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30Pro解析 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仍旧非常大

2019年上半年国产品牌出品的“机皇”,非华为huawei p30系列莫属,如果说有且唯一,估计还稍微牵强些,但如果说这是目前市面上,你能够体验到的集成黑科技最多的机型,那用“有且唯一”来形容是合适的(因为从发布起就能在线下体验到)。华为于3月26日在法国巴黎的p系列发布会介绍的技术非常全面,因此那次发布会时长也突破了2小时,这在科技圈内是非常少见的,由此可以看出华为对这次新品的重视程度。
这篇文章,笔者就为各位看官,结合个人感兴趣的关注点,详细介绍华为huawei p30系列上运用的各项黑科技。
外观镀膜的在提升 天空之境的秘密
华为手机这几年这样能有这样非常独特的外观 多数需要归功于mathieu lehanneur(图片来自网络)
从华为p20系列开始,似乎华为的整个移动设计部门就像打鸡血一样,在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提升后壳显示效果外,把颜色也作为了一项重要表现点,或者说是卖点。例如在华为p20系列上,我们就看到了属于华为首创的极光色,这种强烈的渐变效果,让友商在后续发布的机型中,不断推陈出新,但是效果却远不如第一眼见到华为p20的极光色来的震撼。
华为huawei p30 pro
华为huawei p30 pro
华为huawei p30 pro
华为huawei p30 pro
华为huawei p30 pro
华为huawei p30 pro
这不得不提到华为在p系列上运用的全新配色理念,华为工程师在研究大自然色彩时候,发现众多鲜明,变化闪烁的色彩,是通过光的折射、反射、干涉形成,这种色彩显示方式在专业领域有特殊叫法:结构色。其诱发因素是光的波长引发的光泽,由于光波在水滴表面,以及动物体壁上极薄的蜡层、刻点、沟缝、鳞片等细微结构中发生折射、漫反射、衍射或干涉,最终形成的颜色。
天空之境(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结合色彩光谱和光波特性以及光的传播原理,并通过光波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合角度、透光率、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与材质、厚度等密切关系,在手机壳后实现纳米级别的控制。这些专业人员也根据光谱和光波自身物理特性,在玻璃上进行多层光学镀层来实现渐变结构色。而为了体现出更好的色彩过渡和渐变效果,华为采用了“纳米级真空磁控溅射光学镀膜”技术。
华为p20 pro背壳渐变工艺设计(图片来自网络)
而这次,华为huawei p30系列在上一代极光色大获成功的情况下,新增加了新id配色:天空之境。和上一代取自极光的理念不同,这次华为huawei p30系列的新增色取自大自然中的盐湖,在光线照射下形成的多变色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华为huawei p30 pro 正面
华为huawei p30 pro
天空之境这款配色,大胆且鲜亮。除了颜色非常独特外,在材质上也有新突破,例如其九层纳米真空光学镀膜工艺,也非常薄,仅有a4纸厚度的1/100,加之inkjet微米级喷墨打印工艺,可以让炫光膜片,可以让其折射出非常绚丽的光纹,展现动态美。
rggb变到ryyb 创新?进步?画质提升?
华为在cmos上的一大创新,是对传统rggb滤光阵列排布的改进,其把绿色滤波直接换成了黄色滤波,这样可以大幅度增加进光量。其原理是同时可以通过红+绿光,此外,在非常好条件下,确实可以带来40%的进光量提升。
rggb变到ryyb (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都知道,之所以相机可以记录下色彩,是因为内部的cmos上有色彩滤波阵列,而bayer cfa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排列设计,也称为拜耳色彩滤波阵列,而其作用原理个人感觉和音频系统相似,cmos把光转化为电信号并以数字格式记录,显示器把解码的数字格式从电信号重新转化为光,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不同色彩。
人眼感光能力(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这样的设计,和人眼对于光线敏感度是离不开的,人眼对于各个色彩的敏感度不一样,这样我们人眼看到的色彩,就会出现不同的适应性,比如,人眼对红色敏感度要远高于其他颜色,这就让我们看到一副画面时,首先会注意到红色,其次才会观察到其他颜色。
最终的效果,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这种ryyb滤光阵列排布设计的镜头cmos,拍摄出暗部细节更好的照片。
潜望式镜头
dxo对于不同焦段下 镜头使用情况解读(图片来自网络)
华为huawei p30 pro这次一大卖点,就是在后置镜头配置上,采用了潜望式设计。这种配置的一大特点,其一是可以节省手机内部空间,其二是可以带来更远的光学变焦倍数,让远处物体也清晰可见。
