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多媒体发展简史
从1985年第一台具有笔记本电脑特征的手提电脑东芝t1100算起,笔记本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史。笔记本的诞生是为了实现电脑的移动使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商务工作的日益繁忙,人们也日益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的劳逸结合,对作为移动电脑的笔记本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除了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还要求在笔记本里具备可供娱乐的多媒体功能,但笔记本的发展多年来一直在运算性能和便携性的边缘上挣扎,多媒体的发展也跟不上用户的要求,这个阶段差不多从第一台笔记本的诞生持续到2003年,直到2003年,迅驰处理器的横空出世,和台式机设计完全不同的迅驰处理器性能超群、功耗低的特性解决了笔记本多年来的隐患,加上另外一些技术的发展,笔记本的便携性和性能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接下来厂商大张旗鼓地开始了笔记本在多媒体方面的开发。甚至有纯粹是为代替台式电脑设计的娱乐型笔记本。
现在的一些定位于个人消费的笔记本已具备了较多的多媒体功能,如图形加速卡、光驱、麦克风、立体声喇叭等。多媒体集图、文、声、画、视频于一身,对资料的集成、交互演示强,在工作、教育中的应用都比传统的方式有更好的效果,对个人的娱乐要求也能极大程度的满足。粗略地划分,可以把多媒体的内容分为视频和音频两方面,下面就主要从这两方面粗略向大家介绍笔记本多媒体的发展过程。
1991年 东芝推出了第一台彩色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t3200sxc
1994年10月 ibm推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55cd
1995年 ibm发布了thinkpad 760cd,首次采用了12.1寸的svga显示屏,拥有红外线接口和1.2gb容量的硬盘和4x的cd-rom。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支持多媒体功能、第一个采用12.1英寸高分辨率的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从纯商用走向多媒体、家庭等大众型用户。
1997年 intel发布pentium mmx笔记本电脑cpu,使得笔记本电脑上可以流畅的进行vcd解码
1997年 ibm发布全球首款配备14.1显示屏和dvd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70
1998年 agp图形加速接口开始应用与笔记本电脑中。
视频
视频的表现和多个方面因素有关系,其中显卡和显示屏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对图像文件里数据的主要处理场所,后者是经处理后的数据的直接表现的平台。
从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诞生到此后的10年间,笔记本在多媒体方面的发展都进展不大,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1100的显示器是单色显示器,直到1990年才开始采用dstn彩色显示屏,但dstn彩色显示屏并不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一来分辩率并没有得到提高,二来本身的色彩、亮度等效果都差强人意,而且屏幕反应慢、可视角度小、耗电量大,因而也称之为伪彩显示屏。1991年,第一台采用彩色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东芝t3200出现,分辨率为640*480(vga),相对于dstn显示屏来说,tft屏幕反应速度、可视角度、色彩、对比度、亮度都较高,这一进步只是完成了让人可以正常地看到彩色的图像的任务,对多媒体应用还是不够的。而在这段时期里,显示的视频技术也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多媒体在笔记本的历史应该从1995年开始算。那时候笔记本电脑里还没有显卡,只是把显示芯片集成在主板上,1995年,主要的笔记本厂商开始采用放大视频技术,由pc card总线直接从pc card传输数据到视频,减少视频信号通过cpu与系统总线的次数,提高了视频数据传送的速度,另一方面,1995年10月,ibm发布第一款支持多媒体功能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760cd,这款机器里采用了12.1英寸的svga分辨率显示屏。另外在1994年笔记本电脑开始采用的cd-rom在1995也趋向成熟,至此,多媒体才算是在笔记本安下了家。1996年,vga显示屏彻底退役,svga的显示屏成为主角,同时已经开始有现在还在用的xga的显示屏出现。之后isa、pci、agp三种更高传输速度的总线方式也相继应用在笔记本上。这些技术的发展使笔记本可以进行复杂的图形处理,开始符合多媒体技术的要求。
