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后炸点距离测试仪前放装置的研制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靶后炸点距离测试仪前放装置的设计,通过采集弹丸从发射到爆炸过程所产生的各种光信号,并运用光纤编码的原理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炸点的距离。该装置设计新颖、精度高,配合后置的瞬态记录仪可进行实时测量和纪录。
光电测试技术是利用电子技术对光学信息进行检测,并进一步传递、储存、控制、计算和显示等,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的靶后炸点测试仪就是光电测试技术的具体应用,而作为此测试系统的关键部分——前放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光电传感器。
图1 弹丸靶后飞行情况示意图
图2 光纤编码排列方法示意图
图3 各区光能量变化图
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本测试系统采用光电测试方法对靶后炸点进行测试,其基本原理是采用光纤编码技术设计光电探头,对弹丸在靶后实时飞行而产生的所有光(与铝板的碰光、弹尾的曳光、引信开始起爆的起爆光以及弹丸被引信完全起爆的爆炸光)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得出多路光电信号,通过瞬态记录仪记录分析该多路信号,再根据特殊的光纤编码排列方法,得出具体对应的弹丸飞行平面的位置,从而完成我们对炸点位置的测试。
整个系统的两个核心部件——前放装置和瞬态纪录仪是完成此测试系统的关键。而系统的光电传感器更是设计的关键所在,其优劣直接影响后面的转化处理电路和整个系统的测试精度。因此,我们重点要解决好前放装置的设计。
数学模型的建立
在弹丸炸点测试方面,高速的同步摄影和面阵的ccd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测试方法。高速摄影技术是通过实时捕捉弹丸的影像,从而确定炸点的位置。这种技术在精度上虽然有保障,但也存在问题,如弹丸飞行时间过长,需要采集的图像也变得无穷大,而且弹道也不是标准的直线,从而同步性很难保证。此外,弹丸出膛后,速度特别快,命中目标到完全爆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高速摄影技术也很难满足测试要求。面阵的ccd也是通过成像的技术实时捕捉弹丸的影像,这就需要很高的响应速度和信号处理电路,当前的ccd摄像器件无法满足这种要求。但是,在我们的课题中无论精度方面,还是实时性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相对于同步摄影和面阵ccd技术,既经济又实用,其数学模型如图1所示。
由于弹丸在预定的直线弹道上飞行时,在纵向偏离弹道的位移非常小,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考虑弹丸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在弹丸穿过靶面后,会在弹丸飞行的平面内爆炸,那么在这个长方形内,我们需要测试出炸点到靶面的水平距离。
前放装置的设计
如图1所示,弹丸飞过的平面(假设高1米,宽2米)通过光学系统的光学镜头清晰的成像于像面,像面用若干根光纤排成矩形,每一根光纤将进入光传输到一个光电管,该光纤对应弹丸飞过平面中≤2×2厘米的面积(即该系统的分辨率)。当弹丸在靶后飞行产生的各种光使飞行平面的光通量发生变化时,所对应的光纤、光电管和处理电路就对该光变化量进行光电信号转化处理。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对光纤进行了分层、编组,编码。经过初步计算,要将弹丸飞过的平面(2×1m2)分成2×2的小份,共5000份,因此,也就需要5000根光纤(50层,每层100根)与之对应。
如图2所示,每层光纤又将分为a层、b层和c层。在a层里,光纤被分为4等份,从左到右每份的编号为a1,a2,a3,a4;在b层里,光纤被分成20等份,每份编号从左到右为b1,b2,...,b20;在c层里,光纤被分为100等份,从左到右每份编号为c1,c2,c3,...,c100。由于全为等份,a1与b1~b5相对应,a2与b6~b10相对应,...,a4与b16~b20相对应。b1与c1~c5相对应,b2与c6~c10相对应,...,b20与c96~c100相对应。
a1到a6每份连接一个光电器件,a层共需要六个光电器件;b1,b6,...,b16连接到一个光电器件上,b2,b7,...,b17连接到一个光电器件上,...,b层共需5个光电器件;c1,c6,c11,...,c96连接到一个光电器件上,...,c层共需5个光电器件。
以上论证只是一层光纤的编码排列,而覆盖弹丸飞行的平面则需50层光纤,每层光纤的排列方法和连接方法与上面一样,这样光电器件和处理电路都没有增加,仅仅增加了光纤根数。通过光纤编码排列方法,我们仅仅需要4+5+5=14路光电转换电路就可以完成测试任务。如果知道了哪一区的光纤光通量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能知道炸点距靶面的水平位置。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假设弹丸是通过a1、a2区,在a3区里起爆的,那么我们就可根据瞬态记录仪记录的数据曲线来分析,a1区、a2区和a3区各区的光能量的变化反映在瞬态记录仪上的波形如图3所示。
根据此曲线可以分析出各个时间(时刻)的光强度变化,从而分析出引信弹丸的起爆时间。如:0~t1是弹丸与铝板的碰光、t1~t2是弹丸飞过a1区时间弹尾的曳光、t2~t3是弹丸飞过a2区时间弹尾的曳光、t3~t4是弹丸飞过a3区弹尾的曳光、t4~t5是引信开始起爆的起爆光、t5~t6是弹丸被引信完全起爆的爆炸光。当然,这只是初步的定出弹丸是在a3区起爆的,根据以上的光纤编码排列方法,与a3区对应的是b11~b15,根据连接此区光电处理电路测得的信号记录曲线,可进一步得出是在哪一具体位置;再根据此编号对应的c层哪一位置,进一步确定在c层的编号。通过a层、b层和c层的产生的三个信号,我们就可以确定,是像面上c层哪一根的光纤对应的飞行平面上的位置上起爆的,从而就可以测出具体的起爆点位置。当然,从弹丸刚穿过靶后开始计时,我们也可以测出起爆点的时间。
结语
本文提出的光纤编码技术应用于炸点测试是一种新颖的测试方法,既经济又实用,测试精度也较高,产品试样已初步通过实验。

什么是MEMS测试,MEMS测试的简介
双十一哪款蓝牙耳机性价比最高?性价比最高的蓝牙耳机推荐
NR同频切换判决使用A4事件
基于单颗地平线征程3,宏景智驾首发单SoC行泊一体解决方案
AMD股价周五大跌14%创2009年以来新低
靶后炸点距离测试仪前放装置的研制
自制电阻调式板制作教程 超实用
你知道单IC增益模块提供¼到6的精密增益?
加拿大化学家Fernando Dufour发明了一种看似圣诞树的3D元素周期表
设计高效AC/DC电源的方法
加热器的结构与加热方式说明
电子血压计如何选择
电子芯闻早报:自主ARM架构芯片研发潮来临
科创板沃尔德董事、副总经理唐文林介绍、履历信息
2018世界移动5G峰会上烽火范志文的发言引得在场众人一致称赞
从解析5.0蓝牙模块SKB501来了解其中的数据传输原理
商业房地产中的物联网LoRa如何帮助领域创新?
二极管钳位详解
小米手表打破传统桎梏,实现下载存储歌曲
土壤重金属测定仪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