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的发布,标志着在6g全球统一标准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业界启动6g具体技术标准工作、推动6g创新提供基本遵循。
6g迎来关键节点,仍存三大挑战
《建议书》明确了6g的六大场景,主要为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极高可靠低时延、人工智能与通信的融合、感知与通信的融合、泛在连接。这与5g三大典型场景相比有明显的增强和扩展,对行业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从机遇来讲,感知与通信融合场景的确立,明确了“一网两用”,拓展了通信行业的边界,开创了“新蓝海”,可以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监测、智慧电网、智慧交通、环境感知等场景。人工智能与通信融合场景的确立,使得人工智能不仅作为优化网络性能的工具服务于网络,还助力6g网络提供性能极致的连接服务;同时作为网络服务范式转型的引擎,助力6g网络为社会上的人、物、应用提供随时随地的计算服务和智能服务。泛在连接场景的确立,可以实现人烟稀少地区的网络全面覆盖,以满足未来更高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消除“信息鸿沟”。
从挑战来看,实现新场景应用还需要行业“产学研用”协同及跨行业协作。目前来看,面临的新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协同任务更加艰巨。实现6g愿景,既需要通信行业与垂直行业协同,充分掌握行业需求;还需要地面网络与非地面网络的协同,实现网络无缝覆盖。
二是技术实现更加复杂。6g技术的实现,既需要移动通信技术本身的演进,还需要考虑协同创新,解决通信与ai融合、通信与计算融合等技术难题。
三是社会影响需要考虑。过去技术的发展重点在技术进步上,随着通信技术与ai的融合发展、泛在连接的推进,ai引起的社会影响、消除“数字鸿沟”的方案等因素都要纳入考虑范围。
面对这些挑战,通信行业要与包括垂直行业在内的社会各界携起手来,组织通信发展“大和唱”,做实协同创新,做强融合创新,做细应用场景,真正实现“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6g改变世界”的宏伟目标。
“产学研用”集中发力,中国联通抢抓6g先机
中国联通高度重视6g研发,在2021年发布的《中国联通6g白皮书》中,提出了“智能、融合、绿色、可信”的6g愿景。目前,在工信部imt-2030(6g)工作组带领下,中国联通围绕6g积极贡献“联通力量”,所提愿景的部分内容已成为行业共识。
同时,中国联通围绕上述愿景开展6g研究布局,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一是进行技术攻关,申请了百余项相关专利,发布了多本白皮书,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二是构建产业生态,牵头成立高频通信联合创新实验室、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面向产业组织召开研讨会和发展论坛等,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三是先行先试,开展关键技术方案、试验样机的测试和示范。
在2023年“上海展”期间,中国联通还发布了《中国联通6g业务白皮书》《中国联通6g通感智算一体化无线网络白皮书》《中国联通6g绿色网络白皮书》《中国联通5g+汽车智造技术白皮书》等系列技术白皮书,与业界分享5g-a发展经验,展望6g未来愿景,一体化推进5g-a/6g发展演进。
itu的初步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发布“2030及以后imt愿景建议书”,2025年左右完成技术性能指标要求,2027年开始征集候选技术,2030年完成6g标准认定和发布。下一步,中国联通将和全球通信产业一道,紧随itu和3gpp发展节奏,积极开展6g网络技术指标制定、6g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设计、6g候选技术征集等工作,力争为全球6g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揭秘华灿光电LED外延片制备方法专利
8G顶配1999!小米平板3性价赛手机
Redmi旗舰新品系统界面截图曝光 可手动对GPU进行超频
无人驾驶汽车需要透明窗口显示
分频器的定义及电子、功率分频器的比较
中国联通李福昌:6G发展需要产业“大合唱”
大唐移动领跑TD-LTE 推动TD标准与技术发展
qq聊天记录导出后如何查看
大型网站如何处理每天数百万的访问量?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在柔性人工视觉感知和存储系统领域中取得新进展
MCU应用大势研读:8位MCU何以将继续“横行”?
如何使用GPU编程优化模型/代码
悲剧的连续发生,四川九寨沟地震和新疆精河县地震能让我们重视地震监测的技术嘛?
冷热冲击试验箱高温不稳定
如何连接Arduino声音传感器以控制带有声音的LED
安立公司推出CPRI RF测量选件,可大幅减少4G网络中RRH的测试时间和相关成本
雷卯千兆网1G防雷保护方案(视频)
西门子PLC的功能模块介绍
TL16C452--具有并行端口但没有FIFO的双路UART
华为计划向苹果提供5G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