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fpga和sc16c554实现多串口通信的方法
0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加强,其应用领域日益增多,在数据实时采集及高速数字信号处理中应用尤其广泛。当dsp独立构成一个处理单元时,往往需要和外设进行数据交换,其通信能力至关重要。在研制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时,信号处理机作为系统的核心要与飞控系统、稳定平台、雷达信号源以及导航系统等部分进行数据交换;如何实现其与其它部分之间有效的通信成为系统设计的关键。串口通信因为其简单,可靠仍然是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1 串口扩展方案选择
多串口通信常用的实现方案有两种:一种是软件实现,采用软件编程模拟串口,该方法成本低,但编程复杂、开发周期长、可靠性低。另一种是硬件实现,使用多串口单片机或专用串口扩展芯片,该方法虽然成本较高,但是开发比较简单,可靠性高。
目前比较通用的实现方案是采用通用异步通信芯片实现串口扩展,采用fpga/cpld实现dsp与异步串口扩展芯片之间的逻辑控制,完全基于dsp接收和发送数据。该方案的缺点是:当数据量较大、多串口同时工作时占用dsp的时间较长,影响dsp的工作效率,且会造成数据丢失。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法--基于fpga和通用异步通信芯片实现多串口通信设计。在不进行硬件改动的基础上,通过在fpga内建立一个缓存机制,实现接收串口芯片的数据,达到一定量时向dsp发送中断读取数据。该设计能极大减少对dsp的占用时间,提高了dsp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对串口芯片中断请求的响应速度,解决了数据丢失的问题。
2 硬件电路设计
本设计采用通用异步通信芯片sc16c554来实现串口扩展。sc16c554主要特点有:
1.有a、b、c、d四个通道独立收发数据;
2.最高传输速率可达5mbit/s,具有可编程波特率发生器,便于灵活选择数据收发频率;
3.具有16字节的收发fifo,且有1、4、8、14字节四个可选择的中断触发深度;
4.可通过编程设置传输数据的格式(数据长度,校验位,停止位);
5.具有可独立控制的发送、接收、线路状态和modem状态中断;
6.充分分级的中断系统控制,全面的线路状态报告功能。
基于fpga和sc16c554实现多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图如图1所示:
3 软件设计及实现
系统实际工作所需波特率分别为9600、38400、115200、153600 。分析计算可得不同波特率发送数据时,连续两个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单个通道连续两个中断产生的最小时间间隔为65μs;因此在65μs的时间内如果可以实现对四个通道分别进行一次读数据操作,即使是四个通道同时来数据也不会发生数据丢失的现象。
3.1 数据的存储设计
即在fpga内部建立一个缓存机制。设计采用在fpga内部做一个双端口ram(dpram),用来存储串口数据,dsp通过访问dpram得到接收的串口数据。
dpram指一个存储模块却包含两个独立的端口,这两个端口共用同一块地址空间,两个端口都可以向这块空间里写数据或从中读取数据。dpram的读写数据的模式包括只读、只写、读写三种模式,其中读写模式又包括先写后读、先读后写、只写不读三种模式,我们采用先读后写的模式。
我们将dpram的地址空间分为四部分,分别用来存放四个通道的数据。当fpga收到数据时,我们可以根据置通道标志寄存器cs[2:0]的值来判断该数据来自哪个通道,将其存入对应的地址空间,并将该通道对应地址线加一。当该通道存储数据量达到编程设置的触发深度时,就将dsp中断寄存器dspint置低,向dsp发送中断;同时向dpram内一事先定义好的公共存储空间写入通道标志字。当dsp收到中断后,首先访问该公共存储区读取通道标志字,判断该中断是由哪个通道产生的;然后调用相应的接收函数从dpram内读取该通道的数据存入指定的地址空间等待处理。
3.2 读串口数据状态机的设计
一个完整的读取串口数据操作需要进行三次读操作:读中断状态寄存器(isr)、读线状态寄存器(lsr)、读接收保存寄存器(rhr)。由于这三次读操作具有严格的逻辑顺序和时序关系,非常适合采用状态机来描述;所以本设计采用有限状态机来实现读取串口数据。图2为读通道a数据的状态转移图。
state0:空闲状态,当没有数据时状态机一直停留在空闲状态;
state 1:赋isr寄存器地址给uart_a,置通道标志寄存器cs[2:o]=001(表示a通道);
state2:读isr,判断中断类型(04为接受数据准备好中断),赋lsr寄存器地址给uart、a;
