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R17Pro评测 单论机身配色和颜值绝对值

8月23日晚上,oppo在上海的“新品奇妙夜”上正式发布r17系列新品——oppo r17及oppo r17 pro。发布会当晚,it之家已经发布了oppo r17的评测体验,至于oppo r17 pro,按照官方的消息,这款手机将于双11当天正式开售。
在命名上oppo r17 pro比oppo r17多了一个“pro”,实际上,在综合体验中,oppo r17 pro与oppo r17之间也完完全全是“pro”的升级。
现在,it之家为小伙伴们带来oppo r17 pro的评测体验。
第一部分:外观
1、配色
it之家拿到的,是oppo r17 pro凝光绿版版本,oppo官方表示,r17的幻色渐变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水和光,二者在自然中都呈现出流动的形态,所以r17在渐变设计上的一大变化就是“流动”。
上图为it之家拿到的凝光绿(8+128gb)版本▲
oppo r17 pro凝光绿版在墨绿色玻璃加入凝光层,光影流动之下,s型曲线跃然机身背部,犹如寂静湖面,荡起一阵阵涟漪,清澈无暇充满活力。
不过这里it之家小编还要多嘴插一句,在r17系列上,oppo还首次带来了雾光渐变色版本,玩机无数的小编,在初次见到这种配色的时候,竟然萌生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
oppo r17雾光渐变▲
it之家小编可以毫不犹豫的说,oppo r17(pro)的雾光渐变色,是我认为目前最好看的渐变色(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这种青蓝紫幻变色的雾光渐变在凝光层通过特殊雾面蚀刻工艺,使玻璃表面形成磨砂质感,带来类似光穿过雾的独特朦胧观感,同时实现类似丝绸般顺滑的手感。当小编身边的用着iphone x的妹子初次看到这台真机的时候,我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星星。
2、设计
配色说完了,再谈谈r17 pro的工艺设计。
oppo r17背面造型比较平面化,但oppo r17 pro则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带来了3d弧面玻璃,这种设计有两种好处:一方面是手感带来了提升,另一方面则是综合观感上更高级。
r17 pro顶部和底部采用了早在r11上就出现的“月牙弯”设计,底部造型几乎与find x 如出一辙,“月牙弯”的边缘被打磨的颇为圆润,用户在单手握持手机时,起到支点作用的小拇指接触的不再是边缘锐利的耳机孔或者充电孔,提升了单手握持手感。
底部扬声器收纳于“月牙弯”之中,当用户横屏玩游戏时,扬声器不易被遮挡。
oppo r17 pro后置三摄,这是oppo的首款三摄手机,最上面的那一颗tof摄像头用来“3d场景捕捉”,并不直接参与成像,因此本质上仍是双摄。
oppo r17 pro设计上三摄整体突出机身较多,一些强迫症用户也许会忍受不了,配上官方自带的手机壳之后突兀感会消散很多。
正面设计上,oppo r17 pro和r17就差不多了,其配备6.4英寸19.5:9的amoled水滴屏(首发第六代康宁大猩猩玻璃),分辨率为2340×1080,屏幕对比度60000:1,屏幕亮度430nit,色彩饱和度100%。
在r17上,oppo提出了“水滴”的设计概念,r17四边的边框宽度都进一步减小(r15上1.95mm,左右1.78mm,下5.05mm;r17上1.85mm,左右1.63mm,下4mm),整体的屏占比达到了91.5%。
第二部分:相机(注:上传样张因网站限制均有压缩)
先放几个关键词:三摄、超级夜景、f1.5/f2.4可变光圈、ois光学防抖
在r17 pro上,我们见到了比oppo自家旗舰机相机还要豪华的参数(当然,find x紧张的机身空间并不允许oppo在相机上大显身手)。r17 pro采用可变光圈设计,提供f2.4和f1.5两档可选,在暗光环境下自动开启f1.5大光圈,提升模组的进光量,从而压低iso曝光度,保证成像稳定性,减少噪点。
简单的动图感受一下光圈(最中间镜头)一张一合间的美妙▼
r17 pro前置采用2500万像素索尼imx576传感器,具备f/2.0光圈,支持ai智慧美颜。
r17 pro后置光圈1200万+2000万(f1.5/f2.4+f2.6),前置光圈2500万(f2.0),tof光圈为f1.14。
所谓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是一种3d成像技术,通过给目标连续发送红外光,然后用传感器接收从物体返回的光,通过计算红外光飞行时间得目标物体的距离。简单来说就是在传统的2d图像上增加了z轴的景深信息,从而生成3d图像。
下面是大家最期待的妹子环节:
oppo r17 pro支持ai美颜模式,在该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识别妹子脸部等细节进行美颜,效果相当不错,妹子脸部、头部细节保留,并没有出现一些手机的大面积涂抹感。
oppo r17 pro的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下,尽管左侧的枝叶复杂,但是相机在识别人像之后,枝叶得到了很好的虚化效果,整体有一种朦胧美,深得妹子喜爱。
左侧为原图,右侧为人像模式▲
夜拍:
r17 pro采用了imx362,单像素尺寸达到了1.4μm,还采用了可变光圈,最大光圈达到了f1.5。r17 pro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加入了“手持超级夜景模式”,在该模式下,r17 pro会拍摄三秒钟的长曝光样张,通过多帧合成技术,一张完美的夜拍样张就此出炉。
在此,it之家小编直接拿霸榜大半年之久的华为p20 pro进行夜间样张拍照对比,华为p20 pro在夜拍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那么r17 pro的对比表现如何呢?
