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i Smart开发板开箱体验

1.开箱体验
拿到开发板,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接线,先看了一遍sdk包里面 art-pi-smart-masterdocuments目录下的操作文档,然后拿了一根typec的usb线连接开发板并开始体验art-pi开发板,如下图所示。
连接的usb口是一个usb转串口,使用串口工具链接art-pi smart开发板,我们使用的是securecrt,在命令行中我们可以输入help命令查看可以使用的终端命令,如下图所示,确定串口能用后,才方便后续的其他操作。
下一步我们想测试一下网络,开始因为不想使用网线连接,主要是路由器距离位置太远,所以我们决定通过wifi联网。在终端输入命令’wifi’可以查看到wifi相关的命令,并使用’join [ssid] [password]’指令连接了自家的wifi,然后可以通过’ifconfig’命令查看路由器通过dhcp给开发板分配的ip地址,获取了开发板的ip后方便后面通过web来访问开发板。
开发板的固件里面开机运行了一个web应用,可以通过网页控制开发板,点个灯。我们可以在终端里输入’list_process’查看到运行的进程,最后一行中的uhttpd就是web应用。如果是通过sdk编译出来的rtthread.bin烧写进去是没有这个应用的。
获取了开发板的ip,并且确认了uhttpd程序已经运行,那么就可以通过浏览器,输入开发板ip进行访问,里面还有一个登录页面,用户名和密码都输入’admin’就可以登录进去。
点击左侧导航栏led配置,可以在右侧点击小灯泡来控制开发板上的一个led开关。
2.开发环境搭建
体验完了开发板的基本功能后,后续为了写自己的app程序,要先搭建开发环境。虽然官方建议使用liunx开发环境,但最终我自己还是使用了winndows,直接在rtthread官网下载了env工具,该工具集成了scons和menuconfig等配置编译会用到的命令,直接下载一个env就可以开始开发了。
另外我们除了使用env,还可以使用git bash来辅助开发,主要是因为git bash中可以使用’find’和’grep’两个命令,方便我们在sdk中查找我们想要的内容和文件。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vscode进行开发,vscode有专门用于rtthread smart开发的插件,可以在userapps/workspace目录下一键生成app程序,支持一键编译和清除功能。
接下来我们尝试了一下编译rt-thread smart的内核,打开env工具,进入sdk目录中的kernelspimx6ull-artpi-smart目录下输入’scons’命令开始编译内核,最后会生成一个rtthread.bin的文件,这个流程跟我们编译单片机的rtthread系统是完全一样的。
3.启动rtthread内核
最后就做的就是将前面编译出来的rtthread.bin文件烧录到开发板,因为开发板不像我们平时使用的stm32,没有jlink等的烧录工具,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别的方式去启动内核。官方文档提供了两种方式,分别是usb和通过网线走tftp,最后我们使用的是tftp。
我们先使用网线连接路由器,然后按下重启按钮重启开发板,在即将进入内核的倒计时过程按下任意按键打断,让程序停留在bootloader阶段。然后保证开发板和测试电脑在同意网段,并打开tftp服务器软件,等待开发板连接,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开发板是客户端,会主动获取服务器中的rtthread.bin文件并启动它。一开始我还在测试电脑中打开了我的ftp客户端纠结了有一段时间,在想开发板在bootloader阶段的ip是什么,怎么才能通过电脑端的ftp客户端连接它…
最后放一张成功通过ftp启动内核的截图来完结今天的开箱体验。
如何购买rt-thread smart开发板?


电子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对创新性的热管理技术的需求
诺基亚8真机被曝光:从外观上iPhone 8就输了它一大截!
胶体金免疫层分析仪的设计特点是什么
来日方长!华为是“经过检验的战略伙伴”
小米有品上架触摸LED化妆镜 95%日光相似度
ART-Pi Smart开发板开箱体验
国内最大气体传感器厂商发布新款激光气体探测系列产品,核心器件全部国产化!
蓄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图
中软国际与宜宾市政府在智慧政务领域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供水管网管理系统智能电磁水表应用案例
新亚胜大屏助力打造红色文旅大IP
高通与苹果同时在官网发布声明,宣布达成和解协议
中国电信政企“5个1”服务模式提升客户感知
旅游出行减点负,OPPOR11让你体验最舒适的拍照方式
线性可编程电源是如何工作?设计原理是什么?
开关电源变换器电压模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STM32单片机学习笔记(3):虚拟串口
现代汽车第二代电动汽车平台采用SK On电池,价值高达万亿韩元
关于英特尔拯救制造企业消亡的分析介绍
改善传感器误操作的静噪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