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和反射式开关的区别

前两天,汪三让我帮他找一个吸收式的开关,哼哧哼哧地找了好久才找到。结果他又说,隔离度也不是太好啊?为啥比你之前给我推荐的反射式的还要差?
超级大帅哥:为啥你一定要用吸收式的开关?
汪三:不是说吸收式比反射式的隔离度要好很多吗?
超级大帅哥:开关的性能取决于芯片的设计及工艺等因素,在同等情况下,吸收式是比反射式的隔离度要好,但如果设计和工艺有差距的情况下,吸收式的隔离度反而比反射式的要差。
汪三:我不管,我不管,你给我找个隔离度高的开关。
超级大帅哥:你可听闻闪电五连鞭和“别打脸3000”?
汪三:哎呦,别打脸,别打脸!
好爽!!!!!
现在看一下两者的架构:
反射式开关(一)架构:
图一
吸收式开关架构:
图二
从上面两张图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rfc切换到rf1或rf2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别的。
反射式开关(一)在rfc切换到任意一路后,另一路一定是空载,在空载的情况下,对应的s参数将不在50ω阻抗附近。比如rf1接tx,rf2接rx,当rfc切到rf1的时候,rf2空载。当有tx发射信号的时候,会有一定的信号耦合到rf2上,从而进入到rx路径,从而产生额外底噪,这个时候开关的隔离度参数就非常重要了隔离度越高,耦合到rf2上的信号越低,底噪就越低。
再看吸收式开关,在rfc切换到任意一路后,另一路都是通过负载(如图二中红色圆圈内所示)短接到地的,比如rf1接tx,rf2接rx,当rfc切到rf1的时候,rf2切换后短路到负载,然后接地。耦合信号会先被负载吸收,然后再被gnd吸收,不会传导到rx路径上,再加上良好的隔离度,这样就会大大地降低额外产生的底噪,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
反射式开关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如图三,反射式开关架构(二):
图三
反射式开关(二),这里,我们会发现rf1/rf2在rfc切换到任意一路后,另一路一定会切换连接到gnd的,这种方式叫短路反射式开关。在rfc切换到任意一路后,另一路短接到地(如图三中红色圆圈内所示),比如rf1接tx,rf2接rx,当rfc切到rf1的时候,rf2切换后短路到gnd。信号耦合到rf2上后,一部分会传导到gnd,一部分继续传导到rx路径,如果隔离度良好的话,也会降低额外产生的底噪,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但是相对吸收式开关来说,还是有点小差距的。
这是反射式和吸收式开关的差别, 其他性能相近且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 ,三者比较如下。
开关切换的时候反射式开关(一)反射式开关(二)吸收式开关
s11/22 较差 中等 好
断连阻抗 偏高 偏高 50ω
抗干扰能力 较差 中等 好
讲故事总有个“但是”,不错吧!
我们这里也有个但是,不论是吸收式还是反射式开关,我们选择它们的时候,都是要根据性能来选择的,比如il(插损),isolation(隔离度),rl(回损),功率承载上限,线性度(如p0.1db/oip1,oip3),开/关时间等参数。
如果产品是大功率的话,性能都接近的话,就选吸收式的,避免s22参数不好的问题而导致芯片烧毁或底噪过大。
如果产品是低功率的话,性能都接近的话,可以选反射式的,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可选择物料较多。
开关选择还是要根据实际项目需求来选择,不能和汪三一样,一味追求吸收式的开关。

科学家利用石墨烯牵引光束,改变闪电路径
用PMOS跟NMOS做H桥控制直流电机的正反转
Linux基本命令总结
如何利用单片机实现数字滤波
欧盟电池新规支持可持续能源产业
吸收式和反射式开关的区别
OLED显示器技术及功能
SDN是如何改变了路由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爱立信在中国进博会上与中国三大运营商达成了设备采购合作意向
git命令的基本使用
T3/A40i全国产方案参数详解!
泛林集团推出全球首个晶圆边缘沉积解决方案以提高芯片良率
武汉芯源半导体首款车规级MCU通过AEC-Q100测试考核
pcb分类有哪些 pcb分类介绍
一文带你了解标准微控制器的防御
投资60亿!江西2大PCB行业项目签约/投产
手机运行为什么会缩水6GB的运存为什么剩余只3GB的详细说明
CSL推出CS790超薄RFID天线开发包
HT6221/HT6222应用电路
如何适应正在成形并崛起的“开发者文化”和开发者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