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电科技)
虽然可穿戴设备的概念早在移动互联网起步时就已经诞生,但是受限于时代,仅仅出现了几款极具科幻概念的可穿戴产品后,这个品类就陷入了沉静期,就当我们以为可穿戴设备不过是科技史上一个微不足道的错误分支时,市场和厂商却告诉我们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
idc数据显示,2019年q3,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8450万台,同比暴涨94.6%,创下了可穿戴设备诞生以来的增长记录。此外,idc还预测,预计2023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会增加到3.023亿台。有意思的是,恰好正是从2019年开始,手机厂商们也都开始纷纷加紧备战可穿戴设备这一赛道,比如苹果在2019年一年内发布了两款无线耳机,小米在2019年11月推出了小米手表,oppo也早2019年末就频频预热自家的watch产品。
得益于智能手机在便携性、联动性等方面的优势,曾打算孤立发展但严重受阻的可穿戴设备,或许将会迎来一个不一样的春天。虽然从大的范围考虑,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完全属于两类科技产品,但是就像两块磁铁一样,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在某些方面有着十分巧妙的和谐共振,也就决定了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产品有着强烈吸引的趋势。
首先,智能手机厂商之所以“不务正业”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主要是时势使然。idc数据显示,2019年q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688亿部,同比下滑1.1%。这已经是智能手机行业连续第十一个季度出货量下滑。由此,智能手机厂商会有两个方面的想法,一是,手机行业已经逐渐萎缩,必须找到一条新的赛道。二是目前智能手机依然是大众计算平台。
这两方面综合考虑,也就引导出了,以智能手机为流量池,研发可穿戴配件,以刺激营收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苹果确实是这么做的,根据苹果财报显示,其可穿戴业务是公司增长最快的板块,2019财年,苹果可穿戴业务同比增长了40.8%,达到了245亿美元——如果没有iphone在下面托底,只支持连接iphone的apple watch一定不会有出色表现。 其次,智能手机虽然在功能和形态上一直进化,但是始终有一些场景没有覆盖到。当然了,如果这些场景通过手机的巧妙设计可以覆盖,比如通过增加一个摄像头以支持广角拍摄,那么消费者或许也可以接受。
然而,一些跨场景、跨空间的需求,却是单一的手机永远不能覆盖的,比如实时监测心率、统计睡眠数据、检测运动状态等等。消费者的这些碎片化需求,也就导致了必然会有碎片化的设备诞生。
此外,虽然碎片化的设备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可穿戴的另一大要求就是便携,毕竟谁也不想随身携带几个手机尺寸的可穿戴设备每天跑来跑去。然而,这又给可穿戴设备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小尺寸限制了设备的计算量和网络连接。 比如,google glass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计算量与网络的需求太大导致续航衰减。
从这个角度来看,拥有更大电池、更出色网络表现的智能手机显然可以解决可穿戴设备体积与性能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可穿戴设备没有必要强塞进去大电池、高功耗的芯片,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将高负荷的数据以及网络交给手机即可。
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信大家就能发现,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现在早已不是两个孤立的个体,相反,在市场、功能等因素的影响下,这两个产品进而结合,实现了1+1>2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也对可穿戴设备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2018年底,软包动力电池总产能将达产能38GWh
Digi-Key Electronics宣布与Mini-Circuits达成全新分销合作关系
柔宇柔派荣获设计界“奥斯卡”红点产品设计大奖
使用硬件在环进行模式S信号解码算法验证
AI企业必须啃下安防这块硬骨头 否则就意味着出局
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于选择PCB板“针座”的一些知识点
三星Galaxy Ring智能指环最快明年Q3推出:共四种尺寸
跳票多次AirPods终上市开卖,你的热情还在吗?
最繁忙的“公交车”,猜猜怎么进行客流统计
20年未决胜负 5G与Wi-Fi继续争雄
4G DTU
Q2全球高端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4% TCL、海信大幅增长
一文解析交换机行业5大技术趋势
凌力尔特公司推出单/双/四通道运算放大器 LTC6258/59/60 和 LTC6261/62/63
Wi-Fi智能开关eSWITCH的应用
buffer缓冲器电路图与buffer电路示意图
AM091012LN-P1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大型机器人产业基地新松智慧园正式投入运行
2019年9月底中国移动将会在超过40个城市提供5G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