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28日),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正式发布了《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下称“研究报告”)版本,这是在2017版的基础上,全面剖析智能制造市场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重点增加对符合《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的105家代表性供应商的业务能力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针对汽车、电力装备、制药、石油化工、建材、纺织等六大典型代表行业从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解决方案、效果及下一步发展方向等视角给出研究结果,并详细阐述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服务过程中涉及的咨询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交付运维等环节的特点和方案,最终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总结。
本文由工业互联网研习社整理自《研究报告》,供业界参考。延伸阅读2016年版解读(详情:工信部力推40家10亿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西门子等遭受挑战)
关键数据与结论:
一、2017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1,280亿元,同比增长20.8%,比2016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智能制造进入实质落地期。
二、2017年,排名前五位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有:柔性装配系统、加工环节数字化系统、智能输送系统、智能仓储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erp),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18%、13%、10%、9%和8%,这前五位系统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为58%,同比2016年市场份额下降7个百分点,其他类型的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三、2017年,市场增速较快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有: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先进过程控制系统(apc)、调度优化系统等,市场增速同比2016年均达到50%以上。主要受益于用户实施数字化改造的持续推进,以及互联互通的探索实践。
四、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12000家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供应商等参与了各类智能制造项目。
五、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7年期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累计销售额超十亿的供应商达33家,占比31%,这33家企业的服务类型分布图如下,其中智能装备集成服务的供应商占比相对较高:根据《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目标,计划到2020年,培育形成4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六、2015年智能制造实施以来,有效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了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428个,累计投资721.49亿元;关键技术装备和工业软件方面,已突破并应用4700多套关键技术装备,开发1700多套工业软件,申请专利1300多项。
七、通过联盟2018年大量的调研情况看,目前供应商的建立的推广模式形式多样:
既有集团内部分企业开展试点示范,然后将其成功经验在集团内复制推广的大集团整体规划模式;
对各项工艺实现单元模块化操作,之后通过选用不同的工艺单元模块,组成柔性化生产线满足市场要求的工艺单元模块智能化模式;
也有通过解决行业面临的1-2个痛点,进行颠覆性技术革新的传统行业局部突破模式等。
此外,供应商还通过各类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生产效能,再造企业业务流程和产线布局,一批新型技术装备得以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卡脖子”难
八、相关挑战(存在的市场问题)
一、复杂系统工程,非传统自动化简单升级
对于大多数供应商而言,参与智能制造市场的方式,主要是围绕自身主营业务做外延式的拓展,来研发超出传统自动化范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案,而这不仅需要实践和迭代,更需要时间和市场的验证,所以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供应商仍主要提供以局部性传统自动化为主的方案;
总体来讲,目前智能制造市场空间广阔,市场机会刚刚开启,供应商需要继续提升能力,推出更多符合市场实际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而绝非仅仅针对传统自动化方案的优化。
二、精益根基不牢,解决方案急需迭代优化
近几年,由于智能制造成为市场热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领域出现了大量新进入供应商,为了能够搭上智能制造这班快车,在发展的过程中,单方面追求承接的项目数量和规模,通过低价或各种恶性竞争的商业模式,迅速获取了部分市场机会,并且在初期阶段获得了短暂的商业成功,但随着时间推移,项目质量不过关和交付能力跟不上等方面的问题不断积聚,最终导致众多项目以失败告终,项目坏账产生的后遗症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三、整体规划不足,用户需求待进一步对接
与传统自动化市场中企业能明确自己的需求外,反观智能制造,由于属于新领域,企业和供应商均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摸索前行,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提出的多是问题,而对于需求描述并不清晰,对于供应商而言,挖掘客户需求的能力就尤为重要,因此智能制造业务的第一环节从咨询诊断开始,而对于擅长项目实施为主的供应商而言,提升咨询诊断的能力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再加上企业往往提出的问题牵涉到很多综合问题,对于供应商来讲,经常会遇到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往往束手无策,这两个双重因素是导致智能制造市场对接不畅的根本原因。
四、协同创新推进,场景应用尚未落地实践
过去几年,供应商集团间战略合作的案例很多,主要集中在市场推广合作层面为主,少部分提出了生态解决方案概念,这些方案主要以提出技术架构为主,并且很多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验证和实践,用户称之为看上去很美,但很难落地。随着智能制造市场发展深化,真正围绕用户的需求场景进行落地应用方案的开发逐渐成为核心问题,供应商深知协同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鸿利智汇全力打造云南经开核心城区靓丽夜景
单链表学习的总结(一)
27英寸iMac出货量持续下滑 苹果公司如何应对
什么是NSOM(近场光学显微术)
勒夫迈|智能家居一般需要哪些传感器?
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大“势”
分析 丨2个新规实施,Wi-Fi 7增添变数
软通动力发布通小秘SaaS产品,实现组织高效沟通新体验
英特尔将投资200亿美元新建两座晶圆厂
锂电池的充电电路和保护电路设计方案
浅谈一下电瓶修复的心痛和实像
Uber将推出飞行的士业务 布局空中交通
鲍毅康:高质量的移动连接将主导5G时代
redis.conf 7.0配置和原理全解
如何使用ESP32板的蓝牙功能获取小米温湿度监测器的数据
针对新线程撕裂者3000系列,微星推出Creator TRX40主板
中科大利用线性可变滤波片成功研制2.5~5μ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
小吉化妆品冰箱,打造不一样的圣诞浪漫
戴姆勒为奔驰EQC备战 扩充电池产能
采用模糊逻辑设计基于DSP发动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