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领域都在争夺低功耗 看MCU如何成为低功耗争夺之战的焦点

科技发展的今天,各种手持化设备、可穿戴设备、能源应用领域都在追求低功耗,在半导体行业发展也尤为迅猛,低功耗一直是各大mcu厂商争夺的焦点。
之前开发过24h动态心电记录仪,该心电采集器内置1节7#电池,外设有128*64无背光点阵液晶、sd卡、数字时钟、多操作按键、led指示、蜂鸣器、外扩2mbit ram等,设计之初定位为采集器可连续工作48h以上在采样率250hz条件下将ecg数据存储在sd卡中,采样率125hz时,工作时间可达72h。其他功能要求就不一一叙述。
之前的低功耗设备开发一直使用t公司的mcu,包括flash型mcu以及后期的fr(铁电存储)系列,直到一次机缘巧合的研讨会让我接触到了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推出的efm32系列mcu,会议上我看到efm32突出的优点后,曾通过申请平台申请了efm32stk3600开发套件,该套件中主mcu为leopard gecko系列cortexm3内核的efm32lg990f256。
为了对比t公司mcu和efm32的低功耗特性,我将代码分别在两个平台上运行,因efm32内部ram较大,无需外扩2mbit ram,在测试代码时我以通用性程序来做对比;
测试条件:室温条件下,使用同一电流计及测量负载。t公司mcu分为6种运行模式,其中5种低功耗模式,am(运行模式)、lpm0~lpm4;efm32分为5种运行模式,其中4种低功耗模式,em0(运行模式)、em1~em4。
根据datasheet描述,efm32由em2模式、em3模式唤醒时间只需2us,即使最深度模式em4也只需160us。
通过以上对比,发现efm32的确功耗比较低,但t公司mcu在am模式下,当时打开着手表晶振,所以功耗有些略微偏大,理论应该会低些。
后面我在t公司mcu上跑fatfs文件系统利用硬件spi口驱动sd卡2.0,在efm32lg990f256上跑fatfs文件系统利用sdio驱动sd卡2.0,然后一直往卡上写数据,同等容量的7#电池,t公司mcu比efm32记录数据较长,这个结果看起来跟上述的测量结果有些相反,后面仔细检查程序发现,t公司mcu使用硬件spi口,当时最大的端口速率是16m/s,且每次写卡后进入lpm3模式中,而efm32当时使用的是32mhz时钟源,sdio端口速率为32mhz,每次写卡后保持着em0模式;后面将时钟速率降低为16mhz,条件和t公司mcu一致时,测量结果比上次有较大提高。
所以,后面得出的初步结论就是,在flash型mcu中,efm32系列的低功耗相较t公司的flash mcu更为极致、更低。随着技术的革新,目前有些mcu设计已经开始使用铁电存储器来取代flash存储器,以进一步降低功耗,期待efm32推出铁电存储系列的微处理器。
在实际操作中借助simplicity studio的energyaware profiler 和高级能耗监控模块 (aem) 功能,为代码优化提供了优化思路;特别对于系统性应用开发,借助simplicity studio的aem 功能将代码按照块的划分进行能耗比测试,发现代码的执行冗余部分,然后进行细节优化,优化后的代码再次通过aem测试进行校验核对,通过这种方式可将嵌入式代码的功耗将至最低值。当时移植fatfs文件系统在efm32上就是使用aem能耗监测功能进行的优化。
simplicity studio的aem功能是行业内其他软件所不具备的,此功能能够帮助开发者解决功耗控制问题,如果你还没用过此功能,那就抓紧时间尝试一下吧。
https://www.sekorm.com/news/2733.html
您也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silicon labs社交媒体平台:

索尼Xperia 1 II详细规格配置一览
谷歌Pixel 2系列更新Android 10后竟无法上网,还尚未解决
如何对医疗设备进行安全测试
Microchip PIC系列8位单片机入门教程(7)PWM
嵌入式Linux市场增长迅速
各领域都在争夺低功耗 看MCU如何成为低功耗争夺之战的焦点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但却仍被光刻机“掐脖子”?
以嵌入式系统作为移动终端的软件平台浅析
英伟达宣布将于1月12日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
Fundamental VR手术应用最新增加眼球追踪功能
墙壁开关什么牌子好
华为麒麟5G芯片量很大,华为Mate60上架
iPhone 12和华为Mate40已经发布,骁龙875的安卓机还远吗?
ARRAY of DB_ANY中参数实例的使用示例
两会车企代表谈汽车芯片短缺
怎么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以价格为导向,高性价比Mini LED背光技术介绍
固定频率工作的降压稳压器设计
安兔兔表示:在数以万机的安兔兔手机用户中高端手机的用户占比颇高
品牌选择是重头戏 智能家居要重视生活理念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