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何以成为智能机呢?当然是凭借一块可触控屏幕和其显示的软件中所承载的互联网世界。智能机,其实是将电脑的屏幕缩小到手机,将互联网连接设备从电脑换成手机。智能手机是即时互联的终端,而智能汽车是沉浸式体验互联的“终端”。如图一所示,智能手机、智能汽车,都是电脑的另外一种形式。一个着重于随时随地控制,一个偏向于沉浸式体验,二者是互补的存在。
智能手机的完全控制性,建立于触控屏的承载;智能汽车的沉浸体验,将来源于智能座舱系统,实质仍是屏幕。从小小的屏幕到大大的屏幕,是人更深一层地参与互联网世界。面对不一样的屏幕,或者说屏幕组成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感受。屏幕多大合适?你会觉得现在的手机屏幕很大吗?或者觉得握不住、拿不稳、揣不进裤兜、举久了真的手酸……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失去了对这台小电脑的控制,从“收纳”开始。
屏幕几块合适?在智能汽车里完成沉浸感的体验。沉浸其中,深度交互。在电影院的体验告诉我们,需要大屏。音响告诉我们,需要环绕。
智能汽车的沉浸感,从大屏开始。
2012年特斯拉model s带着招牌性的17英寸车载显示屏横空出世,高清大屏就成了汽车界的一股热潮(如图2所示)。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在自家车型上搭载中控大屏。从入门级经济型轿车,到价格上百万元的豪华suv,大高清液晶屏逐渐成为标配。尤其是造车新势力企业的智能电动汽车,一块巨大的中控大屏是标配。虽然部分车企不容置疑不由分说将几乎所有功能旋钮、按钮都“收纳”进入屏幕,终归又因为此引发消费者不买单而又将其挪出来,但是总体来说,车载大屏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显示器显示的不仅仅是车辆信息内容,随着自动驾驶功能的逐步普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影音系统、手机投屏都会集成于车的屏幕。屏和其它交互器件构成了智能座舱系统。以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全尺寸液晶仪表、抬头显示(hud)、流媒体后视镜为核心的智能座舱系统伴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不断演进发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得益于相对较低的模块安全要求,以及小改进换来的大幅驾乘体验提升,成为发展演变最快速的模块。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包括车载信息系统和车载娱乐系统两大部分,并在传统车辆内部控制、导航定位、多媒体影音娱乐基础上融合智能驾驶,是人与互联网世界交流的又一大系统。ivi采用车载中央处理器,基于车身总线(can、lin、车载以太网等)、移动网络、无线通信、卫星导航和互联网服务等形成综合信息处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地理信息、多媒体娱乐、智能交通服务等,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随着汽车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正呈现出 大屏、多屏、高清、高亮、触控及特殊形状等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大屏是趋势,因为车载显示面积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如图4所示,是目前天马仪表及中控屏提供的14.1” 2k带触摸大尺寸显示产品。
多屏融合互动(双/多联屏+一芯多屏)成为未来趋势。传统座舱由于中控、仪表系统相互独立,并分别由单一芯片驱动,各控制器间通讯成本高昂。伴随车内屏幕数增多,多屏融合、互动趋势开始显现,并分别体现在双/多联屏设计以及一芯多屏技术(座舱域控制器)的应用。因为智能汽车对人机交互提出更高的要求,多屏信息同步控制和互动开始被注意。一芯多屏通过软件虚拟化技术,在高性能 soc 系统级芯片上同时运行多个应用场景操作系统,多屏共享处理器硬件资源,使得 ivi、液晶仪表、hud 等多屏间高效互动成为可能,更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沉浸式体验产品的发展。
大屏化和多屏化的车机产品能做些什么呢? 智能汽车既然是人的沉浸式体验大型电脑,那么,如今智能手机能做到的,车当然都可以做到。我们更可以想象电脑、手机、车屏幕共享,信息互传。苹果一系列产品打造的生态系统,未来可能要加上车。人的智能套件,还要加上智能汽车。屏的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而车机智能化之后,屏还将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环境体验。屏只是一个介质,但是,当之无愧的,这是人类通向万物互联的敲门砖。