下面这两张照片,是小编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室内拍摄),用华为p20 pro和r17 pro所拍摄的样张(两者均开启超级夜景模式),抹掉机型水印,小伙伴们猜一猜,哪一张是华为p20 pro拍摄?哪一张又是r17 pro所拍摄呢?
得益于与手持超级夜景模式的加入,r17 pro在夜拍方面迎来了全方位的提升,在大部分肉眼不可见的场景下,通过超级夜景模式,r17 pro也能完美展现细节。
上两张图,左:华为p20 pro;右:oppo r17 pro▲
左:普通夜拍;右:超级夜景开启▲
左:普通夜拍;右:超级夜景开启▲
左:普通夜拍;右:超级夜景开启▲
众所周知,延长曝光时间可以有效提升夜景拍摄样张的亮度和清晰度,此前的一些“夜景模式”就是通过延长曝光时间来提升夜景表现,不过它们都需要搭配脚架来使用,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更简单的随时随地能够拍摄好的夜景照片,这时就需要手持模式了。
手持模式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抖动”,所以r17 pro加入了ois光学防抖,先从硬件上降低“抖动”的产生,然后通过数十个夜晚的不断调试,oppo找到了曝光时长和拍摄张数的最优解。
左侧hdr开启,右侧hdr关闭▲
更多白天样张:
第三部分:性能
r17 pro搭载了骁龙71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最早发布于今年5月份,这是一枚飘忽不定的处理器,因为无论是1000+还是3000+的价位,我们都见到了它的身影。
骁龙710使用和骁龙845一样的三星第二代10nm lpp工艺,核心架构为2 + 6,具有两个高性能2.2ghz cpu和六个效率较低的1.7ghz核心,骁龙710引入了和骁龙845一样的共享l3三级缓存。配备了adreno 616图形显卡,官方称播放4k视频和游戏时功耗相比骁龙660都下降了40%,视频流传输功耗降低20%。
对比670、660,710的具体规格如下:
还是那句话,在日常的大部分使用中,你根本感受不到骁龙710骁龙845之间的性能差距(r17 pro和find x小编都在用)。
简单跑几个分,大家直观感受一下:
游戏方面,选择了《崩坏3》和《刺激战场》进行帧率测试,具体表现如下:
崩坏3游戏截图▲
崩坏3游戏中,默认画质下,游戏帧率稳定在30帧率左右。
刺激战场游戏中,画面设为高清,高帧率,那么游戏帧率基本稳定在30fps左右。初次登陆游戏的时候,gamebench显示画面出现帧率不稳定情况,但进入游戏之后已经逐步稳定。
如果把画面设为均衡、超高帧率,那么游戏帧率会稳定在40pfs上,全程基本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两款游戏在长达半个小时的测试中,oppo r17 pro机身并未出现大量发热的迹象(只是余温),表现优异。
毕竟,机身温度也是游戏综合体验的一部分。
第四部分:充电和续航
r17 pro是第三款搭载supervooc技术的oppo手机,另外两款是find x超级闪充版、oppo find x兰博基尼版。
r17 pro充电功率接近50w,官方表示,10分钟即可充至总电量的40%(it之家实测10分钟充电44%),r17 pro配备2×1850 mah双电芯,在supervooc超级闪充中有5芯防护和5重保护,并有专门定制的vcu智能控制芯片来全线路控压控流控温,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充电:真xx快!
实测:1分钟充电5%、2-3分钟充电10%、5分钟充电24%、10分钟充电44%、12分钟充电50%、20分钟充电75%、30分钟充电95%,充满电总共花费不到35分钟的时间!
这是小编目前测过的所有手机中,充电速度最快的那一台。值得一提的是,充电速度这么快,充电过程中机身竟然没有丝毫发热的迹象,在充电速度方面,除了自家的find x,oppo r17 pro真的是没有对手,没有对手,没有对手...
