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1技术在物联网市场中将会如何发展

最近,物联网通信圈突然出现了一个“靓仔”,那就是——cat.1模组产品。
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芯讯通、移柯通信、有人物联网、信位通讯、锐骐科技等模组厂商仿佛约好了一般,都在最近几天推出了cat.1模组新品。再加上此前已经公布的中移物联网、有方科技、域格信息、高新兴物联等。国内几乎所有的模组大厂都有了自己的cat1产品。
为何cat1突然就成了靓仔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成功,要明白cat.1为啥会突然爆红,第一步是先了解它。
这里,先要弄清楚什么是cat。cat就是ue-category,ue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category是分类,而cat-x的值被用来衡量用户终端设备的无线性能,通俗讲,就是用来划分终端速率(等级)的。
各种“ue-category”和支持速率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到,cat.1对应的通信能力为最大上行速度5.2 mbps,最大下行速度10.3mbps,这个通信能力在所有的lte标准中属于中低的档次。
在中低速率的蜂窝网络标准中,还有两种标准经常会出现。
第一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nb-iot,nb-iot的带宽只有180 khz ,下行链路峰值速率:250 kbps,上行链路峰值速率:250 kbps(多音)和20 kbps(单音)。
另外一种就是cat-m1, 即emtc,最大工作带宽仅有1.4mhz,所支持的最大速率为1mbps,并支持移动性、volte等特性,可承接中低速率2g/3g物联网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对cat-1形成替代。
目前,在市场上,主流的4g模组采用是cat.4,但实时上,其中很多应用场景采用cat.4有点大材小用,并且还很贵。所以当cat.1商用后,也会取代其中很多的场景。
cat.4/cat.1适用性对照表:
虽然cat.1只是低配的lte技术,但它有独特的适用场景。它相比于nb-iot与emtc以及cat.4等几个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cat.1与nb-iot相比,通信能力优势更为明显,nb-iot适用于只传很小的数据,并且静止状态的场景,典型的场景就是三表(水表、电表、燃气表)。而cat.1不仅可以传输更大的数据,还有很好的移动性与语音功能。
2 、cat.1与emtc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网络成本低。cat.1可以无缝接入现有lte网络当中,无需针对基站进行软硬件的升级。并且信号有保障,有4g信号的地方就有cat.1。
3 、相较于cat.4,cat.1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cat.1在芯片成本上,经过系统优化后,集成度更高,模组的硬件架构更简单,外围硬件成本更低。
当然,cat.1能火还有一个逻辑前提,就是在未来数百亿的物联网连接中,对于网络的能力需求是不一样的,按业内的说法,10%的节点是需要大带宽高速的通信技术,比如说高速率4g、5g等;30%的节点需要的是中等速度传输技术,主要的技术就是cat.1与emtc;而60%的节点则是需要低速率的连接技术,比如nb-iot、lora等。
所以cat1针对的将是30%的物联网连接量,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诱惑的大蛋糕。
cat.1这么好,为何现在才被大家重视
cat.1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被大家所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就是2g退网的时代背景,目前,市场上基于2g网络的联网设备数以亿计,在2g网络退网后,市场上需要有新的方案来填补。在这块市场,nb-iot能替代部分,另外一部分将由cat.1替代。
其次,cat.1网络非常适用于目前的中国国情。因为三大运营商刚刚对nb-iot网络进行了投入,而且目前主要的投资方向集中在5g,实在是没有更多的资源组建其他的网络。因此cat.1就成了理想的选择。
最后,就是市场上cat.1芯片开始涌现,这让cat.1产品的性价比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虽然高通在2016年就推出过cat.1方案,但该方案做出的模组与国产cat.4方案模组的价格相差无几,用户自然选择价优且带宽更高的cat.4,而忽视cat.1。
而在最近几个月,随着紫光展锐、asr等国产芯片厂商发布了cat.1芯片之后,基于它做出的模组价格将极具竞争力。
当然,大家对于最关注的话题还是cat.1的成本。从目前行业对于cat.1的期待的火热程度来看,相信cat.1的模组成本会跟nb-iot一样会迅速的降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水平。
nb-iot、cat.1、cat.4模组价格:
目前国内cat.1模组厂商汇总
最近这几天,各大模组厂商都约群架一般,纷纷推出了cat.1模组新品。我们对其进行了梳理汇总。
cat.1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火起来了,各大模组厂商纷纷跟进也是可以预料到的,但都集中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一起发布新品,是一个很罕见的现象。
这背后也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模组行业的竞争程度已经非常的激烈,且透明。因为模组厂商非常依赖芯片厂商的支持,各个模组厂商为了竞争新品已经到了“争分夺秒”的程度。
在这样的竞争之下,cat.1的发展轨迹很可能走nb-iot的老路子,就是量未起,价已跌。毕竟目前应用市场只有这么大,并且还需要时间去积累。
但模组厂商也不是无利可图,一方面,即便是价格降低,根据以往的经验,依然能维持有20-30%的毛利水平,这个区间依然是能够被行业所接受的。
另一方面,就是要占坑,过去20年,甚至未来20年,蜂窝模组的主流技术产品两只手都能数过来,在未来的物联网市场中,肯定是需要多种技术支撑的,因此,放弃任何一种蜂窝模组产品都是一种损失。
当然,最开心的就莫过于cat.1技术了,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当一回靓仔了。


4G尚未圆满 5G革命枪声已打响
物联网领域的“身份证”,令信息互通成为可能
小米车载充电器拆解图解 49元到底值不值
平头哥全新RISC-V高能效处理器玄铁C908实现能效突破
如何建立一个动态的IP黑名单
Cat.1技术在物联网市场中将会如何发展
智能照明行业“伪智能”盛行,智能照明企业如何破局?
锐捷网络斩获“2018年度互联网最佳合作伙伴奖” 展现傲人实力
现代汽车集团启动VR虚拟研发程序,开启汽车研发新时代
PCB加工生产的五大要求
华为公司正在准备俄罗斯的5G网络建设
垃圾桶可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智能化
根据低压电力线的智能载波模块的设计
vivo新机曝光 配备骁龙855处理器及12GB内存
工业机器人迎来高速发展期,平均销量年涨幅大约40%
BOE京东方智慧教室挂牌仪式在雅安举行 以科技之光照亮成长路
久未露面的柳传志发了一封题为“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的公开信
热固性IC封装材料的吸湿研究
进气压力传感器怎么测量好坏
盛思达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