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on是波长交换光网络(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的缩写,它伴随着roadm(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技术的应用而兴起,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
wson技术早期是为了解决光传送网络的波长免人工调度和光层业务自愈恢复需求,以自动发现、自动联接、自动恢复三大核心能力协助运营商打造高可靠、简单易用、投资节省的光传送网。
但早期的wson,主要是分布式架构,源节点计算路由模式,首节点负责计算业务路径/恢复路径,同时,负责从首节点到末节点发送信令消息,实现端到端建立业务连接。因此存在诸多不足:
大网的管理能力不足。受限于当前wson的架构,无法支持大规模网络的管控;
重路由恢复时间不确定。不同首节点业务同时恢复,对资源的竞争导致冲突,从而让业务的重路由恢复时间不确定;
跨域互通挑战。由于各厂家设备的差异性,导致设备物理层和协议层的互通非常困难,需要上层超级控制进行统一数据建模,屏蔽差异性,来实现端到端网络的管控。
基于全光网2.0的发展诉求,结合当前wson面临的挑战,wson技术需要持续发展演进,相应的我们将其命名为wson2.0。wson2.0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wson2.0需要在原有分布式架构的基础上,具备集中计算和分布式连接建立结合的模式。集中计算应该具备动态全局计算能力,但是网络中每个节点仍需要保留已有的计算能力,从而让整网路径计算能力具备更高的鲁棒性。 同时,wson2.0技术应该具备超大网、确定性和智能化三大特征,以迎接全光网2.0时代的挑战: 1. 超大网:wson2.0需要具备300~1000 roadm网元的大网管控能力,以满足网络的演进需求。wson网络规模的增大,可以显著提升网络的抗断纤次数,节省建网成本和板卡数量,通过一跳直达缩短业务的端到端时延。 2. 确定性:wson2.0需要具备30秒/10秒/2秒等不同等级的确定性、差异化恢复能力,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业务可靠性需求。业务重路由时间越短,可靠性越高。 3. 智能化:wson2.0可以基于机器学习实现光层的智能化、数字化建模,通过特征提取和深度学习,平衡全网和局部得出性能恢复的最优解,并在智能优化调测、健康预测、智能网络切片、光电协同等场景实现智能适应。
随着未来全光网2.0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持续发展,wson2.0也将在云网协同、ai深度应用、快速变波长、光电协同等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持续演进的wson2.0技术将更好地保障全光网2.0高效建网,保障其承载业务的高可靠和自动化灵活运维。
以机械传动实验台为基础设计一种多功能试验台
详解充电桩与电网的抗干扰设计
VR一体机的五大选购技巧
关于STM32CubeIDE环境下的变量显示及监测
MAXQ架构的表操作
波长交换光网络(WSON)2.0技术浅析
相电压、线电压的概念和区别
集成电路基本的工艺流程步骤
台商怎么看中国制造2025
哈奇智能开发了物流机器人hachi delight
敦化联通打造“智慧助残扶贫”平台
区块链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日本创深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输出功率纪录
存储芯片普涨行情能走多远?
铠装热电偶国家标准及选择
传言苹果准备推出三款全新iPad 包括无边框款式
工业4.0时代,芯片厂商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领先支持Matter 1.2开发-扩增9种家电类型、高安全性和Matter over Wi-Fi
中国AI教育领域最具洞察力投资机构TOP10
西门子plc梯形图编程规则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