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vr技术,其坎坷的发展历程中,在不断前进的同时,也正在重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尽管许多行业都催生出了vr元素,市场前景也很大,但越来越多的vr企业在实际中发现,从盈利数据上看,他们始终不是“风口上的猪”,甚至差距还很大。根据分析公司digi-capital的数据,2017年美国ar/vr初创公司筹集到总计30亿美元融资,总体增长确实振奋人心。但实际上,vr产业的总体交易量却较上年明显下降。大公司方面,magic leap 、improbable 、unity 、niantic 的四笔交易就提供了超过半数融资;vr初创公司方面交易流量就变得更稀少,更多的vr初创公司仅仅止步于种子轮,显示出泡沫的存在。
如今vr企业不赚钱,似乎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了。其最大的障碍并不是技术方面,而是社会观念限制了vr大范围普及的条件。目前生活中的vr技术运用,基本上都是娱乐产品,例如vr游戏、vr直播、vr体验馆等,它们可有可无,并非必需品,且使用门槛高,短时间内难以深入人心。
新技术的应用,必须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成为生活必需品,才能开启产业的春天。智能手机、新能源、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兴旺也印证了这一理论。今天我们就来展望vr技术的生活场景应用,管中窥豹,为vr照进现实探探路。
vr休闲:注重文化输出 转向文旅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vr体验店数量已超过6500间,加上各类小型、临时以及功能性的体验点,全国线下vr体验店数量已高达上万家。而在这些vr体验店里面,vr游戏成为绝对主角,吸引着不少科技弄潮儿花费着每小时50-100元的金额进行体验。
对于这个体验价格,绝大部分消费者是怀着质疑态度的。为什么这么贵?其实不难理解,vr应用的研发制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而如今消费市场仍未打开,投入成本只能转嫁到愿意体验vr技术的小众消费者身上。
因此,要打破vr游戏“叫好不叫座”的现象,还得从推广普及开始。而今天小编想说的“推广普及”,并不是简单的品牌宣传、免费体验、降低成本,而是把vr休闲的娱乐功能应用于文化旅游产业,注重文化输出,把vr应用从“娱乐玩具”转变为“文化工具”。
文字看着似乎云里雾里,我们来看看当下已经成功的个别尝试和案例。
首先,是vr电影,它被视为3d和imax电影的接棒者,是电影行业的一次革命性改革。vr电影不仅仅是电影拍摄、创作上的变化,在观众观影方面也会有巨大的迁移,例如,观众可以在不影响剧情主线的走向下,直接参与到剧情中。这样的冲击是无法想象的:在观看《末代皇帝》时,你可以切身体会到“阻隔和禁锢”的历史疆界;在观看《唐山大地震》时,你可以领悟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在观看《盗梦空间》时,你可以一手掌控可操作的空间与时间……这些如梦如幻的场景,倘若你不去切身感受,是无法理解与认同的。而这些文化体验,极有可能以vr应用的形式呈现出来。
其次,vr演唱会。当下网络上充斥着许多“vr演唱会”的报道,但那些并不是真正的“vr演唱会”,它们运用了互联网进行视频高清直播,并使用ar(增强现实)加强现场氛围,营造出一种身边都是人的感觉。通过这一应用,你或许可能参与了一次十万人的大合唱,或看到了偶像额头上的汗珠,但你最终仅仅是一个观众而已。真正的vr演唱会所能达到的,是参与和相伴,我们可以是偶像的助理,可以是后台服装人员,因为有大家的参与,演唱会才能顺利完成,从而增加自身的历练与经历。当然,不止是演唱会,各样活动、晚会都可以利用vr应用进行参与,大家都可以尝试做另外一个你自己。
最后,是旅游领域。尤其是今年年初,一只爱旅行的小青蛙,代替我们完成一场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旅游”这个词迅速火热起来。分享走过的街道、点评美味的小吃、介绍景点的人文历史,旅游逐渐变成人们生活的调味品。只是“有钱没时间、有时间没钱”的残酷现实,经常让我们抽不开身,这时vr旅游就该登场了。在家中,我们可以一家老小,用vr来欣赏旅游景点,浏览各类艺术场馆,查看各地的文物古迹,进入各种漫游场景,切换视角,听着优美的旋律和专业解说,在身心放松的同时,也会对将要或想去的地方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这大概是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吧!
