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系统这个赛道,随着集成化、功率半导体的导入,还是有一些变化的。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系统累计搭载量为231.85万台,这相当于2021年全年总量的71.2%;上半年三合一电驱动系统搭载量累计为137.15万台,三合一和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的搭载比例达到61%。
▲图1.2022年上半年的动力系统情况
根据ne研究院的数据,在功率器件方面,刨除29万多的低压mos管,有201万使用中高压功率模块的车型。在这里,随着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推荐,中国的动力半导体模块的国产率推进的速度很快,目前已经将近过半,其中
●比亚迪39.3万,同比+209.20%,市占率19.50%。
●斯达34.2万,同比+156.60%,市占率16.90%。
●中车时代22.6万,同比+500%,市占率11.20%。
这个数据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图2.国产化剧增的功率半导体模块时代
part 1 各个细分模块的情况
电驱动系统还是分电机、电驱,但是还可以打到功率模块,由于功率模块耗费了ne研究院很多的研究精力,我们首先来看一下。
▲图3.逆变器功能框架的示意图
●功率模块
功率模块是逆变器里面最重要的核心部件,负责将电池包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占电控成本1/3以上,直接关系到电控的性能和成本。除开这部分内容,逆变器电路主要包含驱动部分,不少的系统把一部分vcu的功能整合进去。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逆变器的开发,除开功率模块都是白菜价格,随着中国的市占率也往50%走,整个功率模块的价格也会白菜价。
▲图4.功率半导体的市场份额
●电机
新能源动力=燃油车发动机与变速箱,关系整车驾乘性能及品牌区分度整车企业比较容易切入电机制造领域,目前比亚迪、特斯拉、蔚来汽车、大众汽车、零跑汽车进入这个领域;较小规模的主机厂全产业链自研成本与第三方相比没有优势,因此也有第三方企业在里面白热化竞争。2022年上半年电机的市场份额高度依赖于整车企业的选择。配套企业装机量前三是弗迪动力、特斯拉,这都是车企垂直一体化的典型。而后续跟着方正电机、日本电产和汇川技术。从反应差异度的高功率和高性能电机,车企还是要自己自建,这是确定的一种大的趋势,都指望把这块量起来。
▲图5.电机目前的市场份额
●电控
电机控制器配套企业装机量前三是弗迪动力、特斯拉和汇川技术。光做逆变器的企业也是挣点辛苦钱,随着模块的国产化率的提高,可能车企更愿意投入sic逆变器的开发上。由于逆变器的设计,难度主要围绕点路上,在这里车企切入以后还是占据主要的位置,汇川技术在第三方企业占据了一个很好的位置 但是不占据igbt功率模块的企业长期来看挑战比较大 进入sic时代以后,功率半导体企业和逆变器企业的合作关系变得很微妙,因为车企都切入了。
▲图6.逆变器的市场占有率
配套关系的说法,我就不继续了,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图7.主要的配套关系
part 2发展方向
从技术发展来看,这几页的逻辑比较清晰,供大家参考。
▲图8.主要的技术趋势
▲图9.功率半导体带来的变化最大
红米Note5什么时候上市?红米Note5最新消息:红米Note5或在本月发布,红米Note5配置、价格先知道
中国联通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了5G创新业务的丰硕成果
CO2激光器的供气设备的选择方法和要点
不布局就等着“出局”!罗马仕的成功,离不开这3点
三极管在开关方面的作用
2022年中国电驱动系统市场情况分析
PWM调光驱动ICHI7001无频闪高精度模拟简介
涂鸦智能打造专业家庭智能生活助手,实现人机交互升级
通过声音传感器的监听系统从而维护街头治安
三星推出200MP图像传感器 为旗舰智能手机提供超高分辨率影像体验
关于高功率密度IGBT门极驱动解决方案的分析和应用
技术探究:LED驱动方案该如何选择?
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领域
华为IC设计快速崛起 恐威胁高通芯片份额
5G可以救活九死一生的VR吗
SSD级的速度和容量!aigo国民好物固态U盘U393表现很惊喜
如何建设智能体?华为助力深圳向全场景智慧之城迈进
智能手表后壳的防水测试该怎么做,需要用到什么设备
掌握一些关于晶体振荡器的知识
Microchip在中国推出PIC单片机系列技术培训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