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办的5g云网融合论坛--云原生加速5g核心网演进分会场,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技术经理魏彬表示,upf是5g开启垂直行业的金钥匙,同时也是5g和垂直行业的连接点,行业接入的控制点,5g驱动行业的发力点。
魏彬坦言,5g upf一度难以满足垂直行业需求,面临n4接口未解耦、价格昂贵、缺乏灵活定制和快速响应能力等问题,可靠、开放、定制的upf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中国移动在2020年1月3日启动“openupf-面向行业的5g upf及n4接口开放合作伙伴计划” ,致力于打造可靠、可管、灵活、开放的upf,构建开放产业生态,助力5g赋能垂直行业。产业界积极响应,行业伙伴从年初的25家发展到目前的44家,涵盖upf、仪表、芯片、网卡等行业。
产业引导,规范先行
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中国移动克服疫情影响,按照既定目标在今年3月发布《面向垂直行业的n4解耦upf设备规范》和《面向垂直行业的n4接口规范》两项规范,同时发布《5g openupf白皮书》,向开放行业upf、助力5g赋能垂直行业迈出重要一步。
《面向垂直行业的n4解耦upf设备规范》,制定功能分级分类,要求upf必须支持的最小功能集(14类),保证upf基本业务正常进行,推荐支持ulcl分流等12类功能,满足不同垂直行业的定制化需求,后续根据需求不断迭代增加。设备需集软硬件于一体,具备虚拟化能力,分档分级,同时满足核心网设备可管可靠可控的要求。
《面向垂直行业的n4接口规范》基于功能的明晰和分级分类,消除理解差异,统一接口流程和接口信源。以r15版本为基础,同时引入r16个别重要信元,要求开发时以设备规范为标准,按需支持推荐功能对应ie。将接口ie细分为118项标准ie和7项定制ie,尽量重用并保留扩展性。定制ie兼容现有流程和标准ie,标准ie以扩展取值为主,并尽量减少对控制面(smf)的影响。
《5g openupf自皮书》立足行业场景需求,以2b行业客户为切入点,提出面向边缘八类特定场景的upf要求。设立2大产品(近期)目标:其一是接口开放,基于n4解耦设备和接口规范,推动不同类型设备开发;其二是设备开放,引导行业upf朝着通用化、定制化发展,有利于灵活部署。同时提出远期创新引领:服务开放和智能开放,定义upf基础服务与增值服务,以api形式实现信息开放;实现接口与功能可编程,融合ai能力实现数据处理智能化。
标准化和产业协同稳步推进
魏彬介绍,除制定规范外,中国移动同时在标准化和产业协同方面发力,稳步推进解耦进展。
国际标准方面,在3gpp、itu等国际标准组织立项,形成全球共识。2020年3月初,中国移动在itu牵头立项《imt-2020网络用户面功能管理协议》; 2020年6月初,中国移动在ct4牵头成立5g upf n4接口开放和增强标准项目。
行业标准方面,联合各行业在ccsa推进相关行标,汇聚行业需求,明确行业方案。
产业推动方面,国内三家运营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成熟。针对n4解耦的upf共性需求,牵头制定统一测试认证方案,后续可能向实现一家认证三家认可的方向推进,减少重复性工作。当前已完成共性功能梳理以及相关技术方案的明确,并基于此初拟了统一测试认证方案提纲。
魏彬进一步介绍,目前n4解耦实验室测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n4解耦实验室测试分为功能测试和网管及性能测试,9月底已完成所有功能测试,预计11月将完成网管和性能测试。与此同时,n4解耦实验室测试得到了产业合作伙伴的积极响应,目前已有21个厂家完成进场,并在测试前和测试中发现66项问题。
魏彬表示,中国移动将从规范体系和技术验证两条主线,以及深耕5g垂直行业需求、坚持高端前沿技术引领和构建多样化产品体系三大方向,持续推进openupf,打造5g行业开放upf繁荣生态。
亚利桑那州Weninger法案在法律上承认了区块链的签名和智能合约技术
换流变压器的特点
新能源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和车载充电机OBC的区别
精细之至,方显英雄本色——保证源表测量精度的小秘籍
你真的了解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吗
中国移动持续推进OpenUPF,打造5G行业开放UPF繁荣生态
ROG新一代腾讯ROG游戏手机官宣
TECH:基于FPGA的高速以太网适配器卡必备的PCIe Gen3技术
修复破碎机支撑板衬板面间隙很简单,看完这个案例分分钟学会
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布,将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超大电流1.2A线性恒流IC NU511单通道LED驱动
无人机怎样在采矿监控上发挥作用
爆款LED显示产品盘点 LED透明玉屏适用于多种场景
亚马逊与iRobot终止收购协议
场效应管的特性、性能参数和选用注意事项
如何评价智能车载异构计算芯片性能?
机器人单元上的那些警告标识都什么意思?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基因编码的生物传感器
移动电脑端二选一 取消Email支持LastPass Free权益大幅缩水
橙色云已成为工业设计的典范,助力制造业加快推工业互联网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