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ADC吗?模数转换器(ADC)不同类型数字输出深解

在当今的模数转换器(adc)领域,adc制造商主要采用三类数字输出。这三种输出分别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低压差分信号(lvds)和电流模式逻辑(cml)。每类输出均基于采样速率、分辨率、输出数据速率和功耗要求,根据其工作方式和在adc设计中的典型应用方式进行了论述。本文将讨论如何实现这些接口,以及各类输出的实际应用,并探讨选择和使用不同输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此外还会给出关于如何处理这些输出的一般指南,并讨论各类输出的优劣。
基本知识
使用数字接口时,无论何种数字输出,都有一些相同的规则和事项需要考虑。首先,为实现最佳端接,接收器(fpga或asic)端最好使用真正的电阻终端。接收器端的反射可能会破坏系统的时序预算。使用cmos和lvds输出时,如果系统中有多个adc,不要使用来自某个adc的dco(数据时钟输出),否则可能导致时序错误以及接收器不适当地捕捉数据。在两个adc之间需要保持精确时序的i/q系统中,这点尤其要注意。即使两个adc位于同一封装中,也需要针对各adc使用适当的dco输出,从而保持精确的时序关系。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重要参数是数据格式。必须确保adc和接收器采用同一数据格式(二进制补码或偏移二进制)。此外,数据转换速度也很重要。随着数据速率提高,接收器能够正确捕捉数据的距离减小,原因是互连和电缆带宽限制,以及由此引起的符码间干扰等问题。这些只是为什么必须将互连视作传输线路的其中几个原因。以这种方式处理互连并了解传输线路的特性很重要。当数据速率提高时,以这种方式了解互连变得更加重要。必须确保导线尺寸正确,并且信号层与返回层之间的间距适当。此外还必须选择具有稳定介电特性的电路板材料,使得走线特性在整个互连长度上的波动尽可能小。理想情况下,传输线路可以传播到无穷远处,但在实际应用中,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集肤效应、电介质损耗和辐射损耗等因素全都会影响传输线路参数,降低信号质量。因此,必须以正确的物理参数适当设计传输线路,并且确保发送器与接收器的阻抗匹配。这样做能够节省电能,并将最高质量的信号传输给接收器。
关于cmos,我们所需要了解的
使用cmos输出时,有多个方面需要考虑。首先考虑逻辑电平的典型开关速度(约1v/ns)、输出负载(每个门约10pf)和充电电流(每路输出约10ma)。应当采用尽可能小的容性负载,使充电电流最小。这可以利用尽可能短的走线仅驱动一个门来实现,最好没有任何过孔。此外还可以利用阻尼电阻来尽量降低充电电流。之所以必须将这些电流降至最小,是因为它们会迅速叠加。例如,一个四通道14位adc的瞬态电流可能高达14 x 4 x 10 ma = 560 ma!串联阻尼电阻有助于抑制如此大的瞬态电流,降低输出瞬态效应产生的噪声,从而防止输出在adc中造成额外的噪声和失真。
图1. 带阻尼电阻的cmos输出驱动器。
阻尼电阻和容性负载的时间常数应小于输出数据速率周期的大约10%。例如,如果使用采样速率为80 msps的adc,各cmos输出端的容性负载为10 pf,则时间常数应为12.5 ns的大约10%,即1.25 ns。因此,阻尼电阻r可以设置为100ω,这个阻值很容易获得,并且满足时间常数条件。选择更大的r值可能会降低输出数据建立时间性能,并干扰接收器端正常的数据捕捉。adc cmos输出端的容性负载只能是单门负载,无论如何都不应直接连接到高噪声数据总线。要连接到数据总线,应使用一个中间缓冲寄存器,从而将adc cmos输出端的负载降至最低。随着cmos输出的数据速率提高,瞬态电流也会增大,导致更高的功耗。cml的优点是:因为数据的串行化,所以对于给定的分辨率,它需要的输出对数少于lvds和cmos驱动器。jesd204b接口规范所说明的cml驱动器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因为当采样速率提高并提升输出线路速率时,该规范要求降低峰峰值电压水平。
lvds和cml
与cmos相比,lvds有几项优势很吸引人,包括:转换器采样速率更高而功耗更低、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抗扰度更高以及驱动距离更长等。使用cmos等单端信号时,印刷电路板上的噪声明显较多,这是因为cmos输出切换感应的大量瞬态电流引起接地反弹。这种噪声更有可能耦合到adc时钟和模拟输入中,导致snr和sfdr性能下降。lvds和cml采用差分信号,虽然并未完全消除cmos中的接地反弹,但至少大大降低了这种效应。由于采用差分信号,系统本身就能抑制共模噪声,防止snr和sfdr性能受损。lvds和cml信号是平衡的,因此串扰被降至最小。由于信号的低压和差分性质,电磁干扰(emi)同样降低。
提高可用带宽、改善动态范围、降低系统噪声的需求,导致转换器设计的采样速率和分辨率不断提高,因而必须使用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数据接口。为此推出的jesd204标准利用cml技术实现其物理接口。该标准最初要求高达3.125gbps的输出速率,这一数据速率超过了cmos和lvds的能力。最新版本jesd204b规定了输出数据速率高达12.5gbps的几类转换器,cmos和lvds接口完全遥不可及。然而,使用差分信号虽然有这么多优势,但仍有几点必须注意。
使用lvds和cml等差分信号