state3:读lsr,判断是否有数据(lsr[0]=1表示有数据在rhr内),赋rhr寄存器地址给uart a;
state4:读rhr,读取串口数据。
多通道工作时,可以通过增加状态机状态来实现。完成一个通道的读数操作需要四个状态,当四个通道同时工作时,状态机的状态需要增加到17个。其中stare5~state8完成对通道b的操作;其中state9~state12完成对通道c的操作;其中state13~state16完成对通道d的操作。
3.3 读时序设计
sc16c554的通用读时序图如下:
其中t6s=0ns t6h=0ns t7h=0ns t7d=10ns t7w=26nst9d=20ns t12h=15ns都为最小值,t12d max=26ns由图3可以看出:对串口进行一次读操作所需的时间t=t6s+t7d+t7w+t9d所以t最小为56ns。本设计采用60mhz时钟分频出10mhz时钟,在一个1omhz时钟周期(100ns)内完成一次读操作。用6 0 mh z时钟同步一个计数器cscount[2:0],在第一个6 0mh z时钟的上升沿(cs_count=3’b000时)置cs为低,并赋对应的地址给uart a;在第二个60mhz时钟的上升沿(cs_cout=3’b001时)置uart ior为低;在第四个60mhz时钟的上升沿(cs_count=3’b011时)置cs、uart ior为高。这样uart ior有效时间为两个时钟周期(33ns),且比cs延时一个时钟周期(17ns),完全满足图3读时序的要求。
由图2可知,由空闲状态state0到完成一次串口数据的读取,共需要500ns的时间。这样多通道工作时连续完成四个通道的读数操作共需2μs,远小于单个通道连续两个中断产生的时间间隔65μs;这样有效解决了多通道工作时,当读取数据的过程中其它通道中断丢失的问题。如:当读通道a数据的过程中,通道b产生中断请求;则状态机完成通道a数据读取返回到空闲状态state0,检测到intb为高,状态机进入下一个状态(state5)进行通道b的数据接收。
4 测试结果及分析
我们分别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表2为完全基于dsp接收和发送数据的通信性能测试;表3为基于fpga接收串口数据的通信性能测试。
波特率发送周期数据长度测试结果
比较两种方案的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单通道工作时:两种方案的通信性能是一样的。
2多通道同时工作时:由表2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每次发送的数据量过大、或发送周期较小时,由于dsp对串口芯片中断请求的处理速度问题就会造成数据丢失。由表3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四通道工作时,发送数据长度为64字节,通道发送周期最小可达10ms;如果发送数据长度减小,通道发送周期还可以更小。该设计性能远远好于方案改进前完全基于dsp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性能;能满足系统实际工作的需要。
5 结束语
基于fpga接收数据的设计有两个突出的优点:1、极大提高了对串口中断的响应速度,避免了多通道工作、完全基于dsp接收和发送数据时数据大量丢失的情况;2、完全可编程设置dsp中断产生条件,解决了原来串口芯片只有1、4、8、14字节四个触发深度的限制,可编程设置存储空间范围内的任意字节的触发深度,大大减少了dsp的中断数量,提高了dsp的工作效率。另外程序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当设计需要修改时,只需修改少量代码,有效降低了设计周期。
小米芯片:已流片失败五次!烧了几十亿!
光纤的辨别方法和光纤接头的连接步骤
fluxion创建AP卡住(5G)解决方法
ADI将采用SambaNova套件,加速AI转型进程
ADI推出超低噪声的DAC AD5790和AD5780
一种基于FPGA和SC16C554实现多串口通信的方法
纯电驱动总成开发的测试需求及应用
世界级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的“后备选手”
张江打造的人工智能生态圈是全球最大机器人工厂
酷黑的荣耀V9再次评测:华为荣耀V9,你想要的快都给你
迪赛康高性能手持差分探针产品描述
坚果R1及坚果TNT发布 期望和实际差距太大
二极管钳位电路说明
Linux下搭建nginx服务器
腾达Mesh分布式路由器来袭,满足大户型家庭WiFi全覆盖需求
PKS安全先进绿色计算2021生态大会在天津开幕
是否需要买WiFi6路由器?它有什么好处?
印刷品数字水印检测器的实现
深入研究具有射频监测能力的雷达系统接收前端技术
NASA的下一旗舰项目?或许是宜居系外行星天文台