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的5G,各大厂商的必争之地

前不久,***总理才提出“网费贵网速慢”,让人感同身受。而随着5g如火如荼的到来,4g似乎已是强弩之末。
虽然当前5g标准仍遥遥无期,但考虑到未来车联网、物联网带来的庞大终端接入、数据流量需求,以及种类繁多的应用体验提升需求等,关于5g的一些“硬需求”已经提前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全球各大厂商都在厉兵秣马,争相开启了5g“准备战”,势必要抢占5g市场。
5g不单单提高网速
5g不单单在速度上,比4g快百倍;而且在容量方面,5g相比4g将实现单位面积移动数据流量增长1000倍;在传输速率方面,典型用户数据速率提升10到100倍,峰值传输速率可达10gbps;在延迟方面,端到端时延比4g缩短5倍;而在可接入性方面,可联网设备的数量增加10到100倍;此外,在可靠性方面,低功率mmc(机器型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将增加 10倍。
2014年5月,imt-2020(5g)推进组发布了第一份5g白皮书——《5g愿景与需求白皮书》。该白皮书指出,5g需要具备比4g更高的性能,支持0.1-1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每平方公里一百万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每平方公里数十tbps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km以上的移动性和数十gbps的峰值速率。即提出了六大关键性能指标,包括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端到端时延、流量密度、移动性和用户峰值速率,其中用户体验速率是指真实网络环境下用户可获得的最低传输速率。
与此同时,该白皮书还指出,5g需要大幅提高网络部署和运营的效率,相比4g,频谱效率要提升5-15倍,能效和成本效率提升百倍以上。
5g技术面临的挑战
未来的5g网络很可能是一个多业务、多接入技术、多层次覆盖的系统,如何将这些有机的融合并合理利用,为用户提供最佳的业务体验,为运营商提供最强的网络能力等,是首要的技术挑战;与此同时,支撑5g的新传输技术与组网方式,将带来设备实现复杂度,设备研发成本,网络建设和运营维护等全新挑战;而基于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设计,支持广泛的业务灵活性,对未来imt系统协议和技术设计都带来挑战。
此外,2020年的5g移动终端很可能要支持5-10个甚至更多的、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这对于芯片的设计、功耗、待机时间等等,同样是不晓得挑战;再考虑到网络虚拟化技术、sdn、nfv等等正在掀起传输网络架构的革命,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如何适应未来业务应用也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当然,现在的5g还年轻,相信在整个产业的共同推动下,这些挑战都将会在未来几年得到解决!
全球5g大布局
nokia5g已“秒杀三星”
诺基亚在年度布鲁克林5g高峰会议上展示了最新的5g技术,“秒杀三星”。该技术能够将网速提升到每秒10gb。这一速度将比当前4g网络的最快速度快了40倍。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在这样的高速网络下,一个标准长度的高清电影只需一眨眼的功夫就可以下载完备。这样的速度也可能将为下一代视频和8k图片的传输与处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能够减轻视频通话的滞后情况。
诺基亚网络系统比目前最快的光纤互联网(包括谷歌在美国部署的fiber网络在内)速度大约快10倍左右,除此之外,还要比三星在今年初展示的类似技术快25%左右。
酷派“探路”5g:贴紧运营商需求
在5g争夺战上酷派也取得不错成绩:在ietf牵头发布了3个互联网国际技术标准,在3gpp也有多项技术研究成果被写入正式技术报告。在国内imt2020也积极投入研究力量,在超密集部署和终端直连通信两个课题中牵头部分课题研究,并于2015年初成功增补为imt2020推进组成员并进入专家组,这是自国家3g推进组成立以来,第一次对外扩容。
对比来看,在国内终端行业中,酷派在5g预研和标准化中的投入无论是人力、资金支持,还是研究能力和水平都处于领先地位。
厂商“抢滩登陆”
爱立信在5g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5g-lte双连接和5g多点连接。前者是指5g移动设备在lte和5g无线接入网覆盖区域之间移动,与这两张网络建立并行连接,然后再进行网络无缝切换。后者5g多点连接是指移动设备并行连接两个5g基站,速率无疑更快。
中兴通讯方面则推出了“pre-5g”的方案,这是介于4g和5g之间的概念。pre-5g能够提供远远高于4g的用户体验,例如吞吐率和延迟方面,将远远优于4g,甚至达到接近5g的水平。而pre-5g与真正的5g区别在于:5g需要等待标准完成、芯片与终端成熟,才能被用户体验,而pre-5g则可以在4g网络上逐步引入,让用户更早体验到类5g服务。
华为目前已经在5g组网架构、频谱使用、空口技术、基站实现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芯片方面,联发科明确表示已经投入人力和资源进行5g方面的研发。手机终端企业对5g也加大投入,酷派公司称每年投入1亿元投入5g研发,主要围绕与终端相关技术开展研究。
5g时代:果真是人间天堂?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由于5g时代的上网速度至少超越了当前光纤宽带的上网速度,因此如今你在家中的各种上网应用,在5g时代的移动终端上均可轻松实现且体验更佳。比如随时随地看超清(4k)视频,随时随地进行4k视频会议,随心所欲的极速下载等等(或许那时已经不在需要下载了)。
在4g时代,车联网或者是自动驾驶没有真正普及开来的主要原因是4g的延迟表现还不够理想——无法满足自动驾驶中的安全需求(即刹车反应时间过长)。而到了5g时代,延迟将降至1毫秒以内,这将使得刹车反应时间内车辆的行驶距离不超过20厘米,真正满足安全驾驶的需求,也让自动驾驶成为可能。
此外,到2020年,物联网时代或将真正开启——5g将渗透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系统;其将使信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极佳的交互体验,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盛宴;5还将拉近万物的距离,通过无缝融合的方式,便捷地实现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就如同imt- 2020(5g)推进组的愿景一样: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
其实上述的种种畅想,仅仅是我们以现阶段的需求来勾勒出的未来应用场景,相信随着5g时代的真正到来,我们对于5g的应用需求还会发生变化,或者又将开始畅想6g时代。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我们的未来生活必将变得更加精彩,更加值得期待!

KT在EQ Future展馆展示了以5G网络为基础的未来车联网技术
松下新研发TOF图像传感器,可应用于车辆远程成像和广域监控
基于FPGA器件EP1C6Q240C8实现振动模拟器的方案设计
西门子S7-200SMART系列PLC位相关指令分享
vr虚拟眼镜效果怎么样
超快的5G,各大厂商的必争之地
益登科技AR头戴式设备解决方案创建舒适的高性能设计
光源如何走进物联网领域
什么是ESD?ESD如何影响PCB?ESD保护电路设计如何实现?
半导体企业欲转型游戏开发 东晶电子拟收购英雄互娱100%股权
高通再次宣布5G终端提前半年,年底推出5G样板手机,是否过于仓促?
怎样比较指纹?
我国部分企业,智能制造领域,只是热炒概念,空有一身壳
NumicroM2354系列支持RT-Tread RTOS用于IoT设备设计
多种音视频网络传输协议,它们之间的特点分析
人工智能为春耕“增智” 智能农机为春耕备耕增添“科技范”
长时间听歌用什么耳机,适合长时间佩戴的蓝牙耳机
采用编程逻辑器件控制8个LED小灯电路的设计
小米推全新独立品牌红米Redmi 4800万手机要来了
活体叶绿素测定仪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