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研究所于2013年3月7日宣布,开发出了在无线线路及国际线路等各种通信环境下使用文件传输及虚拟桌面等应用时,可自动选择最适于该环境的通信协议、提高通信速度的技术。
作为现有应用作为标准使用的tcp在质量差的通信环境下会发生数据损失(丢数据包),重新发送数据会导致延迟。在改善tcp通信性能的高速通信协议技术中,有高速重新发送方式及纠错方式。但是,高速重新发送方式尽管对提高大容量文件传输的速度有效,但不能完全避免重新发送处理,因此,对于虚拟桌面这样的人机交互通信会发生操作延迟。而纠错方式则存在增加冗余度及纠错处理运算会使cpu负荷增大的问题。
如上所述,由于通信协议的特性各不相同,因此一种通信协议不可能对所有通信环境和应用都提供最佳通信性能。而且,近年来网络环境还在向复杂化发展,lan、无线线路、互联网及专用线路等混杂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时掌握所处通信环境,并判断哪一种协议最为理想是很难做到的,而且用户也很难区分使用这些环境。
此次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tcp、富士通开发的高速重新发送方式、纠错方式这3种通信协议的适用范围
富士通研究所开发的方法是,事先按照通信环境及应用的种类等各项使用条件将各通信协议的特性模型化,在实际利用时根据利用条件快速推断各通信协议的通信性能,从多种通信协议中自动选择出通信性能最高的协议。主要由以下两项技术构成。
(1)根据利用条件对通信协议的特性建立模型的技术
为了从复杂的条件中推断效率高的协议的通信性能,需要构筑通信特性模型,该模型定义了网络特性(往返传输延迟、数据丢失率、可利用带宽)及应用特性(数据大小、数据间隔)与通信性能(传输时间及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
用通信特性模型定义的各协议的通信性能是利用虚拟网络特性和虚拟应用特性,在模拟和仿真环境下测定的。另外,由于很难在所有条件下进行性能测定,因此采用根据已测定的性能来预测其他条件的特性的方法。
(2)推断和选择最佳协议的技术
建立起通信特性模型后,就能推断通信性能,从而选择能够发挥最佳通信性能的协议。根据经由网络收发的数据包信息来计测网络特性,并根据应用的发送数据来计测应用的特性。接下来就是将收集到的网络特性和应用特性与事先准备的通信特性模型对照、迅速推断各协议的通信性能。然后从推断出的各协议的通信性能中选择性能最好的协议用于通信。
通过使用此次开发的技术,有望在多种使用场合提高通信性能。比如,对于移动终端,可在随着移动而发生的通信环境变化中选择最佳协议;数据中心则可根据所用应用的种类来自动选择最佳协议;而isp(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的站点间连接则可根据站点间的距离自动选择最佳协议。富士通研究所计划在2013年度内使该技术作为通信中间件实现实用化。
烽火FitData大数据发展之路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是将更多的处理能力转向网络边缘
芯片领域两大主角 FPGA和GPU
采用启扬智能IMX6UL开发板的泵站远程监控系统
基于DSP的语音识别计算器电路设计
富士通开发出可自动选择最佳通信协议技术
关于贝叶斯概念进行形式化的建模和推理
COM Express Type 7引脚排列为设计提供灵活性
OPPO无线降噪耳机印度发布售价约799元,网友心痒了!
oc门和od门的区别都有什么
镶嵌红宝石的单电相机 哈苏HV套机38000元怎么样?
Snapdragon 8 Gen 4将成为高通首款3nm手机芯片
基于物联网的预测性维护如何帮助优化生产流程
冰箱封条上长霉菌之后不用愁 只需这个小妙招就能解决
华为熊伟:LTE网络承担起5G时代基础网重任
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及控制方法
MIPS 连接和嵌入式外设解决方案
如何提升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一些方法的介绍
苹果手表的表现亦未达预期,可穿戴智能设备“爆点”尚且遥远
手持激光焊接机VS传统激光:差异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