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江岸区举行数智传感产业创新峰会,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一批高校教授、专家学者与岱家山科创城及企业研发中心共建智能传感器与算法联合实验室,园区30家传感器企业有了“最强外脑”。
传感器被称为“数据之母”,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接受“窗口”。岱家山科创城总经理助理邓培说,园区自2014年开始招引传感器企业,目前已聚集30家相关企业,形成了涵盖声敏、光敏、热敏、磁敏等方向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微集群。
江岸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智能传感器产业作为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涉及跨学科、多门类,具有技术门槛高、产业链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
此前,由于单一企业技术所限,园区内企业不乏相互“借脑”、共同攻关的合作先例。
“智能传感器产业所需技术含量高,针对某些特定产品的技术攻关仅靠企业自身研发力量难以实现。”武汉静磁栅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传仁介绍,去年2月,公司接到一笔微波雷达传感器订单,但由于研发产品技术要求较高,再加上之前没有研发过此类传感器,研发进程一度停滞。
在科创城服务专员的引荐下,企业在园区成功“借脑”,与深耕微波雷达探测技术的武汉捷探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完成研发任务。
据介绍,江岸区多措并举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人才、技术、项目、资本等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促进产学研创新协同发展。
联合实验室的建立让徐传仁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从最初依靠自身团队研发,到在园区内企业‘借脑’,再到如今有了更强的‘外脑’的支持,这将为我们企业技术创新注入新活力。”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端需要找到创新源头,而高校科研人员也亟须把握市场信息。”武汉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副教授李志华说,联合实验室一端连接传感器领域前沿技术,一头连接应用市场,正是打通实验室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联合实验室的建立,能促进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在创新全流程中协同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科研成果推到产业化。”
“传感器要‘飞’得更高,还得插上‘软件’的翅膀。”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企业运营总监王鹏说,不同于传统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还具有检测、判断、信息处理、逻辑思维等功能,而算法和算力是智能传感器的软件技术支撑。
如何自制PCB电路板,自制PCB电路板的四个步骤
AI新算法可用出租车监测城市空气污染
埃森哲携手码隆科技战略布局人工智能
电机的几个计算公式
时隔三年回归的小米平板5系列值得买吗
武汉成立一联合实验室,居然让30家传感器企业有了“最强外脑”?
博世暂时放弃生产电芯,与新势力造车企业进行积极合作
全数字计算机智能监控系统在娱乐场所的应用分析
固态电容器未来发展方向
现在手机芯片是几nm 5nm的手机有哪些
CANopen通信系统基础知识分享
LTE迈入全电调时代
使用74LS164的并行输出端接8支发光二极管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黄金时代”科技巨头争霸一触即发
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的保护公民的网络身份数据
荣耀畅玩7X和华为麦芒6有什么区别?定位,外观,配置,价格对比
杭州市市容景观发展中心关于路灯、景观灯开关箱改造(2022年)
iQOO 7真机谍照、上市时间曝光
骁龙7系5G移动平台与其它中端5G SoC之间性能有何差异
小米路由器HD怎么样?小米路由器HD拆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