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文章中看到作者在做一款大电压、大电流供电的产品,测试发现启动时的冲击电流很大,最大达到了14.2a,见下图示波器通道2的蓝色波形:
▲ 通道4的绿色波形是采样电阻的电压
当时作者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后来同事指点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缓启动电路,也叫软启动电路。同事继续解释道:这个电路的供电是由一个pmos控制通断的,软启动的设计是让pmos的导通时间变缓,电路上的做法是在pmos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接一个合适的电容,pmos的导通时间就会变缓了。作者听了同学的解答之后,在pmos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接了一个电容,发现开机冲击电流降下来了。试了几个不同容值的电容,对应的效果不一样。最后作者选了一个合适的电容换上去,电池的开机冲击电流降到了2.6a:
可惜作者在文章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原理图。不过从作者的描述来看,差不多就是我之前写过的《带软开启功能的mos管电源开关电路》。只是电路参数有区别,能通过的电流、能承受的耐压等不一样,但是软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
作为上面案例的补充,让我们重温一下mos管电源开关电路软启动的原理。下面用来讲解的电路,以5v的电压为例,一般控制1a左右的电流的通断,已经大批量使用:
电源开关电路,经常用在各“功能模块”电路的电源通断控制,是常用电路之一。本文要讲解的电源开关电路,是用mos管实现的,且带软开启功能,非常经典。既然带“软”开启功能,不妨把这个电路理解为一个“软”妹纸,让咱们深入去了解她吧!
一、电路说明电源开关电路,尤其是mos管电源开关电路,经常用在各“功能模块”电路的电源通断控制,如下框图所示:
▲ 框图中“1个mos管符号”代表“1个完整的mos管电源开关电路”在设计时,只要增加一个电容(c1),一个电阻(r2),就可以实现软开启(soft start)功能。
软开启,是指电源缓慢开启,以限制电源启动时的浪涌电流。在没有做软开启时,电源电压的上升会比较陡峭。
加入软开启功能后,电源开关会慢慢打开,电源电压也就会慢慢上升,上升沿会比较平缓。
浪涌电流可能会令电源系统突然不堪重负而掉电,导致系统不稳定。严重的可能会损坏电路上的元器件。
电源上电过快过急,负载瞬间加电,会突然索取非常大的电流。比如在电源电压是5v,负载是个大容量电容的时候,电源瞬间开启令电压瞬间上升达到5v,电容充电电流会非常大。如果同样的时间内电源电压只上升到2.5v,那么电流就小得多了。
下面从数学上分析一下。电量 = 电容容量 * 电容两端的电压,即:q = c * u同时 电量 = 电流 * 时间,即:q = i * t所以电流:i = (cu) / t从公式可以看出,当电容容量越大,电压越高,时间越短,电流就会越大,从而形成浪涌电流。大电容只是形成浪涌电流的原因之一,其他负载也会引起浪涌电流。
二、原理分析1、控制电源开关的输入信号 control 为低电平或高阻时,三极管q2的基极被拉低到地,为低电平,q2不导通,进而mos管q1的vgs = 0,mos管q1不导通,+5v_out 无输出。电阻r4是为了在 control 为高阻时,将三极管q2的基极固定在低电平,不让其浮空。
2、当电源 +5v_in 刚上电时,要求控制电源开关的输入信号 control 为低电平或高阻,即关闭三极管q2,从而关闭mos管q1。因 +5v_in 还不稳定,不能将电源打开向后级电路输出。此时等效电路图如下:
此时电源 +5v_in 刚上电,使mos管g极与s极等电势,即vgs = 0,令q1关闭。3、电源 +5v_in 上电完成后,mos管g极与s极两端均为5v,仍然vgs = 0。4、此时将 control 设为高电平(假设高电平为3.3v),则:
①三极管q2的基极为0.7v,可算出基极电流ibe为:
(3.3v - 0.7v) / 基极电阻r3 = 0.26ma②三级管q2饱和导通,vce ≈ 0。电容c1通过电阻r2充电,即c1与g极相连端的电压由5v缓慢下降到0v,导致vgs电压逐渐增大。
③mos管q1的vgs缓慢增大,令其缓慢打开直至完全打开。最终vgs = -5v。
④利用电容c1的充电时间实现了mos管q1的缓慢打开(导通),实现了软开启的功能。
5、电源打开后,+5v_out 输出为5v电压。此时将 control 设为低电平,三极管q2关闭,电容c1与g极相连端通过电阻r2放电,电压逐渐上升到5v,起到软关闭的效果。软关闭一般不是我们想要的,过慢地关闭电源,可能出现系统不稳定等异常。过慢地开启和关闭电源都可能导致电路系统异常,这个mos管电源开关电路及其参数已经过大批量使用验证,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照搬使用。
三、电路参数设定说明调整c1、r2的值,可以修改软启动的时间。值增大,则时间变长。反之亦然。如果不想使用软开启功能,直接不上件电容c1即可。使用原理图中所标型号的mos管(wpm2341a-3/tr),通过的电流最好不要超过1.75a,留至少30%的余量,并且要注意散热。余量是否足够,跟mos管的温度有关,应用时要注意做好实验验证。
四、最后关于电路的学习,希望大家enjoy!
IMMC 2020中华区答辩决赛在线云端举行
8月8-10日中芯巨能邀您参观2023世界电源产业博览会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中电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太阳能组件
智能家电开关电源芯片和方案有哪些?
联发科难圆高端梦 X30未能俘获国内前三大厂商
剖析MOS管电源开关电路的软启动
14nm CPU面临缺货 英特尔又将故技重施?
Blink1.0正式发布 最小的x86 Linux模拟器
2019中国手机市场华为占比 38.5% 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首位
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的区别
来自华为芯片的狙击 英伟达将如何自处?
2020对物联网的期盼是怎样的
【每日精选】如何解决放大器的失真与噪声源?学会这招不再怕
摩尔斯微获得1,300万美元融资 继续开发极富创新力的无线解决方案
RP Fiber Power被动调Q Nd :YAG激光器
Raspberry Pi家庭自动化与Tasmota集成
乐视互联网汽车难度太大遭郎咸平点名
Nuvoton LCD开发篇 4 -- N9H30 RGB彩屏软件调试(二)
热电阻与热敏电阻温度特性有何不同
大功率LED发光二极管的实用驱动电源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