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沈磊解读:千兆级LTE是为5G铺路

移动通信圈子里正热的话题,莫过于5g被提上日程。在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 ran1(无线物理层)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力推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高通牵头的ldpc码方案,被纳为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近有消息称,工信部、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的工作部署以及三大运营商的5g商用计划显示,2017年中国将展开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2018年大规模试验组网,2019年建设5g网,最快2020年商用5g。
我们不禁要问,4g还没建完,为什么需要5g?5g是什么概念?对普通用户来说有什么价值?近期在深圳高通创新中心,高通产品市场高级总监沈磊作出了详细解读。
千兆级lte是为5g铺路 每代通信技术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而目前的最新进展是千兆级lte。今年2月,高通推出首款千兆级lte调制解调器骁龙x16,根据高通的计划,下一代骁龙835也将集成该骁龙x16;10月18日,高通和澳洲运营商telstra 、爱立信、netgear,共同推出基于首款千兆级lte调制解调器骁龙x16的移动路由器mr1100。
千兆级lte的理论速度可以达到光纤级别的1gbps,与国际电信联盟对4g定义的标准一致,业界称之为lte-a。单从速度来说,千兆级lte没法和数千兆级的5g相提并论,但沈磊认为,前者是在为5g铺路,5g未来的技术很多都是从4g演化过来,两者会长期共存和互补。
每一代通信技术的原理都大同小异,而千兆级lte之所以能达到第一代lte十倍的速度,得益于多种技术相互融合,包括:载波聚合、高阶调制、更高阶的mimo。
每一代移动通信的升级,载波带宽都在持续提升,lte最入门级的考虑就是有一个20mhz的载波(而gsm是200khz,wcdma和hspa+是5mhz),这个载波上是64-qam(一个信号可以传6个bit),这上面要部署至少2x2mimo(可以传输两个数据流)。
而一个信道的宽度、容量和数据率、单位时间传输的数据是正比关系,要配置以上所说的这些技术,有三个方法。
(1)第一步,载波聚合,增加信道数量。简单的理解就是利用基带以及射频技术,将三个频段、三个载波进行聚合,成为一个更宽的通道。
三载波聚合后的速度怎么算? 拿澳洲运营商telstra举例。telstra有三个授权频段,每个频段都是20mhz,通过射频和基带技术把这三个载波、三个频段聚合起来,变成一个更宽的信道(3×20mhz),以达到更高的传输速度(60mhz)。每个载波就有2个数据流,一个数据流的速度是75mbps,所以三载波聚合可以得到450mbps的带宽。这是实现千兆级的技术之一,目前的三载波聚合,是基础的6×75 mbps速率聚合为450 mbps。
(2)第二,高阶调制,增强调制方式让每个信号搬运更多的数据。
这是在三载波聚合技术上再提升网速的一个方案,简单说就是,最初使用的64-qam承载了6个bit仅支持75mbps的速率,现在高通将其升级到256-qam,比原来提升了33%,每个可以支持100mbps。再次经过三载波聚合,结果就是6×100mbps,在两个技术叠加的情况下可以将速率从450mbps 提升到 600mbps。
(3)第三步是更高阶的mimo,在终端上部署更高阶的mimo,更多的天线,更多的收发链路,从而支持更多的数据流。
同理,在前两个技术提升上,高通将6个信息流以载波聚合达到了600mbps,而在4×4mimo里,高通可以有机部署10个信息流,将速率提升到10×100mbps=1000mbps,由此lte的速率达到千兆级。
1gbps的速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高通作出四个猜想:沉浸式的vr、云存储和计算、更丰富的娱乐、即时app。
比如,如果将海量的音频、视频资源都放在云端,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将文件下载下来,这样,电池寿命会增加,发热等各方面会改善。
即时app的意思是,未来很有可能会在手机上将app包括app上的所有数据存储到云端,以极高的速度读取云端数据打开应用,未来手机本地很可能用不着下载大部分的外置应用。
当然,目前千兆级lte还未真正的搭载到手机上使用,不过沈磊强调,从2g到3g到4g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无线通讯带宽速率上去之后,很快后面的应用和服务都会跟上,所以高通把lte-a、lte-a pro的能力提升到1gbps之后,照样很快有应用服务来填补这个通讯能力。
5g的发展方向 5g不可能一夜之间部署完整,肯定是先从热点地区开始部署,再慢慢扩展。在5g的整个时间表中,4g还会继续发展、演进,lte、lte-a、lte-a pro会和5g长期共存和互补,这是未来5g全球标准商业化的步骤。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一个多模的手机里,2g、3g、4g频段都在协同工作。
高通率先发布5g modem芯片,今年10月18日,高通推出了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它的能力是协助运营商verizon 5gtf和korea telecom先于3ggp开展5g早期验证和技术储备,针对几个特定场景,将8个载波聚合起来,形成800m的带宽,提供下行5gbps的速率,比千兆级lte的1gbps提升了5倍。目标是加速全球5g标准——5g新空口(5g nr)的标准化和商用。
x50预计2017年下半年开始出样,首批商用终端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推出,预计为2019年的早期部署做好准备。
