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模拟串口的三种方法

机采集各种终端数据后进行处理、存储,再主动或被动上报给管理站。这种情况下下,采集会需
要一个串口,上报又需要另一个串口,这就要求单片机具有双串口的功能,但我们知道一般的51
系列只提供一个串口,那么另一个串口只能靠程序模拟。
1. 本文所说的模拟串口, 就是利用51的两个输入输出引脚如p1.0和p1.1,置1或0分别代表高低电平,也就是串口通信中所说的位,如起始位用低电平,则将其置0,停止位为高电平,则将其置1,各种数据位和校验位则根据情况置1或置0。
2. 串口通信的波特率,说到底只是每位电平持续的时间,波特率越高,持续的时间越短。如波特率为9600bps,即每一位传送时间为1000ms/9600=0.104ms,即位与位之间的延时为0.104毫秒。单片机的延时是通过执行若干条指令来达到目的的,因为每条指令为1-3个指令周期,可通过若干个指令周期来进行延时,
3. 单片机常用11.0592m的的晶振,现在我要告诉你这个奇怪数字的来历。用此频率则每个指令周期的时间为(12/11.0592)us,那么波特率为9600bps每位要间融多少个指令周期呢?
指令周期s=(1000000/9600)/(12/11.0592)=96,刚好为一整数,如果为4800bps则为96x2=192,如为19200bps则为48,别的波特率就不算了,都刚好为整数个指令周期,妙吧。
至于别的晶振频率大家自已去算吧。
现在就以11.0592m的晶振为例,谈谈三种模拟串口的方法。
*************************************************************************************/
/***********************************************************************************
方法一: 延时法
分析: 此种方法在接收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采样定位需较准确,另外还必须知道每条语句的指令周期数。此法可能模拟若干个串口,实际中采用它的人也很多,但如果你用keil c,本人不建议使用此种方法,上述程序在p89c52、at89c52、w78e52三种单片机上实验通过。
通过上述计算大家知道,串口的每位需延时0.104秒,中间可执行96个指令周期。
**************************************************************************************/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p1_0 = 0x90;
sbit p1_1 = 0x91;
sbit p1_2 = 0x92;
#define rxd p1_0 //接收脚
#define txd p1_1 //发送脚
#define wrdyn 44 //写延时
#define rddyn 43 //读延时
//延时程序*
void delay2cp(unsigned char i)
{
while(--i); //刚好两个指令周期。
}
//往串口发送一个字节
void wbyte(uchar input)
{
uchar i=8;
txd=(bit)0; //发送启始位
delay2cp(39);
//发送8位数据位
while(i--)
{
txd=(bit)(input&0x01); //先传低位
delay2cp(36);
input=input>>1;
}
//发送校验位(无)
txd=(bit)1; //发送结束位
delay2cp(46);
}
//从串口接收一个字节
uchar rbyte(void)
{
uchar output=0;
uchar i=8;
uchar temp=rddyn;
//接收8位数据位
delay2cp(rddyn*1.5); //此处注意,等过起始位
while(i--)
{
output >>=1;
if(rxd) output |=0x80; //先收低位
delay2cp(35); //(96-26)/2,循环共占用26个指令周期
}
while(--temp) //在指定的时间内搜寻结束位。
{
delay2cp(1);
if(rxd)break; //收到结束位便退出
}
return output;
}
/***********************************************************************************
方法二: 计数法
分析: 51的计数器在每指令周期加1,直到溢出,同时硬件置溢出标志位。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预置初值的方法让机器每96个指令周期产生一次溢出,程序不断的查询溢出标志来决定是否发送或接收下一位。
接收的程序,可以参考下一种方法,不再写出。这种办法个人感觉不错,接收和发送都很准确,另外不需要计算每条语句的指令周期数。
**************************************************************************************/
//计数器初始化
void s2ini(void)
{
tmod |=0x02; //计数器0,方式2
th0=0xa0; //预值为256-96=140,十六进制a0
tl0=th0;
tr0=1; //开始计数
tf0=0;
}
//查询计数器溢出标志位
void waittf0( void )
{
while(!tf0);
tf0=0;
}
//向串口发送一个字节数据
void wbyte(uchar input)
{
//发送启始位
uchar i=8;
tr0=1;
txd=(bit)0;
waittf0();
//发送8位数据位
while(i--)
{
txd=(bit)(input&0x01);//先传低位
waittf0();
input=input>>1;
}
//发送校验位(无)
//发送结束位
txd=(bit)1;
waittf0();
tr0=0;
}
/***********************************************************************************
方法三:中断法
分析:中断的方法和计数器的方法差不多,只是当计算器溢出时便产生一次中断,用户可以在中断程序中置标志,程序不断的查询该标志来决定是否发送或接收下一位,当然程序中需对中断进行初始化,同时编写中断程序。本程序使用timer0中断。
中断法也是我推荐的方法,和计数法大同小异。发送程序参考计数法,相信是件很容易的事。
另外还需注明的是本文所说的串口就是通常的三线制异步通信串口(uart),只用
rxd、txd、gnd。
**************************************************************************************/
#define tm0_flag p1_2 //设传输标志位
//计数器及中断初始化
void s2ini(void)
{
tmod |=0x02; //计数器0,方式2
th0=0xa0; //预值为256-96=140,十六进制a0
tl0=th0;
tr0=0; //在发送或接收才开始使用
tf0=0;
et0=1; //允许定时器0中断
ea=1; //中断允许总开关
}
//接收一个字符
uchar rbyte()
{
uchar output=0;
uchar i=8;
tr0=1; //启动timer0
tl0=th0;
waittf0(); //等过起始位
//接收8位数据位
while(i--)
{
output >>=1;
if(rxd) output |=0x80; //先收低位
waittf0(); //位间延时
}
while(!tm0_flag) if(rxd) break;
tr0=0; //停止timer0
return output;
}
//中断1处理程序
void inttimer0() interrupt 1
{
tm0_flag=1; //设置标志位。
}
//查询传输标志位
void waittf0( void )
{
while(!tm0_flag) ;
tm0_flag=0; //清标志位
}

科胜讯针对新兴嵌入式音讯应用推出新系列解决方案
重新思考边缘负载均衡
联想游戏本拯救者r720评测 细节加分
德州仪器入华三十载 植根中国从“芯”出发
安华高科增益GPS低噪声放大器出炉,集成高抑制能力FBAR滤
51单片机模拟串口的三种方法
松下2.6亿美元投资特斯拉面板供应商
LabVIEW可执行文件的远程前面板控制方法
下一个十年LED产业又将如何发展呢?
本源量子入选“‘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
HNS 2023 | 高品质万兆园区网络,打造极简极速、安全可靠的极致网络体验!
伺服驱动器输出电压怎么测量
什么是软切换?为什么高效率电源都要做软切换?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厂家那个好
人工智能助力下 无人机作战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可穿戴戒指成为体验智能特性的新潮流
土壤水分温度记录仪的用途有哪些
几种特殊结构的压电陶瓷促动器的作用
关于油烟在线监测仪的详细介绍
总结常见电路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