们互动。在2018年11月于苏州举办的gtc china上,黄仁勋表示,他希望下一次在中国登场能够用中文进行完整的演讲。
回看英伟达26年的发展史,如果说win95时代让英伟达从死亡线上一飞冲天,那么第三次ai浪潮就给英伟达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让其始终扮演着显卡芯片领跑者的角色。可以说,从推出gpu概念开始,虽然期间经过若干次起伏,但时至今日,英伟达和黄仁勋从未掉队。
「前沿技术」新思科技PrimeClosure解决方案助力设计效率提升10倍
变压器的维护保养小常识
“天蝎座”-T地面有源相控阵多威胁模拟器简介
苹果正式发布iOS13.2.3更新 修复大量系统Bug
中国联通宣布将从9月1日起全面停止不限流量套餐
2018中国AI英雄风云榜 商业创新人物大师奖 黄仁勋
实测自动驾驶,油门、刹车、转向等控制指令
厦门紫光科技园正式开园 首批12家企业签约入驻园区
微雪电子STM32F767ZI 开发板简介
基于可编程智能功率模块PIIPM50P12B004的电机矢量
如何利用TensorForce框架快速搭建深度强化学习模型
离散制造业MOM工业软件的发展难点和趋势
小型功率放大器设计及仿真实验
又多一部骁龙835,魅族Pro7如果真有你会入手吗?
三星正在研发一款新的无线耳塞和一款专注于体育运动的智能手表
手机人工智能化是下一波换机潮开始吗?
隆达Mini LED应用获大单,美研发基于石墨烯的方法可制造柔性Micro LED
碳化硅SBD反向恢复特性
人工气候箱-850HP的产品描述,它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高通表示:NXP的收购交易将延长至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