文旅产业,是一个蕴含无限商机的领域,这不仅仅是以市场层面来看,还从政策层面出发。倘若vr应用褪去“娱乐至上”的外壳,相信在文旅产业的发展将会如鱼得水。
vr教育:创造全新的教育方式
vr休闲方面,我们提出了重视文化输出的观点。同样,vr在教育方面也有绝对的优势。这里我们分为校园教育与培训教育两方面来理解。
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昏昏欲睡的炎热下午,错过了讲师的微积分详解;你是否至今仍分不清楚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巴乌斯托夫斯基;你是否还能解释得清楚,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场景……
我们且不谈应试教育的酸甜苦辣,就数以上三个问题,就可以用vr应用来生动有趣地给予教育。例如,微积分课上,呈现出一个个星球轨道,以便直接观察与计算;外国文学课上,让三位俄罗斯文学家来个自我介绍;生物课上,让学生变成血红蛋白,自身体验结合过程……vr应用在教育的最大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兴趣,直观生动地解答问题,不仅让学习变得更有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互动。那种亲身体验的感觉,相比听老师枯燥的讲解有趣得多,学习效率也将提升许多。
而培训教育,更加需要vr应用的加入。如vr体验一样,想去海洋公园游玩,戴上vr眼镜即可,不用规划线路、购买门票、排队等候,更不需要花费资金去兴建一个庞大的海洋公园。培训教育也是这样的道理,运用vr应用,在汽车、飞机、船舶这海陆空三种培训中,培训方不再需要安排受训人进行实地训练,减少开销、提高效率。
充斥着vr教育的课堂上,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案”的“一言堂”。这种全新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会引来更多的市场关注。
vr购物:迎接消费升级时代
伴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经济机遇,vr购物也逐渐焕发出新的商机。
虽然在2017年双11时淘宝的vr购物场景,因各种原因被迫下线,但大家还是十分期待的。况且其他诸如京东等购物平台也有开发研究vr相关的技术,他们的网络购物技术已经成熟,相信加载vr应用的购物模式应该不成难事。
现实生活中的vr购物也有长足的发展。最常见的,就是各大商场中的虚拟试衣镜,让用户直接看到衣服上身效果,甚至还有虚拟美妆功能、服装设计功能等。
而在大件商品购物中,vr应用也初露头角。房地产领域,看房更轻松,装修也更加个性化、自主化,“哪里想改点哪里”。汽车领域也同理,在4s店坐上心仪的汽车,便能在各种天气、路况下行驶,亲身感受汽车性能,买到更适合自己的爱车。
在vr购物的应用下,消费升级不仅仅升级价格,还将会升级体验、性价比、个性化与舒适感。
vr健康:对生命的探索与保护
当人们在网上询问“长期使用vr会对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吗”时,vr应用的触手已经伸到了医疗、保健领域。
在医疗领域,vr应用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受到广泛使用。它可以应用于手术培训、手术预演、临床诊断、远程干预、医学教学等各个环节。例如,外科医生在真正动手术之前,通过行vr技术的帮助,能在显示器上重复地模拟手术,移动人体内的器官,寻找最佳手术方案并提高熟练度。又例如残疾人,可以通过vr环境获得一个完整的虚拟数字身体,并且以虚拟数字身体参加康复训练,甚至在vr中体验新的生活。这些vr医疗应用,都是目前技术无法比拟的。
在健身项目上,vr应用也带来了全新体验。高品质的图形效果确保了更加逼真的过程感受,更加精确的位置追踪系统则让现实中的物理运动转化为虚拟世界中的惊险刺激。
当然,vr应用从根源上就是高消费品,而vr健康的落地使用,将面对的是一个更高的价格门槛,和更少的潜在消费者。
小结
总的来说,vr+将会是继“互联网+”的下一片蓝海,它所能应用的地方不只是游戏,更是一项海纳百川的技术,将会是令所有类型的内容通往全新体裁的大门。
所谓“洗尽铅华始见金”,vr行业前几年被过度关注,造成资本的扎堆,导致大众高度关注vr的市场融资与营收,缺少了对实际vr应用的探讨。今后,vr必须要稍微放一放“泛娱乐”标签,关注接地气的vr应用,才能引导vr产业向正确的方向持续发展。
随着数据中心的多样化需求 FPGA凭借其灵活性逐渐得到青睐
聚焦2020慕尼黑华南电子展,SKYLAB推出多款新品
k型热电偶工作原理及详细参数
目前手机外观进入瓶颈期,推拉方式的重现真的能引起下一波潮流吗?
市值首度超越苹果 盘点微软2018年的得与失
展望VR技术的生活场景应用,管中窥豹,为VR照进现实探探路
我国成功发射天通一号02星,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分析预测:内嵌RF灯泡市场将在2013年起飞
印度智能可穿戴品牌GOQii完成4.5亿卢比融资
国外“白菜价” 国内加价买! 丰田兰德酷路泽2022年退出美国市场
为何LCD屏幕难以实现屏下指纹,它的技术难点是什么
基于SG3525A的D类数字功放设计与实现
双钳多功能接地电阻测试仪的特点
小米6或将1999元起售!高通给出骁龙835六折优惠!
大成精密首创微斑面密度测量技术 降低了锂电池生产厂家的不良报废成本
芯片电学测试如何进行?包含哪些测试内容?
三星Galaxy S10 5G版的相机测试结果显示与华为P30 Pro得分相同
Vishay推出新型DC-Link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半导体领域大型并购案仍将发生?
长城汽车与比亚迪互怼,争吵焦点的“常压油箱”“高压油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