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简称“openharmony”)开发者故事,我们特别采访了 2 月代码最佳贡献者、一位接触 openharmony 1 年左右,2022 年初便完成高难度开发项目的开发者——润和软件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赵海鹏。
赵海鹏是润和 openharmony 南向业务媒体领域负责人,主要承担 audio 开发工作。在 rk3568 平台 audio driver model 适配开发过程中,在突遇西安疫情的情况下,硬件和沟通问题都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急迫性的项目需求,赵海鹏和他的伙伴迎难而上,通过各种渠道去协调设备,把做好的固件寄送出去,协调软件所的伙伴们做远程测试,包括焊接等等,几乎每天在线工作及沟通 12 个小时以上,最终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我们与赵海鹏一起聊了他加入 openharmony 生态的初心、对 openharmony 架构适配的理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攻克的过程、以及开源过程的心得与教训等话题。现将专访内容整理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q1
请简要介绍下自己,以及所在开发团队
大家好,我是润和软件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赵海鹏。我从 2020 年 10 月份开始正式接触 openharmony 开源项目,开始了解框架和结构。目前在润和软件主要负责 openharmony 南向业务媒体领域。
q2
作为开发领域知名的技术大牛,您最初为什么会选择加入openharmony生态、参与开源共建呢?您认为,openharmony项目最吸引人的点在哪里?
第一个层面,从大的环境来说,openharmony 是创新的操作系统,这是吸引我的首要因素。
第二个层面,从个人成长来说,我希望在 openharmony 发展的初期加入进来,这样会让我对整个系统框架的演变更为清楚,个人的成长机会点相对比较多。
q3
您方便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产品吗,或者这段经历吗?这么短时间达成了这样好的效果,请问您的“秘诀”都有哪些呢?
秘诀谈不上,主要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多给自己提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与研究;同时,针对过程遇到问题不断总结与积累,形成知识库。
我接着说一下主要贡献的特性。我们目标是把社区上非海思芯片第三方平台 rk3568 的 audio 驱动适配起来。因为 openharmony audio 驱动框架是 adm,原生的驱动是 alsa,差异相对来说比较大。为了加快进度协调软件所的一个伙伴和我一起联合开发,正好赶上西安的疫情,我就一直在家里专注的搞研发,需要交流就通过线上沟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调试 audio 驱动,需要一些硬件设备(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的支撑,而处在疫情环境下,有的设备是缺少的,西安的快递也很难进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去协调设备,然后把做好的固件发出去,让中科院软件所的伙伴做远程测试,包括焊接等等。
另外,我们任务的时间节点比较紧张,只有不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audio 驱动代码裁剪过后还有三万行,也就是我们要把三万代码读懂再适配到 openharmony 上,给我们的工作也增加了难度,但是我们都一一克服,坚挺过来,最终完成了任务。
q4
能开发出这么一个优秀的产品,将核心代码合入主干,您和您的团队一定付出了很多。可以请您给我们分享一下,开发这个产品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您们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投入了多少人力和资源吗?
在前期,内核代码中 audio 相关的有 10w+ 的代码,需要做裁剪成最小集合,另外,需要梳理主线上 adm 的代码框架,参考:https://gitee.com/openharmony/docs/blob/master/zh-cn/device-dev/driver/driver-peripherals-audio-des.md。
中间阶段,进入真正的开发过程中,我先把框架做好,然后按照模块分工合作开发。当时因为是线上办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 12 小时以上,双方通过线上会议交流,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后期主要是调试阶段,当时信号有一些问题,中科院软件所的硬件工程师帮我们焊接,然后采样并把信号图像回传到我们这边,再做分析,然后再做下一个方案的调整,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求助 adm 框架负责人。为了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这些都在线上会议进行沟通。
另外,调试过程中发现框架存在一些不友好不完善的地方,在适配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了 linux 相对简单适配的方案并形成文档,在社区上发布。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不兼容 liteos,没有完全实现 adm 的优化能力。
q5
在整个开发进程中,您和您的团队遇到过哪些技术上或其他方面的难题呢?这些难题又是如何被逐一解决的?在这些难题被解决的过程中,您总结了哪些宝贵的经验or教训呢?
技术问题:rk3568 平台的 codec 组件使用的 rk809,此芯片不是单一的 codec 功能还包含电源管理的模块,使用同一路 i2c 控制通道,拆分难度大,可能还要设计电源管理模块。
解决方案:借助 linux 原生驱动,adm 的驱动接口初始化节点调用对应的 probe 函数,按照此思路触类旁通,其余模块也按照的这样的操作,减少驱动代码开发对寄存器的依赖,提升开发效率。具体的方案在 rk3568 驱动适配文档中有说明,请关注。
q6
加入openharmony生态以来,您最大的惊喜是什么?或者有哪些具体的收获?
收获的第一个层面,是我以前的工作经历相对来说是单个模块或者单个特性,而现在有机会面对整个系统。同时,openharmony 正经历从 0 到 1 的过程,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整个系统,获得比较全面的认知,对能力的提升空间比较大。
第二层面针对系统的设计,以前我只需要考虑需求内部实现逻辑、流程、接口等。现在做需求设计的时候,先考虑外部依赖,定义接口,然后再去设计具体的需求的框架,软件分层等等。
q7
openharmony目前仍处在开发探索阶段,很多共建单位和生态伙伴还不清楚开源项目的玩法,或不知该如何着手进行开发。可以请您给大家分享一条,您认为最重要或最值得分享的心得吗?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结合自己过往的工作背景或者环境,如果没有太多经验,可以从 mini system 入手,如果有一些安卓或者 linux 的经验,可以从 standard system 入手。总之,一定要从自己熟悉的模块入手,这样才能触类旁通,通过边学边拆的方式,熟悉度才会越来越高。
入手之后,需要集中在单点上深入研究,把一个点深度了解后,其他点学习的就会比较快。同时也要看看整体的架构,如果对架构都不了解的话,是不足以支撑后续开发和项目工作,至少需要有概念性的认知。
q8
开放性问题,可以畅所欲言,请问您还有话想告诉大家?
从驱动系统上来讲,目前 openharmony 的驱动是基于 hdf 开发的,既可以在 linux 上运行,也可以在 liteos 上运行,便于移植。但目前成熟度不够,适配难度较高。对开发者来说不太友好,希望各共建单位和开源开发者一起去完善,让平台驱动适配更容易。
小米6手机最新消息!小米6评测:小米6和小米5S仅相差500元你选谁?小米6和小米5s有什么区别?
显示器研发生产企业彩虹股份发布2022第一季度报告
中国移动重磅发布“5G网络领航计划”
射频(RF)PCB设计有哪些难点?
广东汕头超声电子公司覆铜板厂五期技改项目正式投将产迎来新的征程
如何进行OpenHarmony音频特性架构设计和开发工作
开关电源基础:工作原理和电路图
赛灵思北京第一位员工张宁:为亲身参与FPGA加速中国“智”造而自豪
芯闻看点:传AMD要涨价最高涨25% 苹果欲以70亿美元竞购曼联
绝缘破坏的定义 部分放电试验的定义
CAN/RS485隔离收发模块在直流充电桩上的应用
如何制作Arduino仪器
国产医疗连接器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口替代空间大
oppor15和oppor11有什么区别
关于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的实验方法的介绍
纯电动环卫车设计实例
荣耀V9牵手孙杨,2月21日见
专精特新 改变未来 | 国产MCU小巨人爱普特亮相深圳市小巨人企业融通创新路演暨创新产品展示对接会
你对光耦了解多少?知识分享篇!
小米5c拆机初体验!小米松果澎湃s1现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