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的3D之路-兼论三维单片堆叠

摩尔定律快到尽头,半导体如果要维持其高科技产业的特性,必须有手段持续性的创造新价值。pixabay
摩尔定律快到日暮时分了,套用杜牧也是以日暮为起头的诗句(注):「长晶犹似卖楼人」,半导体人好似房地产开发商,最重容积层率。平面已盖无可盖,现在要起高楼了。
先是2.5d/3d封装,这已是行之有年的技术。然后就一下子跃进到真正的3d工艺-3d nand flash。几十层的线路、结构,用4、5层的光罩工艺就能成就,成本极低。可是这样的技术,只能用于具有特殊条件的元件。
第一个是线路内的单元(cell)排列要有高度的重复性,互联机路简单,象是存储器。
第二个是每个单元内有些结构可以与邻近单元相连接,譬如像charge trap nand flash中储存电荷的绝缘体。每一单元内的绝缘体虽然相连,但是储存于各单元内的电荷困在绝缘体内的特定位置,不会流动至另一单元,不至于影响储存功能。当把平面的结构变成垂直方向增长的时候,这些可以相连的结构也可以垂直不间断的沉积,对于整体工艺的简化有相当的帮助。
所以在3d nand flash工艺中,各大厂家纷纷从2d的floating gate工艺转为charge trap,因为floating gate工艺中储存电荷的floating gate物质是导体,而各单元间的floating gate若相连,每个单元储存的信息会随电荷流动而丧失。因此每层之间各单元的floating gate必须蚀刻断开,这对于3d工艺增加不少麻烦。
这样的3d工艺由于关键蚀刻技术与设备的突破,前程能见度还不错,到2024年有望达近200层。中短期内是能替代摩尔定律、挑起增加半导体新经济价值大梁的技术。
不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元件呢-譬如新兴存储器的pcram和reram,还有cross bar工艺可用。只是cross bar工艺存储器虽然也是一层一层的堆叠上去,但是每一层都需要个别的光罩处理,工艺费用下降有限。但是芯片的效能可以提升,存储器密度也可以持续增长。目前cross bar大致是20几纳米的工艺、堆叠2层;到2022年,预计工艺可以推进至10几纳米、堆叠8层,还有些增长空间。
如果是其它的组合呢?譬如说是cpu加存储器芯片,显然上述两种方式都不适用,现在被认为“promising”的三维单片堆叠(3d monolithic stacking)技术可能是个解决方案,至少darpa是这么想的。
三维单片堆叠基本上是多芯片堆叠,先将需要高温工艺的芯片做好,然后将其它已半制造好的芯片以离子切割(ion cut,基本上是氢离子)方式打薄,粘着于原来的芯片之上,继续后面的低温工艺。由于芯片内各模块得以在最适宜工艺处理,整体芯片的表现及成本可以与用更先进工艺的平面芯片媲美,而老旧的晶圆厂得以延续其生命周期。
当然,三维单片堆叠还有许多挑战待解决,譬如不同层间模块的设计需要有好的eda、多层芯片散热问题、层间对准问题、多模块布线问题等。
半导体如果要维持其高科技产业的特性,必须有手段持续性的创造新价值。新的设计方法、新的元件、新的材料都可能创造新的价值,但是三维工艺看来最耐久,因为有机会像摩尔定律般的重复如法炮制!
注:改自杜牧金谷园一诗尾句,原诗为: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溶解氧检测用哪些电极?它们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智能空调控制器,智能空调控制器的优势
特斯拉将在11月21日发布电动皮卡,申请CYBRTRK商标
人工智能怎样帮你创造专属配乐
浅析功率电路里面的预充电电路
半导体的3D之路-兼论三维单片堆叠
安防视频监控技术在地铁的应用分析
新版储能逆变器测试指南
TIL300应用电路
华为、同方中标中国联通云PaaS平台大数据及分布式存储系统项目
上市即热销,海信电视U7K成2023年闭眼买爆款王
风速传感器安装要求及方法
专业聚焦、共建生态,2023南京软博会论坛活动一览表来了!
STM32WL无线SoC引爆物联网
奔驰B级车灯升级改装PDK LED双光透镜
手机行业的跑分软件是噱头还是实力
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变革技术 未来2-3年内有望得到普遍应用
基于新型传感器和MSP430单片机实现抄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荣耀Magic2评测 重新定义和指引智能手机发展方向
5G的到来开启了中国高铁进入了5G信息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