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推进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使用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社会公众关心的使用现金支付是否安全的问题近期得到了相关的权威解释。更多的人倾向于在特殊时期使用无接触的电子支付手段,专家表示,这或许还将推进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使用。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现金表面存活多久,但考虑到其主要通过与受感染者的接触和飞沫传播,为了确保安全,人们正在减少面对面的现金直接交易。
在周六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介绍,为保证公众使用现金的安全与卫生,春节前人民银行紧急向武汉投放了40亿元的新钞,提高了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和办理现金业务群众的安全感。同时,暂停了现金跨省调拨,以及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的省内调拨,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降低在途感染及传播的风险。
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回笼现金,采取紫外线或者高温等消毒,存放14天以上再投放市场。范一飞说,“目前的措施还是有效的,我们要确保老百姓使用现金的安全和卫生。”
他同时谈到,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移动支付领域工作。“目前,这方面业务发展很快,最近三年来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83.5%和39%,应该说我国的电子支付还是比较领先的。”“下一步,还要采取一些措施,鼓励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全天候为客户提供金融投资、生活缴费、网络购物等多项服务。“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在周末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在当前防控疫情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加快数字货币发行。
“不过,我国的现代化新兴电子支付平台已经非常成熟,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线上支付平台在全球已名列第一、第二位,” 李礼辉谈到。 “应用于零售业务场景的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市场的选择,也取决于数字货币的效率、成本和便捷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金融科技与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杨东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谈到,总体看,受疫情影响,数字货币的推出或将进一步加快。“这主要是因为疫情病毒使得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的频率大大下降,现金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受到了’排斥’,从而使需要当面进行支付的“纸币”的使用量进一步减少。”
“机构和个人都会在短时间内更加倾向于使用包括数字货币在内的非直接接触的交易媒介,而这种倾向会很快地形成一种用户粘性。数字货币将会以此为契机,加速其发行与应用,” 杨东说。
此前,范一飞曾表示,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已经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下一步将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出台应用。


MAX9713, MAX9714 无需滤波、6W、扩频单声道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开发新型皮肤传感器,可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虹科案例|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锯齿定位
iPhone 12 mini和iPhone 12后置摄像头配置评测
三星Note8发布会刚结束四线城市就有真机体验?真急眼了!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推进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使用
人工智能能否帮人类穿衣打扮?
单进单出系列UPS电源的具体安装要求
微软助推跨国企业本土创新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销售/回收HP4291A HP4291A阻抗分析仪HP42
横向扩展存储的挑战
企业在5G+智慧安防上如何抓住机遇
多种控制算法的应用优势及在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传感器关键技术——厚膜工艺术的新工艺与新应用
spwm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变频器调速原理及调速方法
多播,多播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电容器,常见的电容器有哪些(二)
可控硅调压器电路图分享
英特尔VR领域动作不断,收购虚拟现实厂商Voke
单片机和cpu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