大家注意,这里说的潜望式其实可以拆开理解,“潜”意思是把镜头模组放在机身内部,由传统的垂直放置,转变为平行放置,这样就达到了节省空间的目的,进一步轻量化机身。“望”意思是,可以像望远镜一样,实现机身内部变焦(例如双孔望眼镜,在变焦时从外观上,基本看不出变化)
当然,其组成部分还有光学传感器、滤光片、转圈马达、镜头组、棱镜等。这样光线经过比较复杂的一系列折射成像,就可以在保证变焦同时,还兼顾成像质量,加上前边提到的ryyb光阵列排布设计,就能让远处物体,画面亮度得到保障,同时保障画质。
tof镜头
目前并不能体现出一定使用价值,但是有总比没有强。笔者简单来讲讲,相比手机拍照上的二维成像,tof在其基础上增加了z轴深度信息,之后则通过内部控制投射器,发出一种人眼并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波,遇物体后反射后,其会接收模组计算发出的无线光波和接收光波的时差和相位差,从而获得被拍摄物体的距离。
tof镜头原理(图片来自网络)
和3d结构光不同,tof镜头发射出来的是面光源,相比3d结构光来讲,在收集率和测距速度上,要比结构光强太多。
简单来讲,tof主要是深度计算,同时在技术不断提升的今天,cmos取代了ccd(ccd的高功耗和发热很难解决),同时,复杂的逻辑结构,可以实现将高速率多帧图像合成单张图像用以计算最终的深度,降低图像噪声以提高精度。
双ois光学防抖
这项技术其实早已存在,但是并没有大量应用在主流手机市场,其原因非常简单,其一是成本问题,手机相机模组内部的ois马达单价非常昂贵,其二是更精密的制造工艺,例如对双摄像头位置稳定、sensor芯片贴装精度更高、光轴平行度高、在aa制程基础上进行光学矫正等。
街道
不过最难的部分,还是需要保证,两个图像传感器符合平面度误差小于一定范围,两个镜头的光轴趋于平行,其三是抗干扰性,传统方式的镜头抗干扰性非常弱,并且两个模组之间的堆叠必须保持一定距离,才可以达到防尘效果。
光线条件一般情况
光学防抖技术带来的一大好处,就是通过镜头模组的算法,以及内部特殊结构,来避免或者减少捕捉光信号过程中出现的抖动现象,从而提升整体画质。而在动态范围上,也会有很好表现。
建筑物
建筑物细节
比如dxo就表示,“p30 pro图像也具有良好的动态范围,但不如华为之前推出的高端机型mate 20 pro那样宽广:p30 pro图像的对比度略强,而阴影中的细节则更少,而且我们还在难处理的高对比度场景中观察到帧的高光位中出现一些剪贴纹理,总之,p30 pro的动态范围大体很好,但不是我们见过最出色的。”
超广角镜头拍摄
但是,笔者目前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在主摄镜头和超级变焦镜头上,要单独增加ois光学防抖,而不是只在主摄上,另外对最终成像稳定性上,和单独一个ois光学防抖,又有多大提升?这点只能等待笔者拿到手机后,再深入挖掘啦。
iso 409600
相信这点绝对能让各位感受到一种“会当凌绝顶”之感,这种高感数值,基本上已经够上手机相机参数天花板了。但是个人推测,高感之所以能够达到409600,其实和夜景的长曝光,多帧合成是离不开的。这样可以在合成后,提升整个夜景画面亮度,但能否通过多帧合成降低涂抹感,还有待考证。
对于这一项,笔者不做过多细致解读,详细对比,会放在后续手机评测中。
小结:
归根到底,华为huawei p30 pro给大家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仍旧非常大,其在外观上不仅有非常大变化,尤其在颜色搭配上,更显活力。而镜头内部各种黑科技的“试水”采用,也从另外一方面,表现了华为对于新硬核技术的信心。
从目前手机市场来看,似乎在进入一场群雄争霸大赛,就像即将上演的《权力的游戏》一样,哪个厂商能够坚持到做后,凭借优秀的外观设计、强大的处理性能、全面而且优异的拍照画质征服消费者,哪个厂商也就坐稳了铁椅王座。

高压包怎么测量好坏_高压包好坏的测量方法
发起硬盘效能新革命 希捷强推Multi Actuator技术
中科院物理所携西门子共建电池创新中心
防爆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及特点
宁德时代将投资37亿美元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产能提高
华为P30Pro解析 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仍旧非常大
苹果重磅发布限量版Apple Watch Black Unity系列
CAD打开图纸后为什么文字显示为问号?怎么解决?
双向电平转换电路——AiP2206
DeepMind开始与谷歌深度融合,谷歌正在重新审视DeepMind如何证明其价值
疯狂工程师办公室文化:发明创意在垃圾堆中炼成
新型智显通AI数字人终端正成为用户身边的智能互动助理
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全面更新 并在AM4主板BIOS中集成新版微代码
触摸屏技术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Bluetooth5如何最大限度提高Bluetooth低能耗连接范围
基于AD9854的非线性调频脉压雷达信号的产生技术
DRAM发展与市场相悖,近三年一直亏损
新华三与中国电信安徽公司联合发布天翼安全大脑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我们该如何去做好一个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