续航方面,oppo r17 pro表现也相当出色,得益于oppo r17 pro出色的后台控制,在长达50小时的待机中,掉电仅为13%。30分钟的《刺激战场》掉电9%,算下来的话,满电情况下可以玩《刺激战场》时间超过5个小时(亮度50%、音量50%、蓝牙、wifi开启)。
40分钟的在线高清视频(亮度50%、音量50%、蓝牙、wifi开启),耗电为6%,算换下来,可以观看11个小时的视频。
纵使你是重度手机用户,总是担心电量不够,oppo r17 pro还有supervooc技术,顺手插上十几分钟,半天的用电量出来了,真是“美滋滋”。
it之家了解到,oppo推出串联双电芯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在适配器端输出的高电压加载到电芯上,每块电芯上的电压只有输出电压的一半,每个电芯承受的都是5a5v,保证了安全电流和电压。为了在电池输出端降低电压,supervooc采用了电荷泵技术(chargepump)。此外,针对r17 pro充电适配问题,oppo还独家定制了一个升压芯片boostcharger。
系统:
在coloros 5.2上,oppo加入了智能检测优化机制,该机制分别作用于应用端和系统端,可以针对top应用做一对一的针对性专项优化。
coloros 5.2还支持应用端识别场景,通过在应用内埋点,细化并分析应用中的软件行为和场景,比如应用的安装过程、应用的启动、触屏的感应、游戏的团战等场景,将其识别出来。
此外,coloros 5.2.1中,oppo r17 pro还加入了hyper boost加速引擎,hyper boost由系统引擎、应用引擎以及游戏引擎组成。
简单说就是让应用程序与系统资源实现实时“双向对话”,来自应用和游戏程序的不同场景和用户行为会通过hyper boost加速引擎更好地快速高效地匹配相应的系统资源。
同时更针对性、更全方位的系统资源调配优化又让硬件资源能被更好地利用,让应用和游戏程序响应更加迅速、整体系统运行更加流畅。
系统方面,在r17评测中,it之家已经进行详细的介绍了,这里就不多做介绍,详情可点击文章底部相关阅读。
r17 pro同样支持屏幕指纹解锁,在贴有屏幕保护膜的前提下,手机仍可快速准确的解锁。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r17 pro上,oppo还出乎意料的加入了nfc功能,并且还支持公交卡,不过目前仅支持深圳通和京津冀互联互通卡,后期将会加入更多地区的公交卡。
第五部分:总结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oppo历代r系列手机中,首次引入了“pro”,实际上,因为全面屏手机的爆发,屏幕越来越大,如今我们已经很难简单尾缀“plus”的机型发布了。如果说“plus”仅仅只是屏幕的增大,那么“pro”则是朝着更专业的、全方位的升级迈进。
oppo r17▲
在r17 pro上,小编见到了oppo向“pro”跃进的野心。oppo堆料毫不吝啬,r17 pro不仅搭载了supervooc,甚至还放上了自家旗舰机都没有的tof技术和可变光圈。
在3000元(内)价位,oppo r系列已经拥有足够的话语权,随着“pro”的引入,给oppo提供了一个价格的跳水板,开始慢慢向4000元价位进发!在r系列布局“pro”之后,oppo的手机产品线布局愈加完整,oppo a系列、r系列和find系列产品矩阵将面对不同目标人群,差异化竞争。
面对持续的消费升级大势以及用户移动体验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在高度成熟的手机行业,oppo选择以系统化、全方位的自我进化和品牌提升来应对市场挑战。
值不值得买?
纵然,在3000到4000元这个价位,依然使用骁龙710确实有点“不太习惯”,但如果单论机身配色和颜值,小编认为,r17 pro完全对得起这个价格(毕竟好看也是要花钱的)。一部手机的使用体验并不仅仅是一枚处理器所能决定的,手感、颜值、续航、散热等等这方面的表现都会影响你的综合判断。
如果你是性价比手机的忠实拥簇者,或者是两月一换机的搞机爱好者,在面对r17时你或许还有更多的合适选择,对于参数党而言,骁龙710确实是道心坎。
但如果你想为你的老妈、女友或者是身边不那么看重配置的朋友推荐一款用起来舒服,拿出去倍有面的新手机,完全可以考虑r17 pro。
毕竟大家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等一等,问我配色怎么选?
当然是“雾光渐变”啦~
完。

OPPO旗舰新机已确认支持卫星通信技术
深耕嵌入式电子半导体市场 ST扩大产品领先优势
苹果因中国市场营收创历史新高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的检测项目
微型无人机能提自身重量40倍的重物
OPPOR17Pro评测 单论机身配色和颜值绝对值
CSR公司成为Mopria移动打印联盟常务理事成员
继电器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光学无线网取代WiFi:用LED灯发射信号上网
您电池电量计的精度如何
如何使用AI工具提高集成电路设计效率!
Track Lab:PlayStation VR的另一个独家产品,可以激发用户学习音乐的兴趣
基于STM32CubeMX的实时时钟(RTC)配置
共模抑制比CMRR定义及其测试
激光植球技术在BGA芯片封装工艺中的优势有哪些呢?
以我中国芯助力我国硬件创新
阿里巴巴入局加持,LoRa与NB-IoT互补共存
怪兽充电2022第一季度财报:营收7.37亿元,同比下降13%
充电桩知识科普 你真的了解充电桩吗?
产业布局蛰伏多年 微软AI洪荒之力或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