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寿命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建构良好的灯具散热系统,单靠选择热阻低的led组件并不够,必须有效降低pn接面到环境的热阻,以尽可能降低led的pn接面温度,提高led灯具的寿命和实际光通量。与传统光源不同的是,pcb即是led的供电载体,同时也是散热载体,因此,pcb和散热器的散热设计也尤为重要。此外,散热材料的材质、厚度、面积大小及散热接口的处理、连接方式等都是灯具厂商所要考虑的因素。
光学设计应妥善发挥led标准
led的方向性和点光源是不同于传统光源的最典型特征之一,如何利用led此两大特性为灯具光学设计的关键。通过led的二次光学设计,led灯具可达到比较理想的配光曲线,如在室内的整体照明中,要求灯具的亮度高,可使用透过率较高的灯罩以提高出光效率;另外也有灯具中加入导光板技术,使led点光源成为面光源,提高其均匀度而防止眩光发生;此外部分辅助照明、重点照明则需要一定的聚光效果以突显被照物,则可以选择配一些聚光透镜或反光杯来达到光学要求。
驱动设计须确保恒流输出量
led对驱动电路的要求为保证恒流输出,因led正向工作时,led正向电压相对变化区域很小,为保证led驱动电流的恒定也就是确保led输出功率的恒定。另外,调光设计也是目前驱动电路的主流设计之一,此在一些情景照明中应用较多,根据不同环境调配不同亮度,充分达到节能效果。目前驱动器的主要设计方向围绕在提高电源功率因子、降低耗电量、提高控制精度及加快响应速度为主。除了驱动电源的设计之外,pcb布线及串并联方式也是设计考虑。
标准制定不可或缺
led照明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需要产品标准、测量标准、控制与接口标准等的制定,加上目前市面上的led照明产品良莠不齐,众多产品信息皆不够完整,容易误导消费者,同时还有来自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其他高效率光源和传统低价光源之竞争,led照明产业急需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来维护和促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美国的能源部(doe)正在积极推动关于半导体照明的相关标准,中国大陆、***、韩国、日本等也都在积极展开led标准的制定工作。
照明用大功率led技术挑战重重
虽然led在室内照明的重点照明和装饰照明获得发挥空间,但led离真正的通用照明或者环境照明还存在诸多挑战,如初期成本、低色温的发光效率、显色指数及系统的可靠性等。
透过整体系统优化降低初期成本
就室内照明而言,尤其是家庭照明对成本相对比较敏感,虽然led灯的款式不断增加,发光效率也越来越高,但价格昂贵的问题依然存在。此有待进一步调降 led光源价格,同时须要从整体系统的层面去优化设计,降低总成本。从紧凑型荧光灯在刚进入市场初期的15美元左右降低至目前的1.5美元以下,由此可知,随着市场不断发展,不久的将来,led灯的价格也较为普罗大众接受。
摆脱荧光粉限制低色温发光效率
室内家庭照明往往会倾向于4,000k以下的偏低色温,暖白光让整个环境变得较为温馨放松;而冷白光会给人干净、高效及明快的感觉,适合于办公室的照明和室外的照明。而受到荧光粉的影响,led低色温时的发光效率往往要比高色温时的光效低约30%。
混合红光led兼顾光效和显色指数
led的光效越高,其显色指数往往有些偏低,而室内照明要求能够客观显示物体的明暗度与色彩性,获得人眼直接观察外部景物的真实效果,因而通常需要较高的显色指数。此需要led在发光效率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显色指数,但也可以通过在灯具层面混入一些红光led来得到显示指数大于90的效果。
提高大电流驱动效率缩减led成本
现阶段,1瓦的led驱动电流可达350~1,000毫安,但通常在大电流驱动条件下,虽然光通量提高,但整体的效率下降比较明显,因而在整体成本和系统光效之间须找寻平衡,若能够提高led在大电流驱动下的发光效率,则可保证在较高系统发光效率前提下,大幅缩减所需led颗数,从而明显降低成本。
减小led的封装尺寸有助于加大设计弹性
led室内灯具的发展在节能环保健康的前提下,也会朝艺术化、迷你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因而缩小led的封装尺寸可加大在灯具设计时的灵活性和创新空间。在某些须使用混光来提升显色性的场合,较小的封装尺寸会有利于混光透镜的设计和混光的效果。
小米6来袭!4G运存搭配自家处理器+1999元你会买吗
文丘里流量计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中的应用
UpGuard网络风险小组近日发现了重大的数据泄露事件
使用 NVIDIA Jetson 优化功率
耐威科技MEMS项目总投资在2023年末达到20亿元
浅谈LED芯片的技术和应用
带运算放大器的数字电位器DS1667
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是如何诞生的呢?它未来又将有哪些应用价值呢?
中京电子一季度净利增长37.94%至1955.38万元
芯海科技:消费电子客户需求在恢复,未来进一步好转
LG Display在华建OLED面板厂获韩审批通过
折叠屏市场大热,柔性传感器产业化将至!
15E03SL芯片
介绍多种PyQT5的界面元素与它们的事件响应
Maxim推出三款模块化高度集成模拟IC
再突破!通威HJT组件功率达到755.03W,转换效率突破24.31%
运动用什么蓝牙耳机好?2021年运动蓝牙耳机排行榜
FDA最新发布关于医疗磁共振安全的指南草案
利用GOOP编程技术的前熔断丝测试
安茂微电子推出600mA/1.5MHz 脉波宽度调变同步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