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各种各样,需求量大,产量预估高的产品,投模、生产、各种供应链资源都很好找。但是也有一些产品,先天需求量不高,只需要几十到100套,比如医疗设备、机器人,这些需求量都不是很大,开铁模成本高,周期长。这样的困境如何解决呢?关键是在做这些需求量小的产品设计时,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拿这款医疗产品设计-滤白柜为例。这款就是属于定制化产品,需求量不多,开模成本高,周期长。遇到这样棘手的产品设计案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到产品的落地。比如工艺选择上,注塑件都是要开模具的,如果做需求量小的产品设计时,使用大体积的注塑件,一般来说就不合适了。因为一套模具的费用平摊到产品壳体中,每个壳子的成本就会非常高。除非是溢价值非常高的高科技产品,不然这样的价格一般是承受不了的。
如果因为功能和外观的考虑,非要使用塑料件,那这时候可以优化结构设计,让该塑料件不要承受过大的外力,然后采用3d打印,cnc或者低压灌注翻模的方式做塑料件。缺点是壳体强度会差些,单件成本比注塑件单件会贵很多,但是比平摊完模具费的单价价格低很多。
相对而言,钣金外壳会更适合需求量小的产品设计。因为钣金外壳不需要过大的模具投入,结构强度等也好,适合比较大的产品。虽然钣金件的单件成本高,但同样的,会比平摊了模具费的注塑件要好些,特别是一年只有几十上百的那种产品。
吸塑工艺也是做需求量小的产品设计时可以考虑的工艺,特别大型设备外壳,开模难以实现价格也是天价,吸塑件则会好一些。
然后供应商资源也是关键,不同的供应商类型会适应不同的产品。比如同样是做注塑件的厂家,有些做家用产品的注塑件厂家,他们的模具很便宜产品单价也便宜,但对量有需求,喜欢做批量大的产品。而有些注塑件厂,一直是做的小批量订单生意,模具费贵,产品单价也贵,但他的人员和设备配置,就是适合做小批量。
产品设计落地是通过形态语言体现了产品的技术特征、产品功能和部件之间的转换、表面质感、颜色安排等内部质量。一个新的产品通常“开始于概念,结束于量产”,任何产品的创造都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背景、不同学科领域的人都会参与其中协同工作。
fqj
介绍两个few-shot NER中的challenge
中国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 阿里云如何掘金?
在PC上试验MAX6956和MAX6957 SPI和I²C GPIO和LED显示驱动器
浅谈电机堵转及其测试方法
PCB专业术语汇总大全
小批量定制产品设计该如何落地,需要注意什么
嵌入式工程师面试经验分享
英飞凌推出新一代ZVS反激式转换器芯片组
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不同材料的编制层在电线电缆中发挥的作用
金砖四国LTE主导能力渐强
什么是推拉力测试机?推拉力测试机的工作原理
安全代币将如何协调市场上的不同标准
上海翌擎科技,汽车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军者
典型的RS485通讯电路图
亚马逊将在印度建立第二个基础设施区域
rh850是arm架构吗?
汽车电线束测试标准ISO14572介绍
乾照自筹18亿元项目开工,东山精密分拆子公司独立上市
韩国5G网络的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