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视频图像传输系统及其技术分析

目前无线图像传输尚未形成典型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的技术方式也多种多样。分析了可用于无线图像传输的相关接入技术,并对实现方式作了简要介绍。
1.固定点的图像监控传输系统 无线图像传输系统从应用层面来说分为两大类,一是固定点的图像监控传输系统,二是移动视频图像传输系统。
固定点的无线图像监控传输系统,主要应用在有线闭路监控不便实现的场合,比如港口码头的监控系统、河流水利的视频和数据监控、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城市安全监控等。下面按频段由低到高对不同的图像传输技术进行介绍。
1.1 2.4 ghz ism频段的多种图像传输技术
2.4 ghz的图像传输设备采用扩频技术,有跳频和直扩两种工作方式。跳频方式速率较低,吞吐速率在2 mbit/s左右,抗干扰能力较强,还可采用不同的跳频序列实现同址复用来增加容量。直扩方式有较高的吞吐速率,但抗干扰性能较差,且多套系统同址使用受限制。
2.4 ghz图像传输可基于ieee802.11b协议,传输速率为11 mbit/s,去掉传输过程中的开销,实际有效速率为3.8 mbit/s左右。后来制订的ieee802.11g标准,速率上限达到54 mbit/s,该标准互通性高,点对点可传输几路mpeg-4的压缩图像。
应用在2.4 ghz频段的还有蓝牙技术、homerf技术、mesh、微蜂窝技术等。随着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2.4 ghz这个频段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其速率问题、安全问题、相互兼容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1.2 3.5 ghz频段的无线接入系统
3.5 ghz的无线接入系统是一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技术,采用fdd双工方式,用16qam、64qam调制方式,基于docsos协议。其工作频段相对较低,电波自由空间损耗小,传播雨衰性能好,接入速率足够高,且设备成本相对较低。该系统具有相对良好的覆盖能力,通常达到5 km~10 km,适合地县市级单位低价位、较大面积覆盖的应用场合;还可与wlan、lmds互为补充,形成覆盖面积大小配合、用户密度稀密配合的多层运行的有机互补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带宽不足,只有上下行各30 mhz,难以大规模使用。
1.3 5.8 ghz wlan产品
5.8 ghz的wlan产品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此频段的wlan产品基于ieee802.11a协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4 mbit/s。根据wlan的传输协议,在点对点应用的时候,有效速率为20 mbit/s;点对六点的情况下,每一路图像的有效传输速率为500 kbit/s左右,也就是说总的传输数据量为3 mbit/s左右。对于无线图像的传输而言,基本上解决了“高清晰度数字图像在无线网络中的传输”问题,使得大范围采用5.8 ghz频段传输数字化图像成为现实,尤其适用于城市安全监控系统。
wlan传输监控图像,目前比较成熟的是采用mpeg-4图像压缩技术。这种压缩技术在500 kbit/s速率时,压缩后的图像清晰度可以达到1cif(352×288像素)~2cif。在2 mbit/s的速率情况下,该技术可以传输4cif(702×576像素,dvd清晰度)清晰度的图像。采用mpeg-4压缩以后的数字化图像,经过无线信道传输,配合相应的软件,很容易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化城市安全监控系统。
5.8 ghz频段的wlan产品空中接力不好,点对点连接很不经济,不适合小型设备,技术成本过高,同时5.8 ghz频段在部分地区面临频谱管制。
1.4 26 ghz频段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
lmds系统是典型的26 ghz无线接入系统,采用64qam、16qam和qpsk三种调制方式。lmds具有更大的带宽以及双向数据传输能力,可提供多种宽带交互式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解决了传统本地环路的瓶颈问题,能够满足高速宽带数据、图像通信以及宽带internet业务的需求。lmds系统覆盖范围3公里~5公里,适用于城域网。由于世界各国对lmds的工作频段规划不同,所以其兼容性较差、雨衰性能差,成本也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数字化监控系统,采用2.4 ghz以上的wlan技术作为固定点的图像传输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发展的趋势。
2.移动视频图像传输系统 除了对固定点的图像监控的需求外,移动图像传输的需求也相当旺盛。移动视频图像传输,广泛用于公安指挥车、交通事故勘探车、消防武警现场指挥车和海关、油田、矿山、水利、电力、金融、海事,以及其它的紧急、应急指挥系统,主要作用是将现场的实时图像传输回指挥中心,使指挥中心的指挥决策人员如身临其境,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下面就移动视频图像传输采用公网和专用技术两种情况作相关介绍。