如今,在分辩率方面,xga作为正常的标准,sxga、uxga、wxga、sxga+、wxga+等更高的分辩率在涌现。而最为人注目的是今年的热点之一--宽屏,宽屏更大的分辨率不但可以为商务应用提供更高的效率,在观看影碟的效果是一般屏幕所无法相比的,但因目前的生产数量还较少因而成本也相对较高,但随着宽屏被更多的人认可,生产规模的扩大,成本会比现在一般屏幕的成本还要低,取代现在的一般屏幕势在必行,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在视频技术方面,多年来虽然都有所提高,但和台式pc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便携性、性能、散热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之下,采用独立显卡显然不是那么明智。直到迅驰技术及其它方面技术的进展,彻底解决了性能和便携性的茅盾及各方面的问题,现在已经有不少笔记本特别是定位家用娱乐型的笔记本采用了独立显卡增强视频处理能力。
音频
笔记本里的音频系统一直是笔记本厂商不愿啃的骨头,毕竟笔记本是电脑不是随身听,在笔记本里放置独立声卡和大功率的音箱而牺牲体积和电池继航能力是舍本取末。
虽然从第一台笔记本面世到现在都没有停止过在声音系统方面的开发,但因体积和功耗等因素的制约,在娱乐上始终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一般对多媒体方面要求高的用户都会选择使用外置声卡和外置音箱。近年来笔记本音频系统的外设设备的发展相比还是较快的,这也是笔记本里的音频系统先天不足使然吧。最早的笔记本外置声卡是通过usb与笔记本电脑相连的创新的sound blaster,当时的usb接口还是1.1规范,传输速度有限,并且占用的系统资源也不小,现在的产品则都采用了usb2.0接口规范,系统资源的占用和传输速度都大有改进。
而在音箱方面,虽然现在的厂商们在笔记本里配置了一些优质音箱或采用多声道音箱等方法改进声音的质量,但还是远远无法满足一些要求较高的用户,因此有些厂商为笔记本设计了外置的音箱,如sony的qr系列外置悬挂音箱,还有一些专为笔记本设计的方便携带的外置音箱,如上海鸿聚电子研发的h-138就是一个非常适合和笔记本一起携带的外置式音箱。
另外在多媒体数据读取上,1994年cd-rom开始应用在笔记本上,1998年开始使用dvd-rom,现在combo已经渐渐成为主流的配置,功能上也多了诸如不开机播放音乐文件、无需等待pc操作系统载入即可访问dvd、数码照片、mp3文件等,东芝还推出过一款可看视频的多媒体笔记本电脑,笔记本已经在开始向一种便携式个人娱乐设备转化。
据一些市场调查显示:台式机替代型笔记本电脑在过去数年中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在中高价位的影音多媒体笔记本机种在市场的销售量稳定而持续成长,笔记本进入家用市场的潜力巨大,一些专业人士预测影音多媒体的机种将是笔记本发展的趋势,而这些都是得益于多媒体在笔记本里的表现。
企业供应链系统管理的原理及特征的介绍
一起来了解1.72/Rt*Ct 和 1.8/Rt*Ct
加密货币市场该如何解决现今面临的巨大挑战
开关电源芯片U6117S管脚功能描述
华为AI芯片确有高人之处,华为更瞩目“达芬奇”而非芯片
笔记本多媒体发展简史
卫星高压无线语音核相仪的参数
汽车CAN通信接口的静电抗扰保护设计方案
分享一种电阻测温电路中检测电阻阻值的方法
ams推出环境光/颜色(RGB)和光源闪烁检测集成传感器——TCS3410
信号源AFG3252C维修通道输出幅度不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球政策咨询平台洲链介绍
滴滴有望重回“顺风车”领军者?网约车国家队来袭,价格成最大惊喜
联赢传感器壳体精密激光焊接解决方案
74ls112引脚图及功能表
小型气象站——智能监测、多要素集成
MCU玩家国民技术携通用+安全最新产品与方案亮相
适用于任何设备的图像和视频传输转换器
确定PCB Layout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的方法
会“呼吸”的防水透气阀:小阀门中有大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