考虑任何采用差分信号的更高速接口技术时,可以应用类似的原则。事实上,数据转换速度越高,则越需要注意这些事项。对于gbps范围内的数据速率,工艺和电路板几何尺寸变得更小,由于传输距离短得多,串扰等不良效应可能会成为问题。随着转换器采样速率和分辨率不断攀升,对更高速接口的需求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为此,业界首先引入了lvds技术,尔后又推出了物理接口使用cml的jesd204接口规范。
使用差分信号时,第一件事是要确保系统正确端接。虽然接收器(fpga或asic)可能有内部终端,但有时候这并不足以适当地端接系统,不采取其它措施的话,接收端数据捕捉可能会受影响。图3和图4显示了典型的lvds和cml驱动器以及接收器所需的端接。可以使用一个差分端接电阻(rtdiff),或者使用两个单端端接电阻(rtse)。最终的端接电阻应约等于100ω。使用两个50ω单端端接电阻可以进一步抑制共模噪声,适合需要保证这一特性的应用。
除了要求正确端接以外,还必须注意传输线路的物理布局。关于差分走线的设计,有几个常见的误解。有人说共面差分传输线路(图5a)优于宽边差分传输线路(图5b)。然而,在噪声耦合抑制方面,这两类差分传输线路均无优势可言。对于相同距离的有源传输线路,两种情况下的噪声大致相当。共面差分传输线路的优势在于设计简便且易于制造。宽边差分传输线路则更难以进行pcb布线,而且精密对准两层以保证重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对于电路板制造商来说比较麻烦。
图5a. 宽边传输线路。图5b. 共面传输线路。
另一个常见的误解是差分传输线路必须紧密耦合才能实现最佳性能。实际上,当差分传输线路紧密耦合时,各走线的阻抗会高于所需的最佳值50ω。此外,由于几何尺寸更小,集肤效应损耗和串扰会增加。在制造过程中,传输线路的阻抗也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例如,假设紧密耦合的差分传输线路具有100 ω差分阻抗和5.0密尔的走线宽度,则在容差为+/- 1.0密尔的制造工艺中,阻抗偏差为+/- 10%。这一影响还要加倍,因为差分对有两条传输线路,偏差量将相当可观。不仅各传输线路的阻抗会有偏差,而且当线路分开以进入封装或连接器时,还会出现阻抗不连续现象图6显示了当差分传输线路必须分开以进入封装或连接器时,两种情况下的阻抗不连续的相对幅度差异。
图. 紧密与松散耦合的传输线路--阻抗不连续。
何种接口最佳?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数据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一般而言,当adc的速度和分辨率提高时,制造商会按cmos、lvds、cml的顺序升级,从而尽可能精确、高效地将数据从adc传输到接收器(通常是fpga或asic)。采样速率低于150-200 msps且分辨率低于14位的adc一般可以使用cmos输出。但是,当一个封装内的adc数量增加时,cmos输出的数量也会增加,最终会需要一个采用更少输出数的更高效接口。例如,对于一个四通道14位adc,光数据位就需要60个输出引脚。如果采用ddr(双倍数据速率)lvds输出接口,同样的四通道adc只需要32个输出引脚;jesd204 cml输出则只需要6个输出引脚。不仅引脚数量,数据速率和功耗要求也会成为问题。当cmos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时,功耗随之增加,功耗限制最终会使数据速率达到一定的上限后就不能再提高。与此同时,噪声也会成为问题。与lvds和cml所用的差分信号相比,cmos等所用的单端信号更易受噪声和接地反弹影响。同样,随着速度和分辨率进一步提高,lvds也会变得不堪使用。这时,使用cml驱动器更合乎道理,因为它能支持高得多的数据速率。由于能够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所以数据可以实现串行化,从而减少所需的输出驱动器数量。
结束语
目前adc采用的三类主要数字输出各有优劣。考虑采用cmos、lvds或cml输出驱动器的adc时,必须注意这些优缺点。设计系统时,每类驱动器都有必须特别重视的品质和要求,以便确保接收器件(fpga或asic等)能够正确捕捉到adc数据。必须了解需要驱动的负载,使用适当的端接,针对adc所用的不同类型数字输出采用适当的布局布线技术。随着adc速度和分辨率的提高,相应的输出数据速率也会提高,通常会予以串行化以获得更高的吞吐速率。这种情况下,适当设计系统并采用最佳布局布线技术变得更加重要。

LiDAR揭秘:“波长大辩论”的深入指导
一文告诉你为什么你的手机内存卡,比标称值要小
航拍无人机十大排行榜_航拍无人机推荐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卡PXI-2020/2022系列
F3-FHRH人脸识别红外测温一体机可读健康码,主打高效防疫
你了解ADC吗?模数转换器(ADC)不同类型数字输出深解
荣耀10i曝光搭载麒麟710处理器和水滴屏设计拥有三个配色
解锁电机应用创新方案 无感FOC控制算法备受瞩目
I-PEX连接器应用于Clockwork开源设备
华为感恩回馈季即将启幕 给你入手华为R1 Pro的5大理由
小米生态链推出极蜂头灯超轻版本
英特尔11代桌面酷睿处理器现身Geekbench
华灿光电巨资投入LED芯片背后有怎样的目的?
微软XboxOneX评测 性价比优势明显
直流接触器的作用_直流接触器的选用方式
贝塔射线扬尘监测设备是如何监测颗粒物的?
Cybershoes打造可解决在VR中行走问题的鞋子
是什么导致了人体静电?_人体静电是怎样产生的
海马7X氢燃料电池试制车 国内首辆上路行驶的70 MPa氢燃料电池MPV
什么是FADD/EPIC/Embedded C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