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电路板热设计的重要性及散热技巧

1. 热设计的重要性
电子设备在工作期间所消耗的电能,比如射频功放、fpga芯片、电源类产品,除了有用功外,大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发。
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使内部温度迅速上升,如果不及时将该热量散发,设备会继续升温,器件就会因过热失效,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将下降。smt使电子设备的安装密度增大,有效散热面积减小,设备温升严重地影响可靠性,因此,对热设计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对于pcb电路板的散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pcb电路板散热技巧是怎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下。
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使设备内部温度迅速上升,如果不及时将该热量散发出去,设备就会持续的升温,器件就会因过热而失效,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能就会下降。因此,对电路板进行很好的散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2. 电路板的温度来自哪里
引起印制板温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电路功耗器件的存在,电子器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耗,发热强度随功耗的大小变化。
印制板中温升的2种现象:
局部温升或大面积温升;
短时温升或长时间温升。在分析pcb热功耗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从电路板本身的功耗来分析,主要有两个方向:
单位面积上的功耗;
pcb板上功耗的分布。
从pcb印制板来分析:
pcb的尺寸,板材厚度,铜箔厚度等
pcb的材料,普通玻璃纤维、铝基板等
pcb的安装方式,垂直和水平
pcb密封情况,三防、灌胶等处理。
对外热传导方面分析:
散热片,散热扇设计
自然对流、冷却对流等
对金属外壳的利用等。
从pcb上述各因素的分析是解决印制板的温升的有效途径,往往在一个产品和系统中这些因素是互相关联和依赖的,大多数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只有针对某一具体实际情况才能比较正确地计算或估算出温升和功耗等参数。
3. 电路板散热的几种方式
pcb板本身散热
目前广泛应用的pcb板材是覆铜/环氧玻璃布基材或酚醛树脂玻璃布基材,还有少量使用的纸基覆铜板材。这些基材虽然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散热性差,作为高发热元件的散热途径,几乎不能指望由pcb本身树脂传导热量,而是从元件的表面向周围空气中散热。但随着电子产品已进入到部件小型化、高密度安装、高发热化组装时代,若只靠表面积十分小的元件表面来散热是非常不够的。同时由于qfp、bga等表面安装元件的大量使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大量地传给pcb板,因此,解决散热的最好方法是提高与发热元件直接接触的pcb自身的散热能力,通过pcb板传导出去或散发出去。
高发热器件加散热器、导热板
当pcb中有少数器件发热量较大时(少于3个)时,可在发热器件上加散热器或导热管,当温度还不能降下来时,可采用带风扇的散热器,以增强散热效果。当发热器件量较多时(多于3个),可采用大的散热罩(板),它是按pcb板上发热器件的位置和高低而定制的专用散热器或是在一个大的平板散热器上抠出不同的元件高低位置。将散热罩整体扣在元件面上,与每个元件接触而散热。但由于元器件装焊时高低一致性差,散热效果并不好。通常在元器件面上加柔软的热相变导热垫来改善散热效果。 
元器件的布局方式
对于采用自由对流空气冷却的设备,最好是将集成电路(或其他器件)按纵长方式排列,或按横长方式排列。
采用合理的走线设计实现散热,由于板材中的树脂导热性差,而铜箔线路和孔是热的良导体,因此提高铜箔剩余率和增加导热孔是散热的主要手段。
评价pcb的散热能力,就需要对由导热系数不同的各种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一一pcb用绝缘基板的等效导热系数(九eq)进行计算。
同一块印制板上的器件应尽可能按其发热量大小及散热程度分区排列,发热量小或耐热性差的器件(如小信号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电解电容等)放在冷却气流的最上流(入口处),发热量大或耐热性好的器件(如功率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放在冷却气流最下游。
在水平方向上,大功率器件尽量靠近印制板边沿布置,以便缩短传热路径;在垂直方向上,大功率器件尽量靠近印制板上方布置,以便减少这些器件工作时对其他器件温度的影响。
