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c2368学习笔记(一)、点亮led前言lpc2368是一款十分强大的单片机,其基于arm7tdmi-s处理器,可在高达72mhz的工作频率下运行,高达512kb的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具有在系统编程(isp)和在应用编程(iap)功能,arm局部总线上有高达32kb的sram,并且具备丰富的外设,如sd/mmc存储卡接口、10位a/d转换器、10位d/a转换器、uart接口、can接口、spi接口、usb2.0(带有片内phy和相关的dma控制器)接口、i2c接口、i2s频接口、ssp控制器、ethernet mac、定时器、rtc等。
一、开发环境介绍lpc2368支持多种开发环境,有
1. lpcxpresso ide
2. ads
3. mdk
4.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5. segger embedded studio
其中segger embedded studio目前对个人用户免费,但是为了快速熟悉lpc2368的开发,我使用mdk进行程序开发工作。
二、新建工程打开mdk,选择单片机型号为lpc2368,并向工程中添加启动文件lpc2300.s。界面如图所示:
编写点亮led程序。程序如图所示:
配置工程。
output项配置如图所示:
debug项配置如图所示:
utilities项配置如图所示:
下载程序。点击,开始下载程序,程序下载成功输出窗口显示如图所示:
下载失败的话会有提示,请对照上述内容重新进行配置。
观察实验现象。
当然也可以使用nxp的启动文件进行新建工程,步骤如下:
1. 在nxp官网上找到有关lpc2368的程序,可以在该网址找到,里面还有芯片资料、软件服务等信息。
2. 下载并打开lpc2368的例程
3. 打开以后是这样的,common是通用的配置文件,其他的是一些外设的驱动例程。
common文件夹内有两个文件夹分别是inc文件夹和src文件夹,如下图所示:inc文件夹包含,src文件夹包含
4. 复制common文件夹到工程目录,将它添加到工程中
,工程配置如下所示:c/c++项配置如下图所示
linker项配置如下所示
其他项的配置和上面配置相同。
5. 编译运行,观察实验现象。
三、程序介绍3.1 程序源码#include int main(void){
//配置p0.29 p0.30 为输出模式
iodir0 |= 1 << 29;
iodir0 |= 1 << 30;
while(1)
{
//配置p0.29 p0.30 输出低电平
//由于硬件原因led在低电平时点亮 在高电平熄灭
ioclr0 |= 1 << 29;
ioclr0 |= 1 << 30;
}}3.2 gpio寄存器介绍 寄存器名称 寄存器功能 大小 配置参数 复位值
iodirx(gpio端口方向寄存器) 配置gpio为输入/输出模式 32 bit 当寄存器的第x位被配置为0时,相应的端口被配置成输入模式;当寄存器的第x位被配置为1时,相应的端口被配置成输出模式 0
iosetx(gpio端口置位寄存器) 配置gpio输出高电平 32 bit 当寄存器的第x位被配置为0时,相应的端口状态保持不变;当寄存器的第x位被配置为1时,相应的端口输出高电平 0
ioclrx(gpio端口复位寄存器) 配置gpio输出低电平 32 bit 当寄存器的第x位被配置为0时,相应的端口状态保持不变;当寄存器的第x位被配置为1时,相应的端口输出低电平 0
其他的寄存器请参考lpc2386数据手册。
四、结语点亮led对于学习单片机来说算是入门了,当搞定了外设配置之后接下来就是程序框架的编写了。lpc2368其实的配置和stm32的配置差不多,官方有一些外设驱动的例程的,不过在外设库函数方面不像stm32那么强大,就论平台来说还是值得去探索尝试自己编写函数库。
五、参考资料[1]. lpc2368数据手册
大众汽车美国田纳西州工厂扩建,投产后生产ID系列车型
全球 AI+新药研发都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机器人在油气领域的革命从哪里开始
直流电源交换电路
爱立信推出全新有源无源天线一体化无线设备
LPC2368学习笔记(一)——点亮LED
VR全景数字化展厅怎么做?
工业机器人在恶劣环境下如何正常作业
变频器没有输出电压是什么原因
冰箱光触媒除臭器电路方案设计
简易LED频闪仪的制作图解
华擎联合AMD推出首款搭载嵌入式R1000的处理器
未来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YubiKey Bio正式面世,首款具备指纹识别的安全密钥
天线的频率范围是多少?如何测量天线的信号强度?
用AT89S52单片机进行智能控制的温度显示报警系统设计
比机器狗适应性更强的轮式小车是如何行走的
P981-0107-06MO-350BAS轧钢机压力传感器
Intel在FPGA可编程加速卡领域获得新技术突破
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务实且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