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此前开源的谷歌安卓、英国的arm,以及多个全球性的技术联盟/协会都宣布执行美禁令之后,很多人不禁要问,近年来国内大热的、被我们寄予厚望的、被认为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主可控”的risc-v是否也会受到美禁令的影响?
risc是一种精简指令处理器,其起源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eecs部门的计算机科学部门的ddavid patterson教授及其团队的一项课题研究的产物。risc-v之所以取名risc-v,主要是因为david patterson教授在此之前已经研制了四代精简指令处理器芯片。
而david patterson教授研究risc,主要是由于当时英特尔、arm等cpu厂商对于cpu架构的授权要求较高,授权费也非常高昂,有没有其他的开源的或者免费的cpu可以使用,因此决定零开始设计一套全新的cpu架构,在设计成功之后,并将其免费开源。
传统的arm指令集是不允许做扩展的,但是risc-v是方便做可扩展的。另外risc-v由于是后发的架构,在技术上非常精简且容易实现。更为关键的是,risc-v是免费开源的,这些特点很快吸引了很多大公司参与其中。
2015年,risc-v成立了基金会,初创企业包括谷歌、西部数据、***晶心、联发科、杭州中天微、华为等。目前risc-v基金会成员已有235家, 包含国际知名的系统公司、半导体公司、 硅智财公司、软硬件发展工具公司及伯克利、mit等名校。比如国内的阿里巴巴、华米、乐心等都加入了risc-v基金会。
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国产芯片开始追求自主可控的芯片指令集架构。国外的指令集架构本质上是一种授权付费的,很难实现国产自主。而国内自己定义一套指令集架构又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处理器架构必须是全球范围的一个通用架构,必须获得生态支持。因此,risc-v架构近两年备受国内厂商追捧。
那么作为起源于美国的risc-v技术以及risc-v基金会,其是否会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呢?
在5月29日,***risc-v联盟举行risc-v x aiot/5g新嵌入式智能解决方案论坛上,中国risc-v产业联盟理事长、上海芯原微电子董事长戴伟民也表示,华为完全可以用risc做芯片,risc本身开源不受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软件”是一种产品,可能是会受到美禁令影响。但是“开源(源代码)”是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言论自由。而rsic-v既不是开源代码,也不是单纯的软件产品,其本质是一套开放的、免费的指令集,定义了处理器软硬件之间的接口规范,相当于一套开放标准。因此不会受到美国的出口管制禁令的影响。
risc-v基金会也鼓励任何人,无论是会员还是非会员无任何限制地使用risc-v指令集架构去实现处理器。
而基于risc-v的cpu内核实现,既可以自己研发设计,也可也采用开源代码进行设计,此外还可以直接购买第三方基于risc-v设计好的商用ip。
对于这三种实现方式来说,如果是独立于现有的risc-v标准框架之外去自行开发设计,美国显然是无法管制的,不过可能会要求risc-v基金会(该基金会注册在美国)停止会员资格,从而影响使用risc-v商标和参加相关的会议。但是,依然可以通过与risc-v基金会沟通变更注册地址来解决。也可联合中国的risc-v厂商来构建一套自己的标准。
如果是基于risc-v开源代码进行研发,同样也是不受美禁令影响,因为美方若对开源代码进行管制,则可能属于违宪。当然,美国同样可以要求risc-v基金会停止相关会员资格。这个影响不大。
显然,对于risc-v技术来说,因为其是完全免费开源的,所以美国没法去禁止,任何公司都可以利用risc-v来进行设计自己的芯片。就像开源的安卓系统一样,华为虽然被禁,但也依然是可以使用安卓系统,其不能使用的只是谷歌自己附加在安卓系统之上的gms服务。因此对于华为来说,可以完全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risc-v架构进行自己的芯片设计。
不过,虽然risc-v架构的初衷是开源免费的,可以被任何学术机构和商业组织使用。但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有能力的芯片设计企业都在risc-v架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属于自己的ip进行扩展,推出自己基于risc-v设计的商业ip,比如美国的sifive。
sifive是一家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提供快速开发式处理器核心ip的领先供应商,核心团队就是由risc-v研发团队所创立。通过开放式架构处理器核心及自主式开发基于risc-v架构芯片来帮助soc设计。
虽然开源的risc-v架构不受美国禁令限制,但是美国厂商基于risc-v设计的商业内核或者芯片依然也是受到美国禁令管辖的。也就是说,美国厂商或者其中带有25%美国公司知识产权的基于risc-v设计的内核或芯片,华为将无法使用。
那么risc-v基金会是否会受美国禁令影响呢?
从目前来看,risc-v基金会似乎并未有限制华为的动作,不过鉴于其注册在美国,并且之前已有一大批的所谓的国际性标准/学术组织都开始执行禁令,后续可能将迫于美国压力对华为进行限制。但是即便如此,也无法限制华为使用risc-v。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来国内的risc-v产业发展迅速,大批的国产芯片设计厂商都开始入局,并且自去年以来国内成立了多家围绕risc-v产业的组织,比如中国risc-v产业联盟、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risc-v专业委员会、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等等,进一步丰富了国内的risc-v产业生态。这也为后续国内围绕risc-v架构,打造自主可控的芯片提供了助力。
腾讯微博正式停止服务和运营,用户无法登陆但可备份数据
引导AI变得有道德,科技向善应成为恪守与贯彻的道德底线
华为P11什么时候上市?华为P11强势曝光,史上最强配置,售价7000!狙击iPhone8!
智能语音电话机器人也将是一把双刃剑
基于Compact PCI系统的通信公共平台设计与实现
开源架构RISC-V到底会不会有“被禁”风险?
什么是变压器并列运行_变压器并列运行的优点_运行条件及并列运行的目的
中央厨房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性能
加密货币不归零如何来保障
如何减少PCB布局中的串扰
用CAD原理图绘制电缆装配技巧(英文版)
2018MWC上海开幕,20人团队+锐捷默默服务
乐高新款机器人套装:锻炼孩子们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好帮手
日本全家便利连锁店采用VR远程技术操纵机器人店员
什么是cpu的TDP功耗
欧洲芯片法案即将达成协议,全球市场将进入“区域联合”时代
它人机器人iSweeper系列赋能多场景智能清洁
教育部与微软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开发VR技术在教学领域应用培训
直线电机生产厂家谈在拉萨新近动工的天文馆
高过载配电变压器是什么(优点、过载能力、耐高温能力、选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