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基频芯片领导地位遭英特尔、三星挑战

根据国外媒体thestreet报导,在几乎垄断 4g lte 与 3g ev-do 基频芯片市场的大厂高通(qualcomm),过去所采用的 ip 授权手段,以限制其他竞争对手介入市场的手法,目前已开始遭到包括苹果(apple)等厂商的反弹后,这也使得竞争对手包括英特尔与三星,陆续推出新的芯片。这对近来面临诉讼困境的高通而言,又可能要造成更大的冲击。
报导指出,英特尔日前宣布推出名为 xmm 7560 的 2g / 3g / 4g 基频芯片,可支持最大 1gbps 下载与 225 mbps上传速度。xmm 7560 采用英特尔 14 纳米制程,比起前一代采 28 纳米制程的 xmm 7480,以及部分 iphone 7 / 7 plus 所使用的 xmm 7360 更加先进。除了最大下载速度外,在xmm 7560 的多重载波聚合性能上也有大幅的提升。
xmm 7560 是第一个可支持 3g ev-do 网络的英特尔基频芯片。目前,包括 verizon、sprint、中国电信等多家电信厂商都仍在使用 3g ev-do 网络。由此看来,xmm7560 很有机会协助英特尔,从高通手中抢下更多苹果 iphone 智能手机市场。
市场分析机构 susquehanna 预测,如果苹果降低对高通芯片的依赖,进而全面采用英特尔芯片,那么高通将可能损失 10 到 14 亿美元的年营收。而基频芯片平均价格较低的英特尔,则有机会取得 800 万至 1 1亿美元的年营收成长。
另外,三星即将推出的 exynos 8895 行动芯片,内建 8 核心,并支持 1gbps 的最大下载速度。由于 exynos 889 5与高通旗舰行动芯片 snapdragon 835 一样,都采用三星的 10 纳米制程,使得 exynos 8895 的多重载波聚合效能,也比前一代 exynos 8890 有所提升。
根据市场消息,包括 snapdragon 835 与 exynos 8895 都预计将使用于三星 galaxy s8 旗舰型智能手机上。因此,高通在 snapdragon 835 的代工上之所以选择三星,而非以往由台积电来代为生产,就可能是因为与三星协商后,希望能搭上三星的 galaxy s8 旗舰型智能手机的结果。然而,三星在 exynos 8895 的 4g 资料技术进步,也对高通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这使得三星最终可能会减少高通芯片的使用,或以此做为议价的筹码。
至于,高通本身所最新发布的 snapdragon x20 基频芯片,则是拥有 1.2gbps 最大下载速度,以及 5x 多重载波聚合的效能。只是,snapdragon x20 最快要等到 2018 年上半年才会开始出货。因此,将没有机会使用在 2017 年推出的苹果或三星旗舰手机上。
事实上,高通基频芯片部门在 2016年 第四季的出货量,已较前 1 年少了 10%,并可能在 2017 年第一季再下跌 2% 至 13% 的比率。加上苹果与英特尔的结盟、智能手机市场成长减缓,以及联发科、展讯等亚洲芯片厂商的竞争,都对高通数据芯片部门造成不小压力。
因此,除了功耗、尺寸上较 snapdragon 820 进步外,新款 snapdragon 835 也瞄准了无人机、vr / ar 头盔、笔记型电脑等应用,因此,snapdragon 835 被看好能带动高通整体在 2017 年的发展。此外,高通还投入 470 亿美元买下恩智浦半导体(nxp),介入车用电子市场的领域,此举或许能减少高通对行动芯片业务的依赖。而英特尔打算缩减行动部门的研发预算,也给了高通稍有喘息的空间。如此,未来高通能否接其他领域的发展,继续保持于基频芯片市场的地位,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第六届AOHUPO大会质谱仪器厂商扫描:安捷伦、岛津、布鲁克齐聚
奇梦达为什么破产_揭秘奇梦达破产内幕
沪电股份:5G时代的弄潮儿
ATP荧光细菌检测仪的简单介绍
AMD第三代撕裂者仍将是TR4封装接口
高通基频芯片领导地位遭英特尔、三星挑战
一些价格低于1000卢比的最佳车载充电器
谷歌DeepMind科学家在巴黎集资2亿欧元
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近期开业 碳酸锂需求量预估达3.5万吨
基于Xilinx(赛灵思) CPLD的看门狗电路设计
努比亚Z17发布会直播进行时:今晚7点准时开始,抽奖可赢得新品努比亚Z17,发布会直播地址快来看!
健身用什么耳机比较好,健身耳机无线类推荐
RS232与RS485在功能上的区别
什么是Grove系统 ?Grove引脚不同功能介绍
莫之比智能荣获长沙市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第二批)火炬企业奖励及授牌
南孚展示一款被誉为镍氢电池终结者的TENAVOLTS充电锂电池
零感散热到底有多厉害
关于LCD单色液晶屏的基本分类介绍
一汽东风叫上阿里腾讯投了90多亿做网约车
PCB布线产生的寄生电感对DC-DC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