设备内印制板的散热主要依靠空气流动,所以在设计时要研究空气流动路径,合理配置器件或印制电路板。空气流动时总是趋向于阻力小的地方流动,所以在印制电路板上配置器件时,要避免在某个区域留有较大的空域。整机中多块印制电路板的配置也应注意同样的问题。 
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器件最好安置在温度最低的区域(如设备的底部),千万不要将它放在发热器件的正上方,多个器件最好是在水平面上交错布局。
将功耗最高和发热最大的器件布置在散热最佳位置附近。不要将发热较高的器件放置在印制板的角落和四周边缘,除非在它的附近安排有散热装置。在设计功率电阻时尽可能选择大一些的器件,且在调整印制板布局时使之有足够的散热空间。
射频功放或者ledpcb采用金属底座基板。避免pcb上热点的集中,尽可能地将功率均匀地分布在pcb板上,保持pcb表面温度性能的均匀和一致。往往设计过程中要达到严格的均匀分布是较为困难的,但一定要避免功率密度太高的区域,以免出现过热点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如果有条件的话,进行印制电路的热效能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如现在一些专业pcb设计软件中增加的热效能指标分析软件模块,就可以帮助设计人员优化电路设计。
4. 电路板散热设计的技巧
pcb设计
(1)印制板的导线由于通过电流而引起的温升加上规定的环境温度应不超过125℃(常用的典型值。根据选用的板材可能不同)。由于元件安装在印制板上也发出一部分热量,影响工作温度,选择材料和印制板设计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热点温度应不超过125℃。尽可能选择更厚一点的覆铜箔。
(2)特殊情况下可选择铝基、陶瓷基等热阻小的板材。
(3)采用多层板结构有助于pcb热设计。
(4)充分利用元器件排布、铜皮、开窗及散热孔等技术建立合理有效的低热阻通道,保证热量顺利导出pcb。
(5)散热通孔的设置设计一些散热通孔和盲孔,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面积和减少热阻,提高电路板的功率密度。如在lccc器件的焊盘上设立导通孔。在电路生产过程中焊锡将其填充,使导热能力提高,电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通过通孔或盲孔迅速地传至金属散热层或背面设置的铜泊散发掉。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专门设计和采用了有散热层的电路板,散热材料一般为铜/钼等材料,如一些模块电源上采用的印制板。
(6)导热材料的使用为了减少热传导过程的热阻,在高功耗器件与基材的接触面上使用导热材料,提高热传导效率。
(7)工艺方法对一些双面装有器件的区域容易引起局部高温,为了改善散热条件,可以在焊膏中掺入少量的细小铜料,再流焊后在器件下方焊点就有一定的高度。使器件与印制板间的间隙增加,增加了对流散热。
元件布局设计
(1)对pcb进行软件热分析,对内部最高温升进行设计控制;可以考虑把发热高、辐射大的元件专门设计安装在一个印制板上;
(2)板面热容量均匀分布,注意不要把大功耗器件集中布放,如无法避免,则要把矮的元件放在气流的上游,并保证足够的冷却风量流经热耗集中区;
(3)使传热通路尽可能的短;使传热横截面尽可能的大;
(4)元器件布局应考虑到对周围零件热辐射的影响;对热敏感的部件、元器件(含半导体器件)应远离热源或将其隔离;(液态介质)电容器的最好远离热源;
(5)注意使强迫通风与自然通风方向一致;附加子板、器件风道与通风方向一致;尽可能地使进气与排气有足够的距离;
(6)发热器件应尽可能地置于产品的上方,条件允许时应处于气流通道上;
(7)热量较大或电流较大的元器件不要放置在印制板的角落和四周边缘,只要有可能应安装于散热器上,并远离其他器件,并保证散热通道通畅;
(8)(小信号放大器外围器件)尽量采用温漂小的器件;尽可能地利用金属机箱或底盘散热。


3D电视会影响视力?厂商或将投入相关研究
小米Play评测 可以说是小米在千元机上的一种新尝试
特朗普要求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 培训民众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无源器件的大功率实时测量方案
示波器高压探头的操作说明及使用注意事项
PCBA电路板热设计的重要性及散热技巧
2013十大微处理器供应商销售排行榜,Intel高居榜首
华为要造汽车,靠谱吗?
摆脱传统思维,“超级钱台”助力传统商业发展
SGS为芯砺智能GP-NPU IP产品颁发ISO 26262 ASIL-B Ready证书
安卓成第一大操作系统 苹果又落后了?它还在等什么机会?
亚光波长片上硅LED可使智能手机摄像头变为高分辨率显微镜
高芯科技受邀参加“第四届红外技术及其应用大会”并发表演讲
vivo利用中国移动5G网络首次公开展示了5G手机预商用场景应用
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区别与DSP芯片分类及特点简介
自己组装电脑有哪些注意事项
Vishay推出针对智能手表和运动手环的新型环境光传感器——VEML6035
ELF文件、镜像(Image)文件、可执行文件、对象文件详解
OPA4991高压通用运算放大器概述、特性及应用
分析系统优化小电流测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