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的匹配问题
驱动输出阻抗低,在高/低电平都低,还是有高有低?
如果驱动端输出阻抗是恒低,接收端阻抗是恒高的(稳态条件),用在驱动端串电阻和在接收端并电阻(阻值接近传输线特性阻抗)的方式进行匹配,则传输线实现了全匹配.这时传输线在驱动端面对的是输出阻抗为传输线特性阻抗的等效源阻抗,末端面对的是与传输线特性阻抗相同的负载(包括器件输入阻抗),从传输线任一点向任一方向看去输入阻抗都是一样的,所以线上不存在反射波,也没有多次反射发生.
这个传输线匹配不同于模拟的以源的最大功率传输为目标的匹配,它是以牺牲功率来换取无反射的.这是数字电路匹配与模拟电路匹配不同处之一.从传输幅度上来看,到达接收端的幅度下降了一半.这种匹配是最佳的吗?我不知道,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另一个作法,将上述全匹配条件中的接收端并联电阻去掉,传输线负载呈开路状态,但是向源端看去的输入阻抗处处是传输线阻抗,向接收端(负载端)看去的输入阻抗是变的,传输线各点两端是不匹配的.传输线是单向匹配.接收端信号的幅度加倍,向源端产生一次反射,反射信号被串接电阻吸收.该电阻将源与传输线隔离.这种单向匹配的性质与频率,线长无关,既任何频率分量都被单向匹配,虽然驻波分布会有变化.如果源输出端与串联电阻的距离足够近(没传输线效应),由源出发的波(各个频率分量)都会完整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幅度加倍.从原理上讲,这种单向匹配是没有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圆圈提到的’就阻抗匹配效果而言,接收端匹配稍明显一点’(我理解是在源端匹配情况下接收端不匹配关系不大)是不是验证了这个原理?
上述原理成立的条件是源端输出阻抗是稳定的,否则会有多次反射发生,使某些频率分量的幅度发生改变,造成波形失真,出现信号完整性问题.
磁性开关的原理和应用
汽车CAN总线渗透测试
科创板中国通号副总裁、总工程师张志辉介绍、履历信息
季丰电子获得ISO/IEC 17025 资质认定
关于视频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和量化
阻抗的匹配问题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提高绝缘金属基板PCB的散热性能
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的区别
NVIDIA旗下GAN迎来新里程碑
PCB萃取设备原理你了解吗
谈谈Redis Enterprise实时搜索的过人之处
变频器的运行和相关参数的设置
浅谈直流电机的结构和优缺点
PCA和KPCA分不清楚怎么办
如何实现更远距离的量子通信?
MSP430 FR2xx系列MCU BSL与MSP432 P系列MCU BSL对比汇总
备受关注的边缘计算市场未来将如何“引爆”?
泰克公司推出面向嵌入式设计工程师的先进802.11 WLAN测试解决方案
华为Mate 50系列维修价公布
土壤采样设备的用途、特点及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