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阿里巴巴和富士康两大公司联手投资软银集团旗下机器人控股子公司(soft bank robotics holdings corp,简称sbrh),这说明未来以ai为导向的“情感触动”将成为风向。两位大佬的投资数目之巨大也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和希望,sbrh首发1000 台 pepper机器人上线1分钟即告售罄,当然最重要因数是售价仅为19.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当然后续的各种服务费需要月结……
打个比方,你要想正常使用(如日常对话、客户服务等功能)则需要加入“pepper基本计划”,其服务费用为14800日元/月(约合750元人民币);同时,还需要购买9800日元/月的维修保障保险费用;以上费用均需另加日本国内8%的消费税,且均需要预定3年。这样算来,一台pepper的3年使用费用高达百万日元,超过人民币5万元。(突然整个人都不好了,感觉是个深坑)。
不过这不会影响大家对pepper的热情,因为国内暂时无缘发售,一般人也用不起,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大海对岸霓虹国是怎么玩儿的。《日经电子》在第一时间收到pepper机器人后就开始拆解,最终大功告成,不过首发千台pepper机器人变成了999台——因为他们组装不回去了!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拆(zhi)卸(jie)pepper小朋友的。以下图片来自《日经电子》。
pepper是一款情感机器人,身高120cm,体重28公斤,配备10.1英寸触摸屏,整体人形设计看上去还蛮可爱的,锂电池可让其持续工作超过12个小时,只是就如此把它拆解了,还是有点于心不忍。
打开蓝色包装箱,pepper就像图坦卡蒙法老一样放在里面。动手取出时,pepper的脖子和腰关节的部分“软趴趴”的,一个人扶不起来。“这不禁令笔者回想起在学生时代,曾经搀扶过烂醉如泥的学长。”据专家解释称,“软趴趴”的状态是为了在运输和移动的时候,“防止关节部分承受负载,导致齿轮和马达损坏”。
解除“软趴趴状态”需要拔下腰和脖子各自的保险栓——在脖子后面有紧急制动开关的保护壳,打开保护壳,就能看到容纳保险栓的部分。
正式启用前,需要先行充电。充电装置位于pepper的后面底部,支持普通家用电源(日本制式为110v)。
然而卖萌并没有什么x用,最终我们还是对它下手了。
拆解首先从头部开始,头部很容易与身体分离,只要用手拖着头部,打开脖子旁边的两个卡榫,即可将其取下。
头部与身体之间通过接触联线取得互通。
由于pepper表面的几乎没有螺丝孔作为固定,基本利用利用壳内设计卡榫进行固定的,所以拆解时会用到专用薄铁片以及电钻等直接操作。
充电结束,打开了pepper胸前的电源开关。双臂下垂,看上去疲惫不堪的pepper终于动了起来。只见它挺起腰杆,仿佛是在确认自己的存在,开始环视四周。
“初次见面,我是pepper!”完成初始设置后,pepper配合着动作,进行自我介绍。可能是因为120cm的身高和独特的尖嗓门,面对pepper就像是在面对小学生。感觉不到压迫感。但pepper的语言识别能力似乎还有改善的余地。在为获取天气预报而设置地区的时候,笔者说“东京”,但识别出的却是京都、岐阜,一个比一个离谱。
而对于有的人,pepper更是答非所问,看来沟通还需要一定的技巧。通过与pepper对话,在正面看着pepper的眼睛说话,识别的精度比较好,对来自后方的招呼则反应迟钝。这可能是因为不锁定对话的对象,pepper就无法判断是对话,还是环境噪音的缘故。
pepper的头部嵌入了大量传感器元件,清楚麦克风阵列、扬声器和触摸传感等。相当于人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以让它能够更接近人的感知,但设置的位置与真人不同。相当于耳朵的麦克风阵列位于头顶,而人耳所在的位置则安装着扬声器。
看起来像是眼睛的部分是仿生学眼部设计,安装的是距离图像传感器,通过左眼发射和右眼接收来检测距离。围绕图像传感器上面有一圈led,环绕在发光部和受光部周围,根据pepper的设置状态,这是为了让“眼睛”的周围呈现粉色或绿色,更有不同的神采。
那么,相当于人类眼睛的摄像头在哪里呢?视觉感知摄像头部分被安排在头部额头上和嘴巴两个开口中,便于记录和观察外界的情况。
在其头顶部,巨大散热片下面是pepper的大脑——英特尔凌动处理器,英特尔又占据了ai行业的前列。但话说回来,处理器为什么要内置于头部?为了跟人类更像吗?