2.1 利用cdma、gprs公众移动网络传输图像
cdma无线网络的移动传输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抗多径衰落、系统容量的配置灵活、建网成本低等。cdma采用mpeg-4压缩方式,用mpeg-4的cif格式压缩图像,可以达到每秒2帧左右的速率;如果将图像调整到qcif格式,则可以达到每秒10帧以上。但是,对于安全防范系统来说,一般采用低传输帧率而保证传输的清晰度,因为只有cif以上的图像清晰度才可以满足调查取证的需要。如果希望进一步提高现场图像的实时传输速率,一个简单的方案是采用多个cdma网卡捆绑使用的方式,用来提高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目前市场上有2~3个网卡捆绑方式的路由器,增加网卡的代价是增加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随着视频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个网卡上3~4帧/秒图像传输速率是可以实现的,如果每秒钟可以传输3~4帧cif格式的图像,可以满足一般移动公共交通设施的安全监控的要求。
gprs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支持特定的点对点和点对多点服务,以“分组”的形式传送数据。gprs峰值速率超过100 kbit/s,网络容量只在所需时分配,这种发送方式称为统计复用。gprs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永远在线和按流量计费,不用拨号即可随时接入互联网,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资源利用率高。
还有一种可以期待的选择是3g系统,目前全球已进入部署阶段,目前可以实现的有效速率达384 kbit/s,它将带来移动视频传输系统革命性的进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速率提高了很多,也不要认为所有的移动交通设施可以同时将图像传输回监控中心,因为同时概念对于公网图像传输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2.2 用于应急突发事件的专用图像传输技术
对于一些应急指挥中心的图像传输系统,往往要求将突发事件现场的图像传输回指挥中心。例如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水灾、火灾现场,群众的大型集会和重要安全保卫任务现场等。这类应急图像传输系统不宜使用公众网络传输,最好采用专业的移动图像传输设备。但目前我国对此尚未专门规划频率。可用于移动视频图像传输的技术有以下几种。
2.2.1 wimax
wimax是点对多点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采取了动态自适应调制、灵活的系统资源参数及多载波调制等一系列新技术,并兼具较高速率传输能力(可达70 mbit/s~100 mbit/s)及较好的qos与安全控制。wimax 802.16e覆盖范围可以达到1~3英里,主要定位在移动无线城域网环境。然而802.16e获得足够的全球统一频率存在一定难度,且建设成本和设备价格较高。
2.2.2 无线网格(mesh)技术
无线“网格(mesh)”技术,可以实现较近范围内的高速数据通信。利用2.4 ghz频段,有效带宽可以达到6 mbit/s,这种技术链路设计简单、组网灵活、维护方便。
3.结束语 对于固定无线图像传输,我们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wlan技术产品;对移动视频图像传输可以采用公众移动网络或专用无线图像传输技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再进一步关注无线图像传输问题,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更适合扫地机器人的双目视觉导航方案
一文解析微功耗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
疫情形势下,印刷机械如何进行远程维护
智慧媒体学院进一步推动媒体产业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跨入智能互联网时代
AI能够找出汽车周围的各种物体
移动视频图像传输系统及其技术分析
高精度地图之拓扑地图的应用
自主汽车技术对联网汽车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封测大厂日月光投控第三季合并营收可望突破1000亿元大关
lifi技术的优缺点
华为首款5G智能手机将于7月26发布 最快8月份上市
电能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
无人机送生鲜 享受分钟级服务
三星/苹果点火 处理器厂竞逐8核/64位方案
iPhone 15 Pro搭载A17 Pro处理器
三大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型思考
创新科技引领居家健身!YESOUL野小兽智能划船机R15火爆众筹
美国不认可华为,华为应该怎么做?
雷曼光电总裁李漫铁一行前往BOE参观交流
物联网概念及常见的物联网协议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