目前的车内屏幕有车厢内显示、后视镜显示、虚拟仪表盘、中控、副驾驶&后座娱乐。此外,如之前介绍到的applecar所述:“apple car全车变成触摸屏,影音、控制、讯息无处不可显示,增强车内沟通”,也许当apple car横空出世时,又将引领新一轮潮流。
之前的文章提到的applecar的全车触摸屏需要柔性oled,对于功耗要求也更高。而目前我们能看到的,通常是中控、座舱显示、使用柔性或者刚性oled,其余部分仍是lcd。从发展趋势来看,虽然受限于成本,曲面屏、oled 显示屏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2020年中,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全面开工,未来也将在车用柔性oled市场大有作为。
车载显示技术早期主要应用于中控与仪表,尺寸小、分辨率低,多为断码屏和点阵屏,随着车载影音、导航的不断渗透以及消费者对于屏幕分辨率、流畅性需求的不断提升,在高清化趋势下,消费者对车载显示分辨率提供更高的要求,车载显示朝着更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lcd 液晶屏作为车用主流产品,此要求当然更高
从显示来说,ltps lcd电子迁移率比a-si lcd更高,能够满足更高分辨率的要求,而且ltps具有窄边框、高亮度、in-cell优势,ltps将被越来越多的车厂采用。天马在ltps前瞻性技术和先进应用技术布局方面已持续深耕多年,目前已成功开发和量产了多款车载规格级别的ltps产品,图7是其中一款。从触控技术来说,天马也逐渐完成了由gg/ogs向ted技术转型,未来车载显示的触控也将更加灵敏和轻便。这将加速完成人车互动,使人能够享受到更灵敏的车载控制。
除了车载屏幕,天马还聚焦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高阶笔电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显示市场和以医疗、pos、hmi等为代表的专业显示市场,并持续开发iot/新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传感器等新兴市场,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产品体验。
在专业显示市场,公司车载tft出货量全球第二,实现连续5年保持双位数增长,也是国内最大的车载tft面板厂。且已自主掌握诸多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多款技术参数和设计方案行业领先的产品,并在ltps、amoled、触控一体化技术(on-cell、in-cell)、柔性显示、force touch ted plus、slt-lcd、屏下/屏内指纹识别、mini/micro led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技术成果,多次获得创新产品与应用奖项。公司在先进技术方面的长期积累和持续投入为应用领域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天马持续以全球领先为目标,坚持“1+1+n”战略引领,将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将车载作为公司转型和增长的关键业务,将工业品(医疗、hmi)、横向细分市场、纵向产业链上下游、非显示应用等作为公司的增值业务,持续深耕中小尺寸显示领域,持续扩大全球各领域业务的深入布局。公司将适当拓展中小尺寸边界,充分利用与整合全球资源、前瞻性技术优势及质量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显示解决方案和快速服务支持,向着全球显示领域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加速迈进。
fqj
SYS3000系列光伏储能逆变器发电系统介绍
深度学习在可解释性推理方向上的进展
深入了解前贴片、中贴片和后贴片广告的概念
DGUS功能升级!多国语言开发更加便捷
从供应链来详细解读半导体的缺货潮
未来智能汽车的沉浸感,将从大屏开始
otp语音芯片是什么?有何特点?语音芯片sop8,WTN6语音ic
关于户用光伏储能应用案例的分析和介绍
三星SDI将汽车电池堆叠技术用在手机上,以提高手机的续航能力
8欧和16欧的喇叭哪个更容易烧?
三星s8怎么样?虽有十大优点但要为三星Note8让路 三星s8手机报价2400
PLC单流程状态转移图编程怎么操作
15.8万辆特斯拉召回,国产汽车存储芯片厂商不容错过的机遇
如何减少高输出功率LED势阱/势垒中的极化失配
荣耀V20手机和意大利奢侈品牌MOSCHINO合作推出V20联名版
多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控制的关键技术和发展展望
111家电子厂被纳入失信名单,多重因素加大坏债风险
诺基亚、谷歌云、亚马逊、微软四大巨头合作搞大事!
实时新闻:拜腾M-Byte年底实现量产 Hupnos睡眠面罩可控制打鼾
智能家居将成华强北新名片 智能家居国际交易中心开业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