x50最初支持在28ghz频段毫米波的频谱运行,采用自适应波束成形和波束追踪技术的mimo天线技术,补偿了毫米波传输性能的一些弱势,可以在非视距场景下发挥很好的性能。
在解释这个技术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毫米波,毫米波意味着极致的带宽,但毫米波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如传输距离短,遇到障碍物会阻断连接等等,不妨把毫米波想象成一束光,这束光照过来,就可以传输,当有障碍物的时候,能量通信就断了。
而利用毫米波高频的特点可以弥补上门所说的劣势,x50的波束成型和波束追踪技术,可以保证终端在移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连接。在非视距和移动的场景下,毫米波技术可以利用楼宇或周围环境物的反射,始终保持基站与终端之间链路的连接,也就是说,当有障碍物的时候,光可以通过墙、玻璃、建筑物、树木反射折射过来。
“关于5g,我们更多的是聚焦在对毫米波的支持上,但5g不等于毫米波。5g技术不是只能用一个频段的技术,高通的统一5g设计支持所有频谱类型及频段。”沈磊总结。
lte是物联网目前最理想的连接技术 lte除了向更快速率、更广覆盖、更先进的方向发展之外,也在向价格更低廉、更小巧、更海量装机的方向发展,催生未来面向物联网的lte技术。到2025年将有50亿的物联网连接,行业将会往智慧城市、移动健康、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等等方向发展。
为了应对以上场景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最近也做了相应的工作,今年6月份的release 13发布了两个全新lte规格,一个是cat-m1(emtc),另一个叫cat-nb1。基本上业界的共识是,未来物联网领域主流的通信方式是采用cat-m1和cat-nb1,当然,未来还会再到5g上去发展。
物联网也是高通在着力发展的一个方向
沈磊表示,cat-m1和cat-nb1都具备更简单、更方便、低成本、低功耗、长续航、网络覆盖广的特性,是因为两者将能量集中在很窄的频谱里,放弃了一些实时性和带宽或者其他方面来得到这些特性。其中,cat-m1保留了更快的数据传输、极致的移动性、保持了一定的带宽和数据速率、支持语音/volte 等,两节aa电池可以使用十年; cat-nb1强调低成本、低功耗,可面向低吞吐量的物联网应用,如远程传感器,两节aa电池可以维持运行10年以上。
cat-m1和cat-nb1的另一项优势是,很灵活。把cat-nb1和cat-m1部署到已有的lte载波里面,考虑到较高的部署密度,实际占用整个lte网络的容量非常有限,虽然是海量装机,但是数据率非常低,也不会一直工作,比如有一些电表可能一个星期才启动汇报一次读数。
所以通过估算,现有的4g网络里将继续部署数万个cat-m1和cat-nb1的设备,即使在一个lte网络里部署了大量的cat-m1和cat-nb1节点,它占用整个基站的数据容量还是微乎其微的,大概小于0.1%。
对绝大部分运营商,目前两个技术都还在验证阶段,在做大量的测试,看看可以提供哪些不同的服务,哪种制式比较好,然后再做决定,很有可能很多运营商会部署两个规格。
但是在测试阶段,大概需要半年、一年或者更久的时间,这需要看各国的发展情况。在这个不确定性确定之前,在大约两个季度充分认证、评估、与业务模式充分磨合之前,服务商或运营商就只能处于一个等待的状态。
但是如果有一个模块能满足所有的模式,能应用所有的平台,那他们现在就可以开始部署,那么它的研发成本、器件和产品库存成本都会明显下降。
高通2016年初推出的mdm9x07 lte调制解调器系列(其中包括有9x07和9x07-1,9x07支持cat.4,9x07-1支持cat.1),已经获得超过60家制造商的100余款终端设计。高通不久前推出了最新物联网方案——一款面向诸如电池供电型传感器应用的mdm9206 lte调制解调器,已经获得大多数oem厂商的终端设计,mdm9206可支持lte cate-m1(emtc),还能通过预期即将推出的软件更新,升级到支持cat m1/nb-1双模。
“mdm9206是一个全模全频的模块,可以任由模块开发者通过单一的硬件、软件和射频去做双模/全球模/全球频的模块,在未来一两年市场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这个规格刚刚冻结的阶段,采取多模多频的方式是最稳妥的方式,也是整个业界影响最大的方式。”沈磊总结道。
业界可能的一个共识是,lte是物联网目前最理想的连接技术,两个新的标准已经制定出来了,带来了全新的能力,催生以前只能想象而不能实现的很多业务。

瑞萨将推出可替代Mobileye EyeQ系列视觉SoC
阿里大文娱将有新动作 或给腾讯和网易带来冲击
不采用曲面屏幕,iPhone 8将搭载革命性前置相机 实现3D自拍!
浅谈电池模组散热的电池系统液冷方案
一款直流大功率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电路分析
高通沈磊解读:千兆级LTE是为5G铺路
重磅!MIT宣布10亿美元投入计算机和AI领域 开启结构性变化
基于FPGA的8PSK软解调实现
医用液体和气体用小孔径连接压力衰减泄漏试验方法
微软针对开发者推出三款重要的机器学习工具帮助其学习AI应用
人工智能红遍全球 细数那些为AI着迷的大佬们
Pixel 5a高清渲染图曝光:6.2吋打孔屏+后置指纹传感器
鸿海若入股夏普,JDI AMOLED订单将被稀释
“海底摩天楼”不怕世界末日 像章鱼一样漂浮
换色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详细说明
触摸式开关台灯电路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热烈庆祝航智公司成立五周年
振弦采集模块配置工具VMTool的常见功能
华为nova8 Pro化繁为简,Vlog手机让你一键出片
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成功,为何苹果手机还没用上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