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只是一种接口,最直观的特点就是能够正反两面都能插上。于是在usb2.0协议下,需要将连接器a组的d+、d-端子与b组的对应端子直接相连。由于usb2.0的最高速率可以达到480mbps,因此残桩不得长于2.5mm。
跟着博文做实验,那么我们最先考虑的必然就是将什么东西迁移到type-c下。最常见的usb设备就是u盘了,那么我们可以先拿它来做个实验。
最常见的u盘是usb type-a接口的,就是所谓的“插三次才找对方向”那种,该接口共有四个触点,从左往右分别是vbus、d-、d+、gnd。并不需要用到type-c定义的cc接口,因此将u盘迁移到type-c下面变得容易无比:只需要将这四根线分别对应连起来就可以了。
其实刚刚有提到,为了保证信号完整性,残桩大小不得超过2.5mm,同样的,虽然平常情况下我们认为usb2.0的抗干扰性很好,但是为了保证信号高速稳定传输,还是要考虑传输线的特征阻抗才行。
在一间不能进行阻抗控制的厂家制版,那么我们就需要自行计算(估算)线宽线距等参数,尽量让差分线的特征阻抗落在90ω±10ω的范围内,不然信号质量将得不到保证。
祭出pcb特征阻抗计算神器polar si9000,结合双层板的参数,计算出差分线的线宽线距等参数,只要按照这样的参数来设计板子就好了。
可以知道差分线线宽13mil,线距6mil的时候能够基本达到目标。但是这样我们还不过瘾,调整一下参数看看,发现g1和g2的宽度只要一致,对特性阻抗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于是,我们可以放心的在差分线周边铺铜了:
画好之后测量了一下残桩的长度,大概在2.45左右,侥幸满足要求,
这里要提一下就是由于a端与b端的d+和d-线正好是交叉分布的,所以至少需要穿过板层2次才能满足电气连接的需要。
然而板层厚度就有1.0mm,如果让某一条线穿过板子2次,那么就难以在2.5mm残桩长度的要求之下完成任务。因此在本例中让两条线各穿过板层一次,从而达到目的。
整个板子的连线方式见下图:
板子总面积为32*30mm。
接下来就是送出制板,采购元件等。在此之前看到usb type-c的连接件时还有些忐忑,觉得引脚非常难以焊接。后来咨询了淘宝卖家(出售连接件的),才知道原来可以将后部的屏蔽壳拆下来焊接的,只不过拆下屏蔽壳之后就前往别尝试连接type-c 的插头,不然会将中间的芯顶出来,焊好之后屏蔽壳也装不回去了。
由此看来type-c的连接件是一种基于机器焊接的设计。
最初计算参数的时候,pcb板厚被设置常规厚度1.6mm了,后来仔细查阅资料的时候才发现,type--c座子的针长还不足1.6mm,如果使用1.6mm的板厚,将完全无法将座子稳定的焊接到pcb上。因此将板厚设置成为1.0mm之后重新计算的参数。
我们先来看看座子:
贴片引脚完全藏起来了,无法焊接。背面:
揭开屏蔽盖:
依旧不容易焊接: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连接插头,不然就是下面这个样子了:
露在外面的引脚很容易被碰弯,赶紧装回去,焊在板子上,从type-c口看过去,真的是正反都一样的:
接上u盘,接上type-a转type-c的转接线,u盘被顺利点亮了,计算机也识别到了盘内的数据:
貌似看不出type-c的正反,于是找了两张不干胶胶纸,分别贴在线缆的正面和反面。当然,粘贴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个横着贴,一个竖着贴以示区分:
横贴贴纸面向上的时候,数据传输率:
不干胶竖贴面向上的时候的数据传输速率:
由此可见线缆正反面数据传输率相差不大,信号完整性在可控范围内。
突然想起以往参加活动曾经获赠过一个很牛的u盘,传输速率可以超过100mb/秒的。
立马把它掏出来,发现u盘里还存储着一个用于测试传输的视频文件(大小大约为4g),将线缆竖贴贴纸面向上:
再将横贴贴纸面向上:
我们知道,usb2.0的理论速度是480mbps,那么换算成mb/秒就是60m/秒。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已经达到usb2.0的理论速率了,那么,这个u盘在usb20下工作的真实速率到底是多少呢?
使用同样的文件,我们将u盘接入pc背部的usb2.0接口,再次重复这一实验:
由此可以知道,基本上正反连接线缆都已经达到了该usb口的峰值速率。由此可见这次的实验还是很成功的。
将usb储存设备(u盘)迁移到type-c下,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太复杂的事情,遵照博文中的介绍基本上能够实现,并且保持不错的传输性能。(当然,没使用眼图来分析信号完整性是硬伤,谁让我没有示波器捏)。
实验结束之后,我重新审视了一下type-c的说明,发现还有些地方并不是那么的明确。
举个例子来说,u盘作为便携设备,如果按照我当前的设计使用usb插座的话,是否每次都需要携带一根type-c的线缆才能使用这个u盘?如果直接用插头的形式来设计这个u盘,可以省去一根线缆,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两个插头设备需要相互连接的情形?(在失去主从的角色之后,type-c连接件的插头插座定义也开始变得混乱)
做完这个小实验,仍有些意犹未尽。两个插头一块pcb就简单的完成了这个实验,会不会未免太简单了。
基于PXA255处理器实现移动天线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
建筑工地智能安防如何设计?
智聚西洽会,七腾机器人亮出重庆“高精尖”企业名片
2022华为HDC:软通动力Serverless服务实践,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移动机器人2021年四项团体标准建设内容
Type-A接口改成Type-c接口的实验设计
传说中的5G技术是什么样的?
手机进入Hi-fi时代 ADI音频解决方案详解
主流ZigBee芯片大盘点(3):Silicon labs EM35x
将USB3.0用于存储媒体应用
电机原理基础知识
橙色云总经理赵迎芳获评互联网产业杰出人物
大型LCD背光照明系统设计
福建省将建成国家东南区域网络枢纽和海上数字丝绸之路信息通信枢纽
瑞萨电子RL78 MCU的特性及应用解决方案
电源适配器正负极区分的方法
SAKURA樱花油烟机闪耀红顶奖 以匠心铸就行业精品
颈挂式运动耳机哪款好?佩戴舒适的颈挂式运动耳机推荐
一图读懂华为首款全栈全场景人工智能芯片Ascend 310
直流电机的IR2110驱动控制设计及DSP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