正如pepper的眼睛和耳朵所体现的那样,机器人的构成要素的配置没有必要与人类相同。一个假设是智能可以升级。考虑到头部比较方便取下,这可能是为了在今后,能更换配备新处理器等的头部,从而在不改变主机的状态下强化功能。
头部拆解完全后,接下来开始拆解pepper的躯体部分。打开外壳后,pepper还做了第二层防尘保护层。
拆下之后,首先看到是3个风扇,主要目的是为颈部、左臂及右臂的驱动马达降温。正中央的风扇体型最大,可能是因为颈部马达的负荷较高的缘故。
风扇下方有一块电路板,主要负责电源管理分配。在机身后背上侧的红色按钮是紧急制动按钮。风扇嵌在一个机构部件上,该部件通过顶端的4颗螺丝固定。拆掉这些螺丝后,该机构部件可以自上而下打开,驱动各个部位的致动器便显露出来。
同时,露出的内部是由纵横交错的几个面组成的复杂结构,这可能是为了保证强度。
为进一步揭示躯干的秘密,取下风扇上侧的固定螺丝,进一步打开隐藏其中的秘密。
pepper拆下两条胳膊,看上去分量不轻,外形设计上和传统机械手臂也有不同。
陆续拆解各种零件,pepper只剩下半身了。取下pepper腰位置的螺丝和电源数据线连接,上半身也分离走了。
连接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是疑似为信号线的扁平电缆,以及估计是用来供电的4条粗电缆。pepper是电池驱动的产品,只要打开了胸前的电源开关,就会一直保持通电状态。
pepper底部运动活动装置为全方位滚球,采用等边三角顶点设计让它行驶更为稳定。
拆解完毕,《日经技术》研究机器人20年的专家对pepper硬件表示赞许,起码从机构和功能上否非常不错;但他也认为应用还比较初级,只停留在对话、护理、游戏等之前都想到的范围之内。估计现在最大的用途,应该是以与用户对话为主的交流用途。苹果siri此类也可以呀。他对pepper的市场预期解读: “对于交流用途,能说话就足够了。精简功能,上市低价硬件就足够了。可以先通过低价硬件积累经验,然后再逐步向自由度高的硬件发展。”
从拆解过程中看,pepper的结构设计非常严谨,其维修难度势必增大,想自己动手的朋友三思而后行。虽然没有实际体验,但从《日经技术》机器人专家口中 我们能了解到pepper并没有大家想象中完善,作为目前ai情感机器人的开路先锋,它需要时间逐步完善功能应用。更重要的是更精准的定位,大家对于未来 陪伴服务应用有更多期待,特别是在日本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情况下,有可能成为未来一个个人用户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带动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起码在 关注度和产业投入上会成为新的热点。
为什么要有DNS?它的设计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丰田日本首获燃料电池巴士“SORA”认证,预示客车领域将会是燃料电池下一个可期的应用场景
特斯拉将在近期推完全自动驾驶软件订阅服务
只需三步,即可享受智能家居!
!MARCONI 2303/MARCONI 2303/MAR
拆解Pepper-内部结构竟如此精密!
三个延伸打法,撑起华为云桌面的7年领跑
海康微影受邀参加“2020 红外产业技术及市场发展论坛”
我还在用四核A7 三星3GB版2016款A8跑分都出来了
三菱触摸屏GOT2000与三菱Q系列以太网通讯
Lantronix推出只有芯片大小,具以太网连接能力网络模块xPico
GPS DTU是什么,它的应用领域都有哪些
四维图新旗下世纪高通与江苏移动达成合作
索尼发布Walkman Z PMP:4.3 寸屏幕 Tegra 2处理器
一个适用于单片机裸机开发的开源轮子
红外线感应器原理/原理/安装
基于物联网和隐私以及物联网和数据洞察的有关问题探讨
用C语言实现一个圣诞树!
每个人都有手机_为啥手机的销量还是那么大呢?
独创:IoT OS开发者平台,“AI+IoT”技术的快速商业落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