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了解!联想到底准备拿摩托罗拉怎么办?

联想与摩托罗拉似乎碰到了不小的问题。在中国,联想积极挑战小米。有消息说,联想与摩托罗拉业务可能会融合。难道说联想对摩托罗拉失去耐心了吗?有时,你必须思考过去的决策,才能积极调整,让自己站在更有利的位置,获得未来成功。现在联想与摩托罗拉似乎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高目标没有达到 2014年10月底,联想终于完成对摩托罗拉的收购。当时联想有着很高的目标,想在智能手机产业有一番作为。联想ceo杨元庆在2016年11月接受采访时曾经谈到这一目标:2017年,摩托罗拉将会成为智能手机前五强,2017年智能手机部门将会扭亏,之前几年一直在亏损。
2017年四季度,摩托罗拉虽然卖出的手机更多了,比2017年同期增长39%,但是在全球市场只有3%的份额。到目前为止,它只能排第8位,看看华为、小米、oppo、vivo,它们占据3-6位,很明显,联想无法对现在的成绩感到满意。
今年,在智能手机市场小米oppo给联想带来很大压力。小米从ipo获得新资金后,将会向国际市场扩张。oppo看起来想回到欧洲市场,因为从linkedin资料看,oppo已经在欧洲安置了员工。oppo属于bbk集团,vivo与一加也是bbk旗下品牌,bbk推行三品牌战略,瞄准不同市场,不同群体。
杨元庆也承受很大压力。pc与笔记本市场停滞不前,在联想领导的3年时间里,摩托罗拉并没有冲进前5强,更糟糕的是,它只能眼睁睁看着小米爬到第3位。杨元庆必须反击。
联想的最大对手不是苹果三星,而是小米 三星与苹果是联想遥不可及的对手,联想想与小米竞争,目前小米占据第四位,增长很快。完全可以理解,小米不只是智能手机品牌,还在其它产品上与联想竞争。智能家庭、笔记本、vr/ar,全都竞争,其中智能手机最耀眼,两大企业要争夺份额。
联想手机中国副总裁发帖展示新手机的一部分,它拥有最高的屏占比。新手机很快就会推出,屏幕覆盖手机前部95%的面积。在帖子最后一段,联想透露出挑战小米的意思。
合二为一 从帖子并不能断言联想正在重新思考全球手机战略。但是来自印尼的消息说,联想有意将pc、智能设备(smart devices,pscd)部门、移动业务部(mobile business group,mbg)组成一个部门,名叫智能设备部(intelligent device group,idg),由coo兰奇领导。
加入联想之前,兰奇是宏碁的ceo。2011年年底,他从宏碁跳到联想。在兰奇的领导下,联想成为第一大pc制造商,超越了惠普、戴尔。兰奇推崇双品牌战略。在他的领导下,thinkpad变成了商务笔记本,联想自己的品牌瞄准消费市场。统一阵营之后,兰奇将会领导智能手机业务。
将thinkpad战略推广到智能手机? 听起来有点熟悉,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联想在全球销售智能手机,当时用的是摩托罗拉品牌。在联想与摩托罗拉手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到了兰奇的手下,形势可能会改变。摩托罗拉在南美很强势,入门与中端手机很畅销。现在掌管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的正是巴西人sérgio buniac。
从领导层透露的消息及人事变更来看,似乎可以稍微看见联想与摩托罗拉的未来。
回到双品牌战略 说到智能手机,联想已经推行双品牌战略。虽然划分不是很清楚,但在低端市场,占主导的是联想手机,摩托罗拉瞄准高端市场。成立idg部门,在兰奇的领导下,我相信摩托罗拉业务会覆盖从入门到较高的中端市场,用一些成功的产品覆盖,比如g、e系列手机。也许还会有x系列手机,很快z系列就会上市。
联想不能将高端手机市场让给华为、小米、bbk,因为它们也是中国品牌。如果在手机市场不打一仗就向对手投降,损失肯定很大,杨元庆也可能很快就会下台。杨元庆肯定不愿意,所以才会在停滞的pc市场不断进取,寻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在智能手机市场与华为、小米、oppo竞争。
我与摩托罗拉代表谈了自己的想法,联想德国总经理魏斯万格(lars-christian weisswange)强调说,自从联想收购以来,摩托罗拉的确在增长,这点不容否认,而且公司希望能继续提供全方位产品。
我还联系了联想,它们发了一份声明过来:
“新的idg部门:今天,联想宣布消息说,移动、pc、智能设备部门将会融合,变成新的idg部门。采用新架构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全面进入消费设备市场,有效利用我们的全球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我们相信,如果能让各业务进一步协作,肯定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这一变化不会影响摩托罗拉架构,sergio buniac仍然是摩托罗拉移动的总裁,继续成为联想高管团队的一员。sergio buniac与整个摩托罗拉团队会继续提高利润率,为股东创造可持续增长,打造一个成功的业务,为全球亿万消费者设计智能手机。”
依我之见,联想、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战略必须调整。怎么调整?选择很多,双品牌战略应该是可行的。毕竟,摩托罗拉品牌不会消失,只是会变得更加多样化,提供更多选择。竞争力增强之后,就可以带来更创新的产品。

为什么智慧城市一点都不智慧
ARM伺服器晶片全球出货仅占不到1%
如何使用现有布局的缓冲器/逆变器逻辑避免违反设计
运动控制器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般调试步骤
骁龙835疑似出现搭配手机自动重开机问题
抢先了解!联想到底准备拿摩托罗拉怎么办?
PLC对继电器控制和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意义
itc将致力于打造基于IPv6的数字广播系统项目
防水插座好用吗
电子芯闻早报:高通又挨刀,传Nvidia也变心
电感有哪些特性?电感常见的作用有哪些?
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选择哪个更好
OPPO Watch 2 ECG版体验:或是双11最值得购买的安卓旗舰手表
DxOMark新增屏幕素质测试:三星第一、一加8 Pro国产机中屏幕最佳
集蓝牙、WIFI一体MCU芯片
江西一批重大电路板项目集中签约
基于TMS320DM365网络摄像机的底层程序
3D技术助力具备自折叠功能的软体机器人
苹果14pro什么时候上市的 苹果14pro值得入手吗
三层交换机在企业组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