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浏览器还没回归,无人驾驶倒是已经先一步登陆中国了。
8月23日,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今年5月,一家名为慧摩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企业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35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商务信息咨询、自动驾驶汽车部件及产品的设计、测试,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示信息中,慧摩由waymo llc 100%持股,而waymo正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无人驾驶公司。8月24日,waymo公司的发言人证实了入华一事。
据麦肯锡最新研究显示表明,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waymo入华并不足为奇。waymo目前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实力究竟如何?入华后的发展又将面临怎样的难题?而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谁又会心慌慌呢?
waymo有何实力
最初的waymo,是谷歌于2009年开启的一项自动驾驶汽车计划,2016年12月,waymo独立出来成为了alphabet旗下的子公司。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估计,截止到目前,waymo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750亿美元,其中,机器人自驾出租车业务估值达到800亿美元
事实上,作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研究自动驾驶的部门,waymo也的确称得上是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其无论是在研发方面还是路测方面,都统统领先于竞争对手。
于2016年正式面世之后,waymo就获得了“第一家完全无人驾驶上路”、“第一家公开道路路试”等各种关于无人驾驶技术的称号。由waymo打造的无人驾驶汽车“萤火虫”,车身直接取消了方向盘和脚踏板,并于2015年完成了全球首次无人驾驶之旅,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l5级的无人驾驶。
2017年,waymo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发布了“试乘计划”,并开始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营。除此之外,还计划今年再投入62,000量迷你货车加入自动驾驶车队。
有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1月,waymo开始在驾驶座上不配置安全驾驶员的情况下,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目前,waymo宣布其自动驾驶车队已经在公共道路上,路测累积完成800万英里,模拟测试里程达到50亿英里。
可以说,论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先或是经验的积累程度,waymo目前的成绩都是鲜有人能够企及的。
入华路上的难题
早在今年7月,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在率团访问硅谷时,就已经表示要将waymo的无人驾驶技术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至落户上海,同时代表团成员还试乘了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可见相关政府部门对于waymo入华的支持。
不过,虽然取得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但毕竟初次入华,在中国整个大环境,也难免会出现些“水土不服”的问题。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于政策法规上的依赖程度是极高的,waymo的车要想开上中国的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路测资质的问题,没有资质,一切技术就都无法落地。虽然奥迪、戴姆勒都已经拿到了资质,但他们是在扎根中国市场多年的合资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资源和实力,而对于“初来乍到”的waymo来说,可能还得费一番功夫。
找到合适的中国高精地图供应合作商,也是waymo下一步要做的。高精地图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功能,但在国内布局高精度的地图势必会对中国国土安全产生隐患,根据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自动驾驶测试使用的高精地图不能由外国企业投资编制。那么未来,waymo只能设法像特斯拉与国内的四维图新合作后才能使用车载导航一样,与本土的地图供应商合作,才能真正落地。
数据本地化同样是waymo入华无法忽视的问题。虽然waymo在美国拥有丰富的路测经验,但那些经验却无法照搬至中国。中国的路况与美国相比下更为复杂,车流、人流量也更为拥堵密集,并且在交通表示、法规等也有一定出入。这就对waymo除了解决技术问题,还需“入乡随俗”适应中国国情的能力做出了要求。
作为行业内最为领先的自动驾驶研发公司,waymo的入华无疑是给国内的竞争对手施加了压力。但对于其自身而言,它的入华之路,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解决好“水土不服”的问题,waymo未来在的路才能走的更顺利。
百度、滴滴谁更慌?
waymo入华消息一出,被提到最多的大概就是百度和滴滴了。毕竟waymo的实力强悍,它的入华势必会挑起国内研发自动驾驶公司的一场血雨腥风。那waymo登陆中国,到底谁最心慌慌呢?
就技术方面而言,的确不得不提到凭借apoollo平台,近年来在自动驾驶领域做的风生水起的百度。今年7月,百度刚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虽然没有实现全部场景覆盖,但自动驾驶等级已经达到l4级别。作为一个平台供应商,百度迄今为止的合作伙伴已经达到120个。
虽然相比waymo,在技术与经验方面稍逊一筹。但百度的优势就在于在受到了中国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先发制人的占领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百度更强调的是自动驾驶车辆的量产,而waymo则是更注重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
相比百度,心慌慌的更应该是滴滴。因为就出行服务而言,waymo直接对标滴滴竞争。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也早就表示过,将谷歌作为滴滴的终极对手,他说“与uber的战役不是终点,网约车赛区的冠军,还将横向竞争,包括丰田、大众、谷歌。”
中国的出行市场相比美国来说,具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显然waymo的入华的核心目的是奔着出行领域来的。而目前,中国最大的出行领域巨头是滴滴,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5月,网约车市场渗透率为16.9%,其中滴滴就占比13.82%。
其实,滴滴也在2017年在美国开始了研发,但时间上是远远晚于waymo的。虽然目前,滴滴在国内一家独大,但当waymo真正意义上落地中国之后,情况说不定就有所改变。毕竟当确保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安全后,选择waymo的出行方式,就再也不可能遇上滴滴“顺丰车”司机了。
写在最后
在自动驾驶领域来说,waymo就像是其中一个的“头号玩家”,即便是从一万多公里以外的凤凰城来到上海,也依旧信心满满、干脆利落。不过,来中国虽简单,真正落地却不易,毕竟想在中国克服“水土不服”,还面临着多方挑战。
而对于百度、滴滴等一些已经布局自动驾驶的中国企业而言,waymo的出现的确也会带来不小的压力。当然,“头号玩家”并不等于直接碾压,目前中国的一些正在布局自动驾驶的本土企业,同样也不容小觑。所以,waymo是否真能成为一把达摩克拉之剑,还要看其未来在中国的表现了。
最后,再也不敢打滴滴顺风车的小编,想弱弱的问一句,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搭乘真正的自动驾驶车出门呢?
芯动态 | 兆芯携多款信创计算平台亮相能源企业信息化大会
炬芯科技ATS3031芯片赋能猛玛无线麦克风新品
三星S10/Note 10 Lite两款智能手机通过蓝牙SIG认证
PLC无线通讯终端在二氧化碳注气开采石油中的应用
智能穿戴设备有哪些_智能穿戴产品品牌排行
谷歌无人驾驶公司登陆中国,滴滴你慌不慌
美洲移动收购Nextel巴西公司的计划已获得了批准
聊天机器人小冰启示录:对话是人工智能的基础
英特尔宣布光数据通信实现重大突破 达50Gb/秒
简述伟创力电源模拟非隔离点负载转换器
5G消息将成为5G最快落地的杀手级应用
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iPhone8真机曝光,撞脸三星S8和小米MIX全面屏
威盛电子打造无线家庭安防及视频监控系统
安森美USB-C™ PD 3.0控制器亮相 提供了更高集成度和可靠性
热电偶分几类
会议录播机使用十分方便,它都有哪些网络功能
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的未来趋势怎么样?
广和通子公司获两项专利证书:涉及车载通信技术等
应变片与传感光纤应变测试对比
厦门-重庆物联网产业对接会举办,36家物联网企业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