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话题热度持续不减,在人们憧憬5g赋能未来的同时担忧质疑的声音也频频出现,“5g辐射大吗?会对人体有危害吗?”,“听说毫米波致癌,是真的吗?”,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首先需要明确一些概念。
1. 什么是射频(radio frequency)?
射频是指在3khz至300ghz范围内的震荡频率。
2. 什么是毫米波(millimeter wave)?
国际电联(itu)对毫米波的频率范围定义为30–300ghz。目前,移动行业普遍共识的5g毫米波频在24 – 86ghz之间的频段。
3.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有什么区别?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都属于电磁辐射。不同的是电离辐射,如x射线,可以直接引起分子破坏或化学键改变,从而导致组织损伤甚至癌变的机体变化。而非电离辐射则相反,其波长长,频率和能量低。手机和基站释放的就是非电离辐射,太阳辐射、微波炉辐射同样也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顾虑一:5g频段更高了,网络信号是否会对公众健康带来影响?
实际上,针对电磁波是否影响身体健康的研究工作多年来一直都在许多权威机构中开展并进行,该方面的研究数据已经积累超过30年。
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机构,icnirp从1998年开始制定了并持续更新了300 ghz以下频率的电磁场曝露限值和导则,并表示到目前为止该导则限值以下的无线电信号强度不会对人体(包括孩童)产生健康危害。
该导则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批准,详情请参见who官网
https://www.who.int/peh-emf/standards/en/
目前,移动行业普遍共识的5g毫米波频指在24-86ghz之间的频段。可见,icnirp制定的曝露限值的安全区域包含了5g所采用的毫米波频段,也就是说按目前研究结果表明,5g运用低于icnirp的导则限值,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影响。
最近澳大利亚电信公司(telstra)的实验也再次证明在实际应用中5g释放的电磁辐射远远低于安全值以下,在一些情况下甚至比安全标准低1000倍左右,此外该实验还发现5g释放的电磁辐射值和3g、4g及wi-fi相差不大。
顾虑二:5g基站更密了,这是否会对公众健康带来影响?
5g到来之后,由于有些频段相较2g/3g/4g网络使用的频段高,会面临基站密度提高的情况,尤其是毫米波频段的使用后,因其覆盖区域更小必然需要更多基站的部署。那么更密的基站会危害健康吗?
截止到目前,who给出的答案是“根据迄今积累的证据,公共环境中基站产生的射频信号没有显示出会有短期或长期对健康不利的影响。”根据最近的测量调查显示,曝露在基站无线信号中的辐射强度仅为国际辐射标准强度的0.002% 至 2%,低于或约等于收音机或电视广播发射的无线信号辐射曝露强度。同时报告也指出,只有在无线网络设备天线工作台操作的职业技术人员,才有可能受到电磁辐射超标的影响,工作时需要佩戴工作防护装置。
此外,传统基站的特性之一是在大区域内,面对用户的全向覆盖与信号传输。而随着5g基站增加波束赋形等技术功能的运用,将为用户定向进行数据传输,这不仅能提高能效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单一用户在小区内受到电磁波的曝露总量。
传统基站 波束赋形基站
顾虑三:听说毫米波致癌,这是真的吗?
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可能致癌物质进行了分类,依照致癌可能性从高到低分为1类、2a类、2b类和3类。在2011 年 5 月, iarc将射频电磁场 (rf) 分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 (2b类),该类别适用于因果联系被认为可信但无法合理可信排除偶然、偏见或混淆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who并未因此做出对无线网络和设备改变曝露限制的建议,同时明确了需要继续研究该领域以支持进一步的健康危害评估。其次,1991年iarc还曾将咖啡同样列入2b类,但此后根据更多研究结果最终决定于2016年将咖啡从2b类移除,并将其归于3类。可见,毫米波或5g手机致癌此类论断没有事实依据,不足为信。
目前研究和主要结论表明毫米波信号对人体并无健康危害。
gsma公共政策部门专家一直以来都和全球各地政府、国际电联、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相关其他专业机构协作,密切关注并跟踪该话题的最新研究、交流并提出以下建议:
各国政府应根据现有科学理论和研究,按照国际指导原则与标准制定本国电磁场相关政策;
政府采纳who推荐的电磁场曝露国际限值标准,并承认运营商符合国际技术标准的合规声明;
政府和企业应向关心该问题的公众和用户提供相关信息,包括who建议的曝露限值和指导原则。
国际各组织机构的研究分析也在不断进行中,gsma将持续保持跟进,并向大众分享最新结果。如您对该话题感兴趣,可在参考网站中查看更多资料,其中包括gsma对于电磁场与健康关系的专栏内容,或者发送邮件至:chinamarketing@gsma.com做进一步交流。
半导体领域大型并购案仍将发生?
长城汽车与比亚迪互怼,争吵焦点的“常压油箱”“高压油箱”是什么?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更加方便的养猪
那些年,我们一起期待的汽车新技术
微软利用其网络收购在Azure云上开发基于5G的边缘区域
5G毫米波对健康有影响是真是假
百度发布AI财报 AI的商业化是一件内生的事
讲讲广义相对论的建立过程
车联网近在眼前,移动互联下的汽车设计该如何迎合?
抢夺物联网先机芯片厂扎堆LPWAN 准5G部署即将起飞
壁仞科技BR100获得最高奖SAIL奖
Qorvo® 为 Google® Pixel 6 Pro 提供超宽带技术
CS5263高性能HDMI 2.0发射机概述及特性
电子标准院关于印发《鲤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决议 第004 号》的通知
明亮经济的LED开启移动投影新纪元
利用NVIDIA TAO和NoNeTeSUS构建对象检测模型
功率分析仪数值显示的三种可选界面显示方式解析
射频电缆的无源互调测试系统设计
全新的高效数据转换器带来的是什么?
分布式系列产品,开启智能信息化处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