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一节讨论的拉电阻基本使用方法外,上拉电阻也可以提升高电平的电压阈值,以便于前后级信号相匹配,比如,ttl逻辑电平驱动cmos逻辑电平时,我们通常会添加一个上拉电阻r1,如下图所示:
but why? 我们先来看看ttl电平标准图与cmos电平标准图,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ttl逻辑输出的低电平最大值volmax(0.4v)小于cmos逻辑输入低电平最大值vilmax(0.3×vcc=1.5v),因此,ttl低电平驱动cmos逻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ttl逻辑输出的高电平最小值vohmin(2.4v)却低于cmos逻辑输入高电平的最小值vihmin(0.7×vcc=3.5v),换言之,cmos逻辑可能不能够识别ttl逻辑高电平(注意“可能”这两个字)。
那为什么添加上拉电阻后就能够使ttl逻辑可靠驱动cmos逻辑呢?我们看看ttl逻辑电路的输出结构,如下图的所示:(下图来自ti公司六反相器7404数据手册)
事实上,所有ttl逻辑输出结构都是一致的,如下图所示2输入与门:(下图来自ti公司四个两输入与门7408数据手册)。
如下图所示2输入或门:(下图来自ti公司四个两输入或门7432数据手册)。
其它ttl逻辑输出结构也是类似的,此处不再赘述。ttl逻辑输出为高电平时内部状态如下图所示:
按照ttl电平标准,输出高电平voh至少2.4v(vohmin=2.4v),换言之,这个输出电压也可能高于或低于cmos高电平输入识别阈值最小值3.5v(不可靠),而添加上拉电阻后的ttl逻辑电路状态如下图所示:
由于上拉电阻r4的存在,使得三极管q3与二极管d2都处于截止状态,因此输出电平被上拉至5v高电平,妥妥地超过了cmos逻辑高电平判断阈值的最小值( 3.5v),这样cmos逻辑电路就能够可靠地进行高电平判断。
但是,反过来cmos逻辑电平能够可靠地驱动ttl逻辑电平,读者可自行对照两者的逻辑电平标准图就真相大白了。
上拉电阻也可以提升单片机引脚的高电平驱动能力。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任何单片机的io引脚的驱动电流都是有限的(比如,stm32单片机引脚的驱动能力为25ma),如下图所示:
3.3v单片机io引脚最大可以驱动约132欧姆的电阻(负载),如果驱动的电阻小于132欧姆,输出高电平“h”就因电流驱动能力不足而使得输出电压下降,这时我们可以添加一个上拉电阻,如下图所示:
100欧姆负载需要约33ma的驱动电流,但单片机io引脚只有25ma可以提供,额外的8ma将由3.3v直流电源通过上拉电阻r1提供。
在高速数字设计电路中,信号的传输路径可用传输线来表征,一般差分传输线阻抗约100欧姆左右,单端传输线的阻抗约为50欧姆左右,如果接收端的输入阻抗与传输线阻抗不匹配(匹配就是相等的意思),则会引起信号反射,如下图所示:
事实上,大多数接收端的输入阻抗远大于传输线阻抗,将传输线出来的信号直接与接收端对接必定将产生反射,从而引起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si)问题,因此,我们通常都会使用各种端接手段进行阻抗的匹配,添加下拉电阻就是其中一个手段,如下图所示:
也可以使用上下拉电阻配合的方式进行阻抗的匹配(远端戴维南端接),如下图所示:
如果读者有过ddrii sdram的应用经验,会发现其中有一个vtt电压,如下图所示:
vtt就是端接电压(termination voltage),它通常是vddq的一半。差分传输线的端接原理也是相似的,至于更多细节方面可参考系列文章《高速数字逻辑电平标准之sstl》及《高速pcb设计之端接》,此处不再赘述。
我们在说某个电阻是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时候,它其实还同时有限制电流的能力,只不过在使用拉电阻过程中,上拉或下拉的功能占主导地位,也因此而得名,你可以把端接电阻称为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但你总不会称其为限流电阻吧?
如何减少电源纹波
串口uart和RS232,RS485有什么关系及联系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制器电路图
工业一体机触摸屏的功能都有哪些
数字传感器和模拟传感器的区别
上拉电阻也可以提升高电平的电压阈值
git基本操作命令用法
iPhone 16系列工程机已打样:全系标配高刷Pro升级四摄
pt100温度传感器型号,pt100温度传感器价格
TDA9151各引脚功能的电压资料
变压器减容需要换变压器吗
西部数据发布最新款嵌入式闪存盘
重点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循环神经网络技术
一加5最新消息:比小米6还快?一加5首发极速售罄,下次开卖时间公布
家用网络电视盒子哪款最好,波波带你了解性能强悍价钱又不贵的电视盒子
clob类型转varchar方法
5G CPE是什么?
三星S10评测 稳坐“安卓机皇”宝座
阿里云新一代企业级DevOps平台发布,助打造数字化时代的精英团队
IGBT应用领域和